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实用手册 修订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培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264584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标点符号实用手册(修订本),ISBN:9787801264589,作者:苏培成著

0 标点符号总说 1

0.1 标点符号的性质 1

0.2 标点符号的作用 4

0.2.1 表示停顿 4

0.2.2 表示语气 5

0.2.3 标明需要标明的词句 6

0.3 标点符号的种类 7

0.4 标点符号的历史 9

0.5 《标点符号用法》的公布与修订 10

0.6 标点符号的学习 12

1 句号(。) 14

1.1 句号的形式 14

1.2 句号的主要用法 15

1.3 句号的误用 17

1.3.1 少用句号 17

1.3.2 多用句号 19

1.4 句号的其他用法 22

1.4.1 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的末尾 22

1.4.2 用在语气舒缓的反问句的末尾 22

2 问号(?) 23

2.1 问号的主要用法 23

2.1.1 表示是非问句末尾的停顿 23

2.1.2 表示特指问句末尾的停顿 24

2.1.3 表示选择问句末尾的停顿 24

2.1.4 表示反复问句末尾的停顿 25

2.1.5 表示由叹词构成的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26

2.2 问号的次要用法 26

2.2.1 表示设问句末尾的停顿 26

2.2.2 表示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26

2.3 问号的误用 28

2.3.1 多用问号 28

2.3.2 少用问号 30

2.4 问号的叠用 31

2.5 问号的其他用法 32

2.5.1 只表示疑问语气,而不表示句末的停顿 32

2.5.2 用在某些词语的后边,表示存疑 32

2.5.3 用作疑问的代号 33

3 叹号(!) 34

3.1 叹号的主要用法 34

3.1.1 表示一般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4

3.1.2 表示标语口号末尾的停顿 35

3.1.3 表示由叹词构成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5

3.1.4 表示由应对语、呼唤语构成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6

3.1.5 表示由称呼语构成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6

3.1.6 表示咏叹事物属性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7

3.1.7 表示说明事物呈现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7

3.1.8 表示由斥责语构成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7

3.1.9 表示由象声词构成的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37

3.2 叹号的次要用法 38

3.2.1 表示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38

3.2.2 表示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38

3.2.3 表示语气强烈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39

3.3 叹号的误用 40

3.3.1 多用叹号 40

3.3.2 在疑问句末尾误用叹号 41

3.4 叹号的其他用法 41

3.4.1 用在某些词语的后边,表示感叹 41

3.4.2 用作惊叹的代号 42

3.5 叹号的叠用 42

3.6 问号和叹号的叠用 43

3.6.1 用于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的末尾 44

3.6.2 用于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的末尾 44

4 逗号(,) 46

4.1 逗号的用法 46

4.1.1 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 47

4.1.2 表示需要强调的主语之后的停顿 47

4.1.3 表示带有语气词的主语之后的停顿 48

4.1.4 表示前置的谓语之后的停顿 48

4.1.5 表示较长的宾语之前的停顿 48

4.1.6 表示句首状语之后的停顿 49

4.1.7 表示由介宾短语构成的句内状语之后的停顿 49

4.1.8 表示后置状语之前的停顿 49

4.1.9 表示后置定语之前的停顿 50

4.1.10 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50

4.1.11 表示称呼语之后的停顿 51

4.1.12 表示应对语、呼唤语、感叹语之后的停顿 51

4.1.13 表示独立成分之后的停顿 52

4.1.14 表示“首先”“第一”“第二”等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53

4.1.15 表示“所以”“但是”“否则”等连词之后的停顿 53

4.1.16 表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54

4.2 使用逗号应该注意的问题 55

4.2.1 注意使用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55

4.2.2 逗号表示的停顿和语句的结构不能相去太远 59

4.3 逗号的误用 60

4.3.1 少用逗号 60

4.3.2 多用逗号 60

4.3.3 在该用别的点号的地方误用了逗号 61

5 顿号(、) 63

5.1 顿号的主要用法 63

5.2 并列词语与连词 66

5.3 并列词语间用逗号还是用顿号 66

5.4 多层次并列词语间的点号 68

5.4.1 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 68

5.4.2 第一层用“和”类连词,第二层用顿号 69

5.4.3 第一层用顿号,第二层用“和”类连词 69

5.4.4 三个层次的并列词语,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 70

5.5 顿号的其他用法 70

5.5.1 表示“一、二、三”等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70

5.5.2 表示含有顺逆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 71

5.6 使用顿号应该注意的问题 72

5.6.1 相邻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 72

5.6.2 并列的引号间可以不用顿号 73

5.7 顿号的误用 75

5.7.1 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75

5.7.2 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77

5.7.3 不同层次的停顿不要都使用顿号 79

5.7.4 该用顿号的地方没有用顿号,或用了别的点号 80

6 分号(;) 81

6.1 分号的用法 81

6.1.1 表示并列的单重复句中分句间的停顿 81

6.1.2 表示并列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分句间的停顿 83

6.1.3 表示总分复句中表分说的分句间的停顿 85

6.1.4 表示非并列的多重复句内第一层分句间的停顿 86

6.2 单句内分号的使用 87

6.2.1 直接引语内有带分号的并列分句 87

6.2.2 宾语之前有冒号,作宾语的并列分句间用分号 88

6.2.3 并列的短语作宾语表示列举时,中间用分号,使列举的各项显得突出 90

6.3 分号的误用 92

6.3.1 并列的短语间误用分号 92

6.3.2 非并列关系的分句间误用分号 93

6.3.3 非第一层的并列分句间,误用分号 93

6.3.4 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句子间,误用分号 95

6.3.5 并列分句间应该用分号,却误用了句号 95

6.3.6 并列分句间应该用分号,却误用了逗号 96

7 冒号(:) 98

7.1 冒号的形式 98

7.2 冒号的用法 98

7.2.1 表示称呼语之后的停顿,并引出下边的话 98

7.2.2 表示“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表明、规定”等动词之后的停顿,并引出宾语 99

7.2.3 表示总说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并引出分说 101

7.2.4 表示带有解释的词语之后的停顿,并引出解释 103

7.2.5 表示需要说明的项目之后的停顿,并引出具体的说明 104

7.2.6 表示主题词之后的停顿,并引出有关的内容 105

7.2.7 表示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总结上文 106

7.3 冒号的概括范围 107

7.4 “某某说”后边的点号 110

7.4.1 “某某说”在引文的前边,它的后边用冒号 110

7.4.2 “某某说”在引文的后边,它的后边用句号 110

7.4.3 “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它的后边用逗号 111

7.5 冒号的误用 113

7.5.1 在没有停顿的地方误用冒号 113

7.5.2 要避免出现两重冒号 114

7.5.3 缺少冒号 115

8 引号(“”) 116

8.1 引号的形式 116

8.2 引号的用法 118

8.2.1 标明行文中引用的话 118

8.2.2 标明行文中论述的对象 121

8.2.3 标明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21

8.3 引号的误用 124

8.3.1 没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误用了引号 124

8.3.2 该用引号的引文没有用引号 125

8.3.3 该用引号标明的论述对象没有用引号 126

8.4 引文和标点 126

8.4.1 引文里边的标点,一律照录原文,引用者不能改动 126

8.4.2 引文末尾点号的使用,要考虑两个因素 127

9 括号(()) 133

9.1 括号的形式 133

9.2 括号的主要用法 134

9.2.1 同被注释语句的外延相当的,是解释性注释 134

9.2.2 对被注释语句的含义有所补充的,是补充说明性注释 136

9.3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138

9.3.1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 138

9.3.2 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 140

9.4 括号的误用 140

9.4.1 多用括号 140

9.4.2 少用括号 142

9.4.3 句内括号的位置不当 143

9.4.4 与括号相关的点号使用不当 143

9.5 括号的其他用法 144

9.5.1 标明词典里的条目 144

9.5.2 标明词曲中的宫调、牌名 144

9.5.3 标明电讯的电头 144

10 破折号(——) 145

10.1 破折号的形式 145

10.2 破折号的主要用法 145

10.2.1 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 145

10.2.2 引出补充说明的语句 148

10.2.3 标明语义的突然转变 150

10.2.4 标明分项列举 151

10.2.5 标明连续的几个阶段 152

10.3 破折号和括号 153

10.4 破折号的其他用法 154

10.4.1 表示声音的延长 154

10.4.2 表示说话的中断 154

10.4.3 表示说话中间的停顿 156

10.4.4 引起下文 158

10.4.5 引出歇后语的语底部分 159

10.4.6 用在副标题的前边 159

10.4.7 用在诗文的后边,引出作者 160

10.5 破折号的误用 160

10.5.1 多用破折号 160

10.5.2 少用破折号 161

11 省略号(……) 163

11.1 省略号的形式 163

11.2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 163

11.2.1 标明引文中的省略 163

11.2.2 标明列举的省略 164

11.2.3 标明重复词语的省略 166

11.2.4 标明余意未尽 166

11.2.5 标明过程或情景等的省略 167

11.3 省略号的其他用法 168

11.3.1 标明说话断断续续 168

11.3.2 标明说话中断 170

11.3.3 标明沉默不语 171

11.4 省略号的误用 172

11.4.1 多用省略号 173

11.4.2 省略号和“等”“等等”不能同时使用 173

11.4.3 不能停顿的地方不用省略号 174

11.4.4 语意已尽或叙述已尽的地方,不用省略号 174

11.5 省略号和点号 175

12 着重号(.) 177

12.1 着重号的形式 177

12.2 着重号的用法 178

13 连接号(—) 181

13.1 连接号的形式 181

13.2 连接号的用法 181

13.2.1 一字线连接号连接词语,构成复合结构 181

13.2.2 半字线连接号连接号码、代号 183

13.2.3 半字线连接号连接外国人的复姓或双名 183

13.2.4 浪纹线连接号连接数字,表示数值范围 183

13.2.5 半字线连接号连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月、日 184

13.2.6 半字线连接号用在汉语拼音中表示半连 184

13.3 连接号的误用 185

13.3.1 把破折号当作了连接号 185

13.3.2 不该用连接号的地方用了连接号 185

13.3.3 该用连接号的地方用了别的标点 186

14 间隔号(·) 187

14.1 间隔号的形式 187

14.2 间隔号的用法 187

14.2.1 标明外国人或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187

14.2.2 标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188

14.2.3 标明诗体、词牌和诗词题目的分界 188

14.2.4 标明并列词语之间的分界 188

14.2.5 标明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 188

14.3 间隔号的误用 189

14.3.1 把相关的几部分连成整体要用连接号,不用间隔号 189

14.3.2 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不用顿号,要用间隔号 189

15 书名号(《》) 190

15.1 书名号的形式 190

15.2 书名号的用法 190

15.3 书名号的误用 191

16 专名号(——) 193

16.1 专名号的形式 193

16.2 专名号的用法 193

17 隐讳号(×) 195

17.1 隐讳号的形式 195

17.2 隐讳号的用法 195

18 虚缺号(□) 198

18.1 虚缺号的形式 198

18.2 虚缺号的用法 198

19 分隔号(/) 199

19.1 分隔号的形式 199

19.2 分隔号的用法 199

19.2.1 隔开诗行 199

19.2.2 隔开举例用的词或短语 199

19.2.3 隔开标题 200

19.2.4 隔开供选择的两项 200

19.2.5 隔开同属一组的两个个体 200

19.2.6 隔开复合单位词 201

20 象声号(?) 202

20.1 象声号的形式 202

20.2 象声号的用法 202

21 示亡号(?) 203

21.1 示亡号的形式 203

21.2 示亡号的用法 203

22 标示号(*) 205

22.1 标示号的形式 205

22.2 标示号的用法 205

22.2.1 标示题注 205

22.2.2 语文著作中标示病例 205

23 缩写号(’) 206

23.1 缩写号的形式 206

23.2 缩写号的用法 206

24 序次语和标点 207

24.1 序次语和标点的配合 207

24.1.1 表示序次的语词 207

24.1.2 汉字数字 207

24.1.3 阿拉伯数字 208

24.2 序次语的层次 208

24.2.1 只用一层时,多用语词或汉字数字 208

24.2.2 使用多层序次语时,先用汉字数字,后用阿拉伯数字 208

25 标点符号的位置 211

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