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雄伟宏放的历史丰碑 3
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 3
二、空前统一的民族与国家 4
三、多元整合的大一统文化 14
四、辉煌的成就与昂进的时代精神 25
五、帝国气象与大赋巨史 28
六、皇权政治中士的使命与命运 38
七、经学思潮中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43
八、诸体赅备的文学形式 48
九、与时俱变的文学历程 67
第一编 赋体文学的鼎盛 96
第一章 汉赋形成的多方位上源 96
第一节 赋的开放性界说——由语义的赋转变为文体的赋 96
第二节 汉赋与《诗经》 99
第三节 汉赋与纵横家及诸子散文 110
第四节 汉赋与讽喻传统 116
第二章 汉赋兴盛的大一统文化背景 120
第一节 秦无文学与秦文化的文学意味 120
第二节 汉皇心理及其对大赋的影响 125
第三节 史赋交融对汉赋讽谏意识的制约 131
第四节 汉代经学风气对汉赋文风的影响 139
第三章 骚体赋与汉代赋家的个体心态 143
第一节 骚体赋在汉代的兴盛机制 143
第二节 官僚政体结构下的赋家命运 147
第三节 个性的压抑张扬与赋家心态 151
第四节 摹拟楚辞的形似与神离 158
第四章 赋体文学的名家与名作 167
第一节 汉初赋家贾谊与枚乘 167
第二节 “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的司马相如 172
第三节 感士不遇的司马迁与体物浏亮的王褒 179
第四节 “少而好赋”、“壮夫不为”的扬雄 184
第五节 首开“京都大赋”之风的班固 189
第六节 标志汉赋转变的全才张衡 193
第七节 汉末赋家:王延寿、赵壹、蔡邕、祢衡、王粲 198
第八节 建安公子赋:曹丕与曹植 205
第五章 汉赋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精神 211
第一节 少壮精神与帝国气象 211
第二节 汉赋名篇多出于少壮赋家 214
第三节 大赋外观的“以大为美”与“唯前是趋” 217
第四节 汉赋内观的富赡内含与奇丽构想 221
第五节 骚赋的缠绵悱恻之情与曲尽心态的描摹 225
第六章 汉赋的流变与影响 228
第一节 汉赋大潮泛滥后的赋体文学 228
第二节 汉赋形式对各体文学的影响 231
第三节 汉赋表现手法的影响 234
第二编 乐府歌谣与文人古诗 243
第一章 中古诗歌产生的历史起点 243
第一节 汉诗创作整体概况 243
第二节 关于汉代诗歌的分类问题 260
第三节 两汉诗歌发展流变鸟瞰 268
第二章 汉初诗风之新变 274
第一节 汉初宗庙雅乐之创新 274
第二节 汉初贵族的喜与愁 281
第三节 汉初文人诗歌创作及其它 287
第四节 汉初诗歌之意义 292
第三章 西汉乐府诗的兴起 298
第一节 开一代新风的汉武帝 298
第二节 汉武盛世的宗庙颂歌 305
第三节 民族文化融合的艺苑之花 319
第四节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西汉世俗乐府 330
第四章 东汉乐府诗的兴盛 345
第一节 直面现实的乐府叙事诗 345
第二节 坦露个体情怀的乐府抒情诗 353
第三节 别开生面的文人乐府诗 359
第四节 东汉乐府诗的艺术特征 368
第五章 文人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 378
第一节 文人五言诗起源说辨析 378
第二节 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 392
第三节 文人五言诗的艺术特征 404
第六章 汉末诗风的时代转换与双重忧患中的诗人 423
第一节 衰落与动乱中的文士觉醒 425
第二节 归宗于邺下的作家群体 430
第三节 蔡琰与建安七子 435
第四节 曹操与曹丕、曹植 442
第五节 悲凉慷慨中凝练的诗歌风范 452
第七章 两汉乐府歌谣与文人诗的成就与地位 457
第一节 开创了封建地主制社会的艺术新篇 457
第二节 创造了中古诗歌新的艺术形式 464
第三节 走出了一条新的中国诗歌发展之路 471
第三编 历史文学的高峰 481
第一章 传记文学的勃兴 481
第一节 哲学高峰后的史学高峰 481
第二节 传记文学勃兴的文学渊源 493
第三节 传记文学勃兴的时代背景 504
第二章 传记文学的伟大创始人——司马迁 512
第一节 司马迁的家世和身世 512
第二节 司马迁的进步思想 520
第三节 司马迁的创作态度与文化修养 534
第三章 司马迁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构思 540
第一节 司马迁的创作基本原则及基本艺术手法 540
第二节 《史记》的主旨、选材和结构 552
第三节 《史记》中的抽象思维 574
第四章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579
第一节 《史记》中人的位置与择取原则 586
第二节 《史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性 598
第三节 《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手法 618
第五章 《史记》的语言特征及艺术风格 618
第一节 《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 618
第二节 《史记》的艺术风格 629
第六章 《汉书》及其他历史文学作品 641
第一节 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编撰 641
第二节 《汉书》与《史记》之比较 645
第三节 《汉书》的主导意识及文学特征 651
第四节 《东观汉记》与荀悦的《汉纪》 663
第七章 汉代传记文学的地位、价值及影响 672
第一节 汉代传记文学的地位 672
第二节 汉代传记文学的价值 675
第三节 汉代传记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80
第四编 小说的兴起与戏剧的发轫第一章 小说兴起的历史渊源 691
第一节 神话对小说的影响 691
第二节 史传文学中的小说因素 694
第三节 诸子中的传奇和寓言故事 697
第二章 汉人的小说观念 701
第一节 从《汉书·艺文志》所载看小说的兴起 701
第二节 汉人对小说的新认识 709
第三节 汉代小说的分类问题 713
第三章 子史故事类小说 722
第一节 刘向和他的《列女传》、《新序》、《说苑》 722
第二节 袁康、吴平的《越绝书》 733
第三节 赵晔的《吴越春秋》 738
第四节 应劭的《风俗通义》 743
第五节 《燕丹子》 748
第六节 《西京杂记》 752
第四章 神怪故事类小说 758
第一节 《列仙传》、《神仙传》 758
第二节 《洞冥记》、《十洲记》 761
第三节 《括地图》和《神异经》 766
第四节 《汉武帝故事》、《蜀王本纪》、《徐偃王志》 771
第五节 《汉武帝内传》及西王母故事 777
第六节 虞初《周说》 784
第五章 汉代小说的特征与影响 786
第一节 汉代小说的类别及特征 786
第二节 汉代小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793
第三节 汉代小说的影响 799
第六章 中国戏剧的发轫 802
第一节 戏剧发轫于汉代的时代历史考察 802
第二节 戏剧发轫于汉代的诸多文化条件 804
第三节 各种艺术门类中的戏剧因素 807
第四节 发轫期戏剧的形式与特征 813
第五编 大一统格局下的汉代散文 819
第一章 汉代散文产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819
第一节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819
第二节 对先秦散文的继承与改造 830
第三节 从秦皇、汉武到曹操的大一统文化理想 840
第二章 汉代散文创作概况与特征 851
第一节 汉代散文的创作概况 851
第二节 汉代散文的创作特征 860
第三章 大一统确立时期的散文 870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与《谏逐客书》 870
第二节 陆贾、贾谊及晁错的散文 878
第三节 刘安与《淮南子》 886
第四节 董仲舒 893
第五节 司马迁、桓宽等人的散文 902
第四章 大一统更化时期的散文 907
第一节 刘向与刘歆 908
第二节 扬雄 916
第三节 桓谭 921
第四节 王充 925
第五节 班彪、班固 934
第六节 其他散文家 939
第五章 大一统衰微时期的散文 945
第一节 王符、崔寔 947
第二节 大一统衰微前期其他散文家 950
第三节 仲长统 956
第四节 曹操 958
第五节 建安其他散文家 961
第六章 汉代散文发展趋势及影响 968
第一节 由学术实用向审美抒情的渐变 968
第二节 散文的骈体化 972
第三节 两汉散文对后代散文的影响 975
第六编 走向成熟的文学思想 982
第一章 文化整合中的汉初文学思想 982
第一节 “整齐百家”的文化意识与《吕氏春秋》的文学思想 983
第二节 汉初文学思想的历史继承与转换 991
第三节 文化一统的自觉追求与《淮南子》的文学思想 1005
第二章 全面铺展的汉代盛世文学思想 1021
第一节 文学在天人之际的位置:董仲舒的思想 1022
第二节 史官文化传统与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1038
第三节 整一体系、包括宇宙的诗学与赋学 1057
第三章 超越经学的汉代中后期文学思想 1077
第一节 《春秋》三传之争与《七略》的理论意义 1078
第二节 西汉末年的文化流向与扬雄的文学思想 1082
第三节 班固文学思想的正统色彩与史学意识 1099
第四节 王充思想的求实本质与创新精神 1115
第四章 通达任情的汉末文学思想 1131
第一节 楚辞学与赋学的新变 1133
第二节 经学融汇中的诗学趋向 1141
第三节 真情的世俗化与风雅化 1146
后记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