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0.1 空气调节与冷热源 1
0.1.1 空气调节 1
0.1.2 人工制冷的方法 1
0.1.3 锅炉的工作过程 3
0.2 空调冷热源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3
0.2.1 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
0.2.2 热泵系统 5
0.2.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6
上篇 冷热源装置 8
1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8
1.1 理想制冷循环 8
1.1.1 逆卡诺循环 8
1.1.2 湿蒸气区的逆卡诺循环 9
1.2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10
1.2.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饱和循环 10
1.2.2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 11
1.2.3 饱和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比较 11
1.3 蒸气压缩式制冷饱和循环的热力计算 13
1.3.1 p-h图的构成及应用 13
1.3.2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计算 15
1.3.3 制冷量与制冷系数 17
1.3.4 节流前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7
1.3.5 吸气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8
1.3.6 回热循环 20
1.4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21
1.5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23
1.5.1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23
1.5.2 复叠式制冷循环 26
1.6 制冷剂 26
1.6.1 制冷剂的种类与命名 26
1.6.2 制冷剂的性质 28
1.6.3 制冷剂的替代 34
1.7 热泵 37
复习思考题 38
2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41
2.1 制冷压缩机 41
2.1.1 往复式压缩机 42
2.1.2 螺杆式压缩机 51
2.1.3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58
2.1.4 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62
2.1.5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65
2.2 冷凝器 66
2.2.1 冷凝器的种类及特点 66
2.2.2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70
2.3 蒸发器 74
2.3.1 蒸发器的种类 74
2.3.2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78
2.3.3 载冷剂 81
2.4 节流机构 83
2.4.1 手动膨胀阀 83
2.4.2 浮球膨胀阀 83
2.4.3 热力膨胀阀 84
2.4.4 热电膨胀阀和电子脉冲式膨胀阀 86
2.4.5 毛细管 88
复习思考题 90
3 制冷系统及辅助设备 92
3.1 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 92
3.2 制冷剂系统中的辅助设备 94
3.3 制冷剂管路的管径的确定 102
3.4 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运行调节 106
3.4.1 制冷系统的自动阀门 106
3.4.2 制冷系统的控制器 109
3.4.3 蒸发器的自动调节 111
3.4.4 压缩机的自动调节 114
3.4.5 制冷系统的自动安全保护 116
3.5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116
3.5.1 活塞式冷水机组 116
3.5.2 螺杆式冷水机组 117
3.5.3 离心式冷水机组 118
3.5.4 风冷式冷水机组 118
复习思考题 118
4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119
4.1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19
4.1.1 吸收式制冷的工作过程 119
4.1 2 溴化锂溶液特性及热力状态图 120
4.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22
4.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 124
4.2.1 热力计算过程 124
4.2.2 制冷循环工作参数的确定 126
4.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27
4.3.1 蒸气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27
4.3.2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128
4.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形式与结构 130
4.4.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形式 130
4.4.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部件与附属设备 131
4.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调节 133
4.5.1 外界条件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133
4.5.2 部分负荷时的能量调节 134
复习思考题 135
5 供热锅炉 136
5.1 概述 136
5.1.1 锅炉房设备组成 136
5.1.2 锅炉的工作过程 137
5.1.3 锅炉的分类 138
5.1.4 锅炉基本特性的表示方法 139
5.2 锅炉燃料与燃烧计算 143
5.2.1 燃料的成分及分析基准 143
5.2.2 燃料的种类及特性 145
5.3 锅炉热平衡与燃烧计算 149
5.3.1 锅炉热平衡 149
5.3.2 锅炉热效率 151
5.3.3 燃烧计算 153
5.4 常用燃烧设备 156
5.4.1 链条炉 157
5.4.2 循环流化床炉 157
5.4.3 燃油、燃气锅炉 158
5.4.4 水煤浆锅炉 159
5.4.5 辅助受热面 161
5.5 烟风系统 162
5.5.1 锅炉通风 163
5.5.2 烟气净化 166
5.6 汽水系统 168
5.6.1 水循环的原理 168
5.6.2 汽水分离 169
5.6.3 锅炉水处理 169
5.7 燃烧系统的辅助设备 173
5.7.1 运煤系统 173
5.7.2 除渣系统 174
5.8 锅炉常用附件 175
5.9 供热锅炉节能 178
复习思考题 179
下篇 冷热源系统设计 182
6 冷热源设备选择与机房设计 182
6.1 冷热源设备的选择 182
6.1.1 制冷设备容量及台数的选择 182
6.1.2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185
6.2 冷热源机房设计 187
6.2.1 冷热源机房的位置 187
6.2.2 冷热源机房布置 187
6.2.3 燃煤锅炉房设计 188
6.2.4 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 190
复习思考题 199
7 空调水系统设计 200
7.1 冷冻水系统及循环水泵的选择 200
7.1.1 冷冻水系统的形式 200
7.1.2 冷冻水系统设计 204
7.1.3 循环水泵的选择 206
7.1.4 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208
7.2 冷却水系统及设备选择 209
7.2.1 冷却水系统布置形式 210
7.2.2 冷却塔的选择及布置 210
7.2.3 冷却水泵的选择 212
7.3 凝结水系统 212
7.3.1 凝结水管设置原则 212
7.3.2 凝结水管管径 212
7.4 管路系统的隔热措施 213
7.4.1 绝热材料及性能 213
7.4.2 绝热层厚度的确定 213
复习思考题 216
8 地源热泵系统及设计方法 217
8.1 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概念 217
8.1.1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217
8.1.2 地源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7
8.1.3 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218
8.1.4 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 219
8.1.5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220
8.1.6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221
8.2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 223
8.2.1 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特点 223
8.2.2 系统负荷计算 224
8.2.3 现场勘测 225
8.3 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 229
8.3.1 土壤换热器的设计步骤 229
8.3.2 地埋管换热器的布置形式 230
8.3.3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 232
8.3.4 地埋管管长的确定 233
8.3.5 竖井、管沟数目及间距 234
8.3.6 管道压力损失计算与循环泵的选择 234
8.3.7 校核管材承压能力 234
8.3.8 土壤换热器传热计算方法 234
8.4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236
8.4.1 闭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设计 237
8.4.2 开式地下水系统设计 242
8.5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243
8.6 地源热泵系统优化 248
复习思考题 249
9 蓄冷空调系统及设计方法 250
9.1 概述 250
9.1.1 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 250
9.1.2 蓄冷设计模式与控制策略 250
9.1.3 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52
9.2 水蓄冷空调系统 252
9.2.1 水蓄冷空调系统的特点 252
9.2.2 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形式 253
9.2.3 水蓄冷槽的类型及其特点 254
9.2.4 水蓄冷空调系统设计 256
9.3 冰蓄冷空调系统 258
9.3.1 蓄冰技术 259
9.3.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循环流程 262
9.3.3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 263
复习思考题 266
10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267
10.1 概述 267
10.2 集中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268
10.2.1 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形式 269
10.2.2 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冷热媒及冷热量调节 271
10.2.3 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的输配系统 273
10.3 建筑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274
10.3.1 分布式发电技术 275
10.3.2 热回收技术 276
复习思考题 278
附录 279
附录1 制冷剂编号及一般特性 279
附录2 R22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 280
附录3 R717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 282
附录4 R134a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 285
附录5 R22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 287
附录6 R717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 290
附录7 R134a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 293
附录8 氯化钙水溶液的物性值 296
附录9 乙二醇水溶液的热物性值 297
附录10 R717(NH3)的p-h图 299
附录11 R134a的p-h图 300
附录12 R22的p-h图 301
附录13 LiBr-H2O溶液的h-?图之一 302
附录14 LiBr-H2O溶液的h-?图之二 303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