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3
生死线上 3
走出医院 36
病中偶记 37
围墙内外 42
戒“读” 44
悠悠岁月梦 47
我在“现代”做“父亲” 49
电脑 我的林妹妹 52
与女儿玩游戏机 54
“我们”也曾是“下一代” 57
小草 59
吃派饭 60
西瓜熟了 64
记忆中的旋律 66
寄望天国 70
桂花上燃烧的青春 74
明月清风下的东湖 79
那一缕校园笛声 84
生于五十年代 89
第二辑 93
梦里“常青藤” 93
伯克利大学南门外广场 95
“万国大学” 98
“人民公园”的命运 100
无家可归者的“家园” 103
美国房+中国菜 105
现实与故事:好莱坞游趣 108
破碎一轮水中月 110
读书的美国人 113
中美购物的异趣 115
节日“拼盘” 118
旧金山的绿 120
大洋彼岸 父女同窗 123
美国:人与房子的故事 125
异域除夕夜 130
从西宁到西藏 132
第三辑 141
说不尽的小女子 141
叫你一声“老板” 144
从一顶旧军帽说起 146
面子问题 148
学会服气 151
美女与作家身价 153
路与车 155
荔枝与文人 157
紧急更正 159
那轰然倒塌的…… 161
金钱与文人的尴尬 163
千万别提“学者” 166
多点平常心 170
说句心里话 172
教师的“节”与“结” 174
挑战罗丹 176
这年头儿,千万别随便骂人 178
我们时代的气功 180
足球与文学 183
广州的“红腰带” 186
东帝汶与人心 190
都市对文学的进入 192
“乡村”对“都市”的排斥 194
文明问题与文明态度 198
个性与市场 201
给克林顿补课 203
广东文化与文化眼光 205
品梦 209
为文学争一份市场位置 211
香港正放《宰相刘罗锅》 214
“前”与“后”的怪圈 216
第四辑 221
批评二题:冷的与热的 221
说说王纯,说说“第三者” 224
姚锡娟的魔力 226
冶炼清纯——韦娅小说集《逃离角色》序 229
1996难忘的一本书 235
“皇帝”没穿衣服 236
李君的婚事 238
谈《泥腿子大亨》 240
鬼子的“鬼” 241
消费“反腐败” 252
网络时代的人心 257
写在《每周一书》一周年的时候 260
琢磨脸面与欲望的游戏——读《羊的门》 262
有树有林,就有绿荫——读《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 266
用生命书写——走近李兰妮 269
写在前面的话 273
澳门:文化多元的价值 276
好书论方圆——读一正的《西窗法雨》 279
华侨心灵史的巨大画卷——读黄运基先生的长篇《奔流》 282
品味幽默的文心——读朱琦散文集《东张西望》 287
在苍生面前 290
那一缕蓝色的火焰——陈志红散文集《无边的生活》序 293
虽非精品,却是好戏 298
既守望此岸,又守望诗情 299
平实里的燃烧——读贺兴安随笔《非竹的印痕》 301
是鱼就要活得像个鱼样——评《无爱的情歌》中的人物连宇 304
走出“彼岸” 关注人生——广东当下题材电视剧琐谈 307
辉煌的失落 313
诗四首 317
为血性汉子叫声好!——读曾培新的《布衣青天杨剑昌》 319
读书笔记八则 323
挑战时尚的时尚书写——我读黄咏梅的小说 346
文人的心灵记录——读李书磊散文集《为什么远行》 358
穿过闹市的甘泉 360
从思想到体制——八九十年代知识分子思想轨迹 365
鲁迅与当代对话 368
从文学传媒大奖到知识分子的言说姿态 371
文学不能承受之轻 374
作家心态张力与文学演进 378
世纪之交的思绪 381
程文超教授小传 383
程文超教授作品年谱 386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