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思想价值论 305
开篇词 305
第十二章 现代消费与需求变迁 308
第一节 现代消费解构 308
一、人们消费的多样性 308
二、消费结构与需求层次 310
第二节 消费结构变因分析 317
一、非物质消费增加的原因 317
二、财富观和消费观变化 317
第三节 需求变化导致消费转型 320
一、现代人的求知需求 320
二、新产品新服务唤起新需求 321
三、消费需求从共性化转向个性化 323
四、需求变化决定消费转型 323
第十三章 经济变局呼唤理论创新 326
第一节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嬗变 326
一、人类劳动方式的百年巨变 326
二、商品价值构成变化 328
三、贸易与付款方式变化 328
四、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329
第二节 新经济减轻了物质依赖 329
一、科技文化成果直接转换成经济价值 329
二、物质产品衍生出文化经济 330
三、生态观光派生出思想经济 330
四、团队活动潜藏机会经济 331
五、闲暇时间转换成现实经济 332
第三节 一些经典论断难以解答现实问题 332
一、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332
二、其他价值理论的先天缺陷 335
三、21世纪中国学者对价值理论的有益探索 337
第十四章 价值概念重构 340
第一节 商品价值内质窥探 340
一、从单件商品制作看价值内质 340
二、从生产组织过程看商品价值内质 343
三、从产品更新换代看思想成果价值 345
第二节 商品价值实体:新三要素论 346
一、人们认识商品价值的深化历程 346
二、商品价值实体构成三要素 349
三、商品生产中思想对能量的支配作用 351
四、三要素M、E、K的内外解释 354
五、新三要素理论的论证 356
第三节 价值概念重构准备 364
一、认知理论与商品价值 364
二、需求理论与商品价值 374
第四节 价值概念和总公式 381
一、价值概念重构的学术要求 381
二、价值定义及其内涵 382
三、价值总公式导出 385
第十五章 思想价值论原理 396
第一节 思想价值论基本原理 396
一、思想价值论定理和推论 396
二、思想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398
三、思想价值转换的三种形式 400
四、思想价值表现的四种形态 407
第二节 思想价值论的普适性 408
一、劳动价值论是特例 408
二、效用价值论是特例 409
三、要素价值论是特例 409
四、供求价值论是特例 410
第三节 思想价值论的创立背景和重大意义 411
一、科技文化发展是思想价值论创立的时代背景 411
二、资源稀缺和环境损坏是思想价值论创立的倒逼因素 412
三、思想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血脉联系 412
四、思想价值论的创立的现实意义 414
五、思想价值论与可持续发展 417
第十六章 思想价值论实证与阐释 419
第一节 思想决定产品价值 419
一、思想是构成作品的意态材料 419
二、知识和思想的价值功能 420
三、不同产业领域的思想作用特点 421
四、思想作用的发展进步 422
第二节 思想是金 423
一、有用想法即有价值 423
二、技术创新创造巨大价值 424
三、巧妙方法极有价值 425
四、思想成果的市场价值 426
五、知名商标的品牌价值 427
六、从福布斯富豪榜看思想成果价值 428
第三节 思想价值论的一些观点 428
一、重要职位任职报酬和职位观 428
二、关于城区土地的价值 432
三、思想价值论的人口观 433
四、思想价值论的人才观 435
五、思想价值论的市场观 441
六、老板财富的价值来源 442
七、税收与福利观 443
第四节 思想价值论语境下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解读 444
第十七章 价值增值原理 447
第一节 价值增值过程分析 447
一、经典理论的有益启示与现实思考 447
二、从生产劳动过程剖析价值增值 449
三、新思想是价值增值的核心要素 451
四、“生产目的同一性”原理 452
五、自动化生产的价值增值原理 454
六、制造业中思想主导作用及活劳动减少趋势 455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增值方式 457
一、效用提升型增值 457
二、效用扩张型增值 457
三、内涵变化型增值 458
四、认知变化型增值 458
五、供求变化型增值 459
六、资本收益型增值 459
七、多因素增值 459
第三节 价值增值原理推论 460
一、价值增值原理的四项推论 460
二、价值增值的心理感受 463
三、价值增值的本源:一元二道论 464
第四节 价值增值的产业特点 466
第五节 创新是价值增值的根本源泉 471
一、价值增值中创新的特殊作用 471
二、创新是商品设计的根本要求 472
三、关于利润来源的数理分析 474
四、新思想供给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476
五、培育思想市场 478
六、防止“反文明”思想的危害 479
第十八章 统一价值论 484
第一节 天然物与人造品的价值统一 484
一、价值系统的两大部类 484
二、人类利用自然物的进步历程 486
三、自然物价值的客观性 487
四、自然物的生成规律及其价值表达式 488
五、自然物利用以人的认知为前提 490
六、自然物价值是人们认知的函数 492
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宝贵性 493
八、生物主要在基因支配和自然力作用下生长 495
九、非人力的利用依靠思想指导 495
十、能源推动机器运行创造巨大价值 496
十一、从产品特点看人和自然的关系 498
十二、生存环境比经济数字重要 500
十三、本节小结:三大统一规律 504
第二节 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价值统一 505
一、文化产品价值的产生原理 505
二、文化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 506
三、各种文化产品的价值特征 508
四、艺术与科学的深度关联 517
第三节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价值统一 519
一、科技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520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 522
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关系 525
第四节 事务处理与生产作业的价值统一 526
第五节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价值统一 528
一、人类社会价值创造统一图 528
二、政府施政的价值创造 531
三、开放政策的价值 532
四、教育培训价值及其概算 534
五、学校的教育职能 549
第六节 经验积累与知识储备的价值统一 550
一、实践经验的价值 551
二、读书的价值 551
三、读史的价值 553
四、提问的价值 554
第十九章 思想价值论的实践观 556
第一节 思想价值论的认识论 556
一、认识与实践的相对独立性 557
二、观察分析是认识深化的基本途径 558
三、各界精英认识事物的视角不同 558
四、认识与实践的先后讨论 559
第二节 思想价值论的实践观 561
一、行动的四大作用 561
二、实践的相对性 564
三、实践、行动和思想等概念区分 566
四、思想对行动的指导 567
第三节 处事能力与操作技能 570
一、运用知识处理信息即为思考 570
二、技能及其重要性 571
三、劳动技能的价值 572
第二十章 劳动大众是思想创新的基本主体 577
第一节 再论思想与劳动的关系 577
一、员工思想与劳动行为的关系 577
二、管理思想与员工劳动的关系 577
三、国家建设思想与公民基础性劳动的关系 577
四、一线劳动者的双重贡献 578
第二节 大众劳动及其价值创造 579
一、操作型劳动的基本特征 579
二、操作型劳动的基础性作用 580
三、劳动大众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力军 581
四、大众劳动与精英劳动的关系 583
五、平凡劳动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 585
第三节 劳动者素质与价值创造能力 586
一、高学历人员成就事业者比例较高 586
二、学历不高者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586
三、高分低能者难有成就 587
四、成果比文凭重要 588
五、成长道路与成才模式 589
六、人才组合与智量叠加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