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研究思路与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忆勤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2393756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本课程以学科交叉的思想为指导,介绍与中医诊断学研究有关的研究思路,最新科学研究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现状。

第一章 中医诊断学理论研究 1

第一节 中医诊断理论研究进展 1

一、《周易》及古代文化与中医诊断 1

(一)辨证论治与《周易》的辩证思维 1

(二)全息诊断与《周易》的太极全息观 2

二、中医诊断学逻辑研究 3

(一)诊断逻辑的基本概念 3

(二)临床诊断思维 3

(三)诊断假说 4

(四)推理 4

三、中医诊断学辨证思维 6

(一)中医辨证思维的特点与原则 6

(二)诊察思维的方法与步骤 7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原理与原则的研究 11

一、司揣内外与整体审查 11

(一)司揣内外是《内经》中重要的诊察原则 11

(二)验证诊断结果,纠正错误判断 11

(三)“司揣内外”体现了中医动态诊断原则 12

(四)“司揣内外”的观察说理方法 12

二、常变微著与隐证 13

(一)常变微著 13

(二)隐证 14

三、四诊合参与独异 15

(一)四诊合参 15

(二)独异 16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文献研究 17

一、舌诊的文献研究 17

(一)舌诊的诞生及其学术渊源 17

(二)伤寒学派对舌诊的研究 17

(三)内伤病舌诊的研究思路 18

(四)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舌诊研究 19

(五)1949年以后的舌诊文献研究 20

二、脉诊文献研究 20

(一)脉诊的起源和发展 20

(二)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21

(三)唐宋时期脉诊的发展 21

(四)明清时期的脉学成就 22

(五)近代脉诊研究的成果 22

(六)中医脉诊研究的展望 22

第二章 中医四诊方法与技术研究 24

第一节 中医舌诊研究 24

一、中医舌诊机制的现代研究 24

(一)主要研究技术与方法 24

(二)舌象组织形态学的现代研究 26

二、中医舌诊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 29

(一)舌象的采集 30

(二)舌体的分割 31

(三)舌象的信息识别 33

(四)舌象数据库的建立 38

第二节 中医面色诊研究 39

一、中医面色诊客观化研究及临床应用 39

(一)中医面色诊客观化研究 40

(二)中医面色诊的临床应用研究 42

二、中医面色诊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 42

(一)面部图像的标准采集 42

(二)面色的重现 42

(三)面部的分割,面部特征部位的定位 42

(四)面部颜色的定量分析 43

(五)面色数据库的建立 44

第三节 中医问诊研究 45

一、症状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5

(一)症状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5

(二)症状名称的规范化研究 45

(三)症状内涵的规范化研究 46

(四)症状量化的规范化研究 46

(五)症状采集方法的规范化研究 46

二、量表与问卷技术与方法 46

(一)量表 46

(二)问卷 48

三、中医问诊网络采集系统研究 49

(一)中医问诊的特点 49

(二)问诊网络采集系统概述 50

(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 50

(四)问诊网络采集系统平台研究 50

第四节 中医脉诊研究 53

一、脉诊机制的现代研究 53

(一)脉象与脉搏波 53

(二)脉搏波的传播与反射 54

(三)桡动脉压力波与脉诊研究 58

二、脉诊传感器研究 60

(一)脉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0

(二)脉象传感器的形式种类 62

三、脉象信号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 64

(一)时域分析方法 64

(二)频域分析方法 65

(三)时频分析方法 66

(四)其他分析方法 68

(五)智能脉象分类识别方法 69

附:传统时域分析方法及相关特性参数描述 70

四、脉象仪的临床应用进展 71

(一)研究中医脉诊理论 71

(二)探讨脉象与证型的相关性 72

(三)分析脉象与疾病的相关性 73

第五节 其他诊法研究 74

一、闻诊研究 74

(一)声诊研究 74

(二)嗅气味的研究 76

二、耳诊研究 78

(一)耳诊诊断方法研究 78

(二)耳诊机制的现代研究 79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80

三、腹诊研究 80

(一)腹诊的理论研究 80

(二)腹诊的临床研究 81

(三)腹诊的客观化研究 82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 82

第三章 循证医学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85

第一节 循证医学概述及实践的基本步骤 85

一、循证医学概述 85

(一)基本概念 85

(二)起源及发展 85

(三)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86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与要求 87

(一)基本步骤 87

(二)循证医学实践者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90

第二节 研究设计方案介绍 90

一、随机对照试验 91

(一)RCT的优缺点 91

(二)RCT应用注意事项 91

二、队列研究 92

(一)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92

(二)队列研究常见偏倚 92

三、病例对照研究 93

(一)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 93

(二)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 94

四、现况研究 95

(一)现况研究的目的 95

(二)现况研究的种类 95

(三)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96

(四)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质量控制 99

(五)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100

(六)案例分析 100

第三节 系统评价方法 100

一、系统评价概述 101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 101

(二)系统评价方法的发展 101

(三)系统综述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区别与联系 101

(四)系统评价基本步骤与方法 102

二、Meta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103

(一)制定入选标准和收集资料 104

(二)固定效应模型 104

(三)随机效应模型 109

(四)利用森林图概括Meta分析结果 110

附:Meta分析软件介绍 110

第四章 中医常见证候的现代研究 112

第一节 主要技术与方法研究 112

一、解剖学技术和方法 112

(一)标本防腐、固定与保存方法 112

(二)层次解剖方法 112

(三)断面解剖方法 112

(四)血管灌注技术 113

(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 113

二、组织与病理学技术和方法 113

(一)组织切片技术 113

(二)涂片、铺片、磨片标本的制备 113

(三)细胞分离技术 113

(四)一般组织化学方法 113

(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113

(六)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114

(七)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114

(八)定量组织化学方法 114

三、超微结构技术和方法 115

(一)电子显微镜 115

(二)电子显微术 115

四、生理学技术和方法 115

(一)神经系统 115

(二)循环系统 116

(三)呼吸系统 116

(四)消化系统 116

(五)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方法 116

五、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 116

(一)层析法 116

(二)离心法 117

(三)光谱法 117

(四)电泳法 117

六、免疫学技术和方法 117

(一)细胞免疫检测法 117

(二)体液免疫检测法 117

七、放射学技术和方法 118

(一)影像技术 118

(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118

(三)放射受体分析技术 119

(四)放射自显影技术 119

(五)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119

八、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 119

(一)核酸的电泳和纯化 119

(二)核酸的杂交 119

(三)聚合酶链反应(PCR) 119

(四)细胞凋亡 120

(五)高通量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120

九、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 120

十、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 120

十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方法 121

(一)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121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121

(三)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121

第二节 基本证候研究 123

一、血瘀证研究 123

(一)诊断标准 123

(二)模型复制 124

(三)病理生理研究 125

二、气虚证研究 126

(一)诊断标准 126

(二)模型复制 127

(三)病理生理研究 128

三、脾虚证研究 130

(一)诊断标准 130

(二)模型复制 130

(三)病理生理研究 132

四、肾虚证研究 134

(一)诊断标准 134

(二)动物模型研究 135

(三)病理生理研究 135

五、湿证的研究 137

(一)诊断标准 137

(二)模型复制 138

(三)病理生理研究 138

第三节 常见疾病证候研究 141

一、冠心病研究 141

(一)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41

(二)常见证候的病理生理研究 142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143

二、慢性乙型肝炎研究 144

(一)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44

(二)常见证候的病理生理研究 14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 146

(一)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46

(二)常见证候的病理生理研究 147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 149

(一)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49

(二)常见证候的病理生理研究 150

五、骨质疏松症研究 151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51

(二)常见证候的病理生理研究 152

六、类风湿病研究 153

(一)证候特征及分布研究 153

(二)常见证候的生理病理研究 154

第五章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158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特性及应用 158

一、小鼠 158

(一)生物学特性 158

(二)常用品种品系 158

(三)医学实验中应用 159

(四)中医体质学特性 159

二、大鼠 159

(一)生物学特性 160

(二)常用品种品系 160

(三)医学实验中应用 160

(四)中医体质学特性 160

三、豚鼠 161

(一)生物学特性 161

(二)常用品种品系 161

(三)医学实验中应用 161

四、家兔 161

(一)生物学特性 161

(二)常用品种 161

(三)医学实验中应用 162

五、犬 162

(一)生物学特性 162

(二)常用品种 162

(三)医学实验中应用 162

第二节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与评价 163

一、模拟中医传统病因造模 163

(一)造模方法 163

(二)评价 163

二、采用西医病因病理造模 164

(一)造模方法 164

(二)评价 164

三、中医病因与西医病理相结合造模 164

(一)造模方法 164

(二)评价 164

四、证病结合造模 164

(一)造模方法 164

(二)评价 164

第三节 常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研究 165

一、诊法学动物模型研究 165

(一)红舌模型 165

(二)薄白腻苔模型 165

(三)弦脉模型 165

(四)迟脉模型 166

二、八纲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166

(一)表寒证模型 166

(二)里虚寒证模型 166

(三)里实寒证模型 167

(四)里虚热证模型 167

(五)里实热证模型 168

三、气血津液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168

(一)气虚证模型 168

(二)血虚证模型 168

(三)血热证模型 169

(四)气血两虚证模型 169

(五)血瘀证模型 169

(六)痰证动物模型 169

(七)中焦湿阻证模型 169

四、脏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169

(一)心病动物模型 169

(二)肺病动物模型 170

(三)脾病动物模型 171

(四)肾病动物模型 171

(五)肝病动物模型 172

五、腑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173

(一)胃实寒证模型 173

(二)胃实热证模型 174

(三)食滞肠胃模型 174

(四)气滞胃痛模型 174

(五)胃湿热证模型 174

(六)大肠湿热证模型 174

(七)肠热腑实证模型 175

附录:造模方法主要器材及药剂、参考结果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