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社会历史层面的视角与方法 3
第一节 中外传统分析——传统舞蹈研究方法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研读和关于舞蹈的思考 7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四种《黄河》舞蹈版本及其他 17
第四节 布迪厄社会美学——舞蹈作品的阶级趣味与划分 36
第五节 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舞蹈形式与文本 44
第六节 舞蹈本体论——《千手观音》的文化、艺术与舞蹈本体 50
第七节 新历史主义——舞蹈历史题材的认知与使用 57
第八节 接受理论——舞蹈的受众和接受史 63
第二讲 文化心理层面的视角与方法 73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男版《天鹅湖》的透视 73
第二节 神话原型批判——爱尔兰踢踏舞的时空指向 78
第三节 后弗洛伊德主义——舞蹈编导的个人言说与文本表意系统 84
第四节 意象批评——舞蹈意象的定义、构成及使用 92
第五节 身体人类学——舞蹈身体文化的构成与传播 101
第六节 后现代文化思潮——舞蹈教学与创作的“平面感”及开掘 110
第三讲 语言符号层面的视角与方法 119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语言学与舞蹈身体语言类比研究 119
第二节 符号学——“翅膀”在舞蹈中的符号所指 132
第三节 结构主义——舞蹈创作的“先行结构” 141
第四节 叙事学——舞蹈的身体叙事分析 149
第五节 解构主义——《雷和雨》对《雷雨》的解构与重构 157
第六节 女权主义批评——从《睡美人》到《美狄亚》再到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165
第七节 舞蹈身体语言解读——文化与审美信息的“延长”与“畸变”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