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综合研究类 3
第一篇 政策与股票投资者博弈分析 3
1.1 引言 4
1.2 政策与股票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5
1.3 模型应用 10
1.4 防范政策性风险的一些建议 17
第二篇 物价指数与债券内部收益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以附息国债为例 21
2.1 引言 22
2.2 理论模型 22
2.3 样本、数据与实证分析 25
2.4 结论 30
2.5 本文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31
第三篇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33
3.1 关于这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34
3.2 上海市股票投资者的概貌 34
3.3 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及其分配格局 35
3.4 投资者对后市及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预期 37
3.5 财富效应对投资者的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的影响 39
3.6 关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总结 41
3.7 相关的一些政策建议 43
第四篇 现代组合选择理论的应用研究 45
4.1 引言 46
4.2 理论模型 46
4.3 组合选择理论模型的应用研究 50
4.4 讨论与结论 56
第五篇 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61
5.1 前言 62
5.2 证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 62
5.3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 65
5.4 有效需求不足条件下如何利用证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73
第六篇 货币市场基金的功能、运作机制与发展政策 82
6.1 货币市场基金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84
6.2 货币市场基金的结构与运作分析 95
6.3 关于中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业的思考 102
第七篇 国债现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113
7.1 国债收益率的相关理论 114
7.2 国债回购价格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115
7.3 影响国债收益率的其他因素分析 121
7.4 综合因素对国债现货市场影响的计量分析 127
7.5 结论 132
第八篇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及融资战略 134
8.1 融资成本及其最小化 135
8.2 社会投资体系及其特点 138
8.3 高新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风险特点 140
8.4 高新技术企业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战略 144
8.5 结论 151
第九篇 套利定价模型的运用和实证分析 152
9.1 前言 153
9.2 模型数据的选择 154
9.3 收益率影响因素的选择 155
9.4 模型的构造 157
9.5 模型拟合结果与参数检验 158
9.6 APT模型的实证分析 158
9.7 结束语 161
第十篇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与消费相互关系的研究 163
10.1 引言 164
10.2 股市上扬启动消费的财富效应 164
10.3 股市上扬启动消费的理论依据 165
10.4 发达国家股市上扬启动消费的实证检验 170
10.5 我国股市上扬如何启动消费 174
10.6 股市财富效应的定量分析 177
10.7 长期稳定繁荣是股市启动消费根本之所在 180
10.8 结束语 181
第二部分 行业、地区、上市公司研究类 185
第一篇 发展证券抵押贷款拓展券商融资渠道 185
1.1 必要性与可行性 186
1.2 具体的做法 187
1.3 有待解决的问题 190
1.4 结论 192
第二篇 未雨绸缪 规范发展——网上交易的模式选择及监管策略研究 193
2.1 网上交易的含义及特征 194
2.2 国外网上交易发展的模式及特点 194
2.3 我国网上交易的模式选择与潜在问题 199
2.4 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促进规范发展 204
第三篇 抵押担保债券品种设计及经济效益分析 208
3.1 抵押担保债券的品种及特点 209
3.2 抵押担保债券设计分析 212
3.3 抵押担保债券(MBS)现金流量分析 216
3.4 发债主体财务预测及现金流量分析 231
3.5 发债主体经营有关因素分析 237
3.6 财务预测指标分析 242
3.7 发债主体对主要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策略 244
3.8 非常经济环境中的发债主体经营 246
3.9 结论 249
第四篇 证券业市场结构分析 250
4.1 市场结构概述 250
4.2 证券业集中度 253
4.3 证券业务差别化 261
4.4 证券公司规模经济 269
4.5 证券公司监管制度 277
第五篇 股指期货:市场深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284
5.1 引言 285
5.2 证券市场快速发展 股指期货功能凸显 285
5.3 现货市场日趋完善 期指交易条件基本具备 289
5.4 我国实施股指期货的方案设计 291
5.5 股指期货的投资方式选择 295
5.6 优化制度环境 促进规范发展 299
第六篇 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分析和技术设计 303
6.1 经理股票期权理论基础和效应分析 305
6.2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现状及问题分析 312
6.3 经理股票期权的技术设计 316
第七篇 基金投资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325
7.1 导言 326
7.2 基本投资分析体系基本框架的确定 326
7.3 基金投资分析体系的指标设计 327
7.4 应用基金投资分析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342
7.5 结束语 344
第八篇 深沪股市“小公司效应” 345
8.1 “小公司效应”的含义 346
8.2 中国市场“小公司效应”的经验证据 347
8.3 “小公司效应”存在的原因 350
第九篇 新股发行市盈率定价模型 356
9.1 市盈率定价的理论基础 358
9.2 行业市盈率定价模型 360
9.3 市盈率定价模型的修正 361
9.4 行业平均市盈率的计算 370
9.5 使用范围及误差 378
第十篇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思路 380
10.1 引言 381
10.2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总体思路 381
10.3 股权操作方案Ⅰ的具体设计 384
10.4 股权操作方案Ⅱ的具体设计 387
10.5 债权操作方案Ⅰ的具体设计 389
10.6 债权操作方案Ⅱ的具体设计 393
10.7 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393
第三部分 证券市场研究类 397
第一篇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加速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过程 397
1.1 导言 398
1.2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已初具雏形 399
1.3 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历史形成的,也包括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如社会需求、资本、投资、技术、体制、产业政策、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400
1.4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过程 403
第二篇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探讨 422
2.1 导言 424
2.2 股权结构效率的演进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424
2.3 建立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核心 433
第三篇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市场进入的实证研究 438
3.1 民营上市公司的判定标准 439
3.2 民营上市公司的市场进入动因 443
3.3 民营上市公司市场进入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48
3.4 民营上市公司市场进入的行为特征 452
3.5 民营上市公司的市场进入效应 457
3.6 关于民营上市公司市场进入之政策建议 459
第四篇 关联交易的产生、影响及规范 462
4.1 关联交易的产生及相关政策 464
4.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方式 466
4.3 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467
4.4 规范关联交易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关键 474
第五篇 科研院所企业化改组重组模式研究 477
5.1 导言 478
5.2 阻碍我国科研院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78
5.3 科研院所企业化发展模式 481
5.4 科研院所的改制重组 484
5.5 科研院所上市重组模式 488
第六篇 上市公司控制权问题研究 497
6.1 导言 498
6.2 公司控制的产生及内涵 498
6.3 控制权与控股权 500
6.4 控制权与董事制度 502
6.5 公司控制中的几个具体实践问题 505
第七篇 上市公司资产股权交易价格的实证分析 509
7.1 资产估价的主要方法 510
7.2 兼并收购中交易价格的实证分析 511
7.3 交易的实际价格与理论不一致的原因与后果 515
7.4 政策建议 518
第八篇 重铸辉煌:深圳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 521
8.1 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现状及其“壳化”现象 522
8.2 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壳化”成因和重组定位 524
8.3 深圳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借鉴和发展创新 525
8.4 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产业方向和途径 532
8.5 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产权调整和安排 534
第九篇 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经济学分析 540
9.1 “壳资源”的形成 541
9.2 “壳资源”的特性 545
9.3 “壳资源”的价值 547
9.4 结论与启示 551
第十篇 网络产业发展与触网上市公司研究 553
10.1 网络产业发展现状 554
10.2 网络产业的发展前景 559
10.3 网络上市公司分析 568
10.4 结束语 576
后记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