导论 1
第一章 “为他人”的伦理学 40
第一节 勒维纳斯“为他人”的伦理学的理论渊源 40
一、“他者”探源 41
二、“伦理”寻理 68
第二节 勒维纳斯“为他人”的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78
一、批判传统本体论 78
二、建构新的伦理学 79
三、“为他人”的伦理主体的生成 80
第三节 勒维纳斯“为他人”的伦理学的立场方法 80
一、批判现实的宗教情怀 81
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立场 82
三、超越现象学的方法 84
第二章 本体论批判 89
第一节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传统 89
一、本体论哲学的内涵 89
二、本体论的历史演进 92
三、本体论之为第一哲学 96
第二节 勒维纳斯的本体论批判 99
一、现代哲学对本体论的批判 100
二、勒维纳斯本体论批判的进路 104
第三节 “他者”是本体论哲学的出路 124
一、逃离“有”(Il y a) 124
二、伦理学代替本体论 136
三、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 140
第三章 “为他人”的伦理精神 144
第一节 在存在之外的他者“面貌” 144
一、“面貌”是“他者”呈现的方式 144
二、“面貌”超越存在 146
三、正义——面貌的同义语 151
第二节 与他者“面对面”的伦理关系 152
一、“面对面”体现的是道德律令 152
二、“面对面”体现的是对他者的责任 155
三、“面对面”体现的是不对称的伦理关系 157
第三节 作为责任存在的伦理主体 159
一、主体性的困境 160
二、主体间性的探讨 167
三、勒维纳斯的伦理主体 173
第四章 勒维纳斯“为他人”的伦理学的反思 187
第一节 勒维纳斯思想的启示 188
一、凸显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新视野 188
二、建设伦理优先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新参照 204
第二节 勒维纳斯思想的局限性 218
一、对传统意识哲学批判的不彻底性 218
二、对中国文化建设参照的有限性 228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