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然免疫简介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2
一、皮肤和黏膜 2
二、天然免疫分子 2
三、吞噬细胞 3
四、非吞噬性天然免疫细胞 5
五、补体系统 5
六、炎症反应 6
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7
第三节 天然免疫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 9
第四节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病毒感染与复制机制 13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13
一、病毒的基本特点 13
二、病毒的类型 15
第二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5
第三节 病毒感染细胞的途径 16
一、细胞表面结构和细胞表面蛋白的特性 17
二、病毒与细胞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及病毒吸附 17
三、病毒的入侵途径 21
第四节 病毒基因组及其复制机制 22
一、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23
二、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25
第五节 病毒基因组表达与调控机制 28
第六节 病毒RNA加帽机制 30
一、RNA 5′端帽子的结构及加帽过程 30
二、帽子依赖和非帽子依赖的蛋白质翻译起始 31
三、病毒RNA加帽机制的多样性 32
第七节 病毒复制与宿主细胞因子 35
一、病毒基因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因子的参与 35
二、病毒对宿主细胞因子的加工与修饰 35
第八节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36
一、病毒壳体的自我装配 36
二、病毒基因组的包装 37
三、病毒包膜的形成 38
四、病毒的成熟与释放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三章 内源性免疫:宿主限制因子 42
第一节 反转录病毒复制的生命周期 42
第二节 宿主限制因子 43
一、Fv4:阻断MLV病毒与受体结合 43
二、APOBEC3G:攻击病毒反转录过程中形成的单链DNA 44
三、Fv1:阻断MLV病毒入核 46
四、TRIM5α:阻断病毒DNA合成 47
五、TRIM28:抑制MLV病毒的转录 49
六、ZAP:特异性降解病毒mRNA 49
七、tetherin:阻断病毒的释放 51
第三节 小结与展望 52
参考文献 53
第四章 天然免疫中病原分子的模式识别机制 58
第一节 病原分子模式识别受体 58
第二节 TLR 58
一、果蝇的Toll基因 59
二、哺乳动物的TLR 59
三、与病毒相关的TLR 60
第三节 RLR 67
一、RIG-I、MDA5和LGP2的发现 67
二、RLR的组织表达和定位 67
三、RLR的结构和识别机制 67
四、RLR识别不同病毒的机制 71
第四节 NLR 72
一、NLR的结构和分类 72
二、NLR的表达 73
三、NLR识别的PAMP 73
第五节 DNA受体 73
第六节 小结 75
参考文献 75
第五章 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79
第一节 Toll样受体对病毒PAMP的识别 79
一、TLR的结构与功能 79
二、TLR在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 81
三、TLR在细胞内的运转 82
第二节 TLR信号通路中的接头蛋白分子 83
一、MyD88 83
二、TIRAP 84
三、TRIF 85
四、TRAM 86
五、SARM 86
第三节 MyD88依赖型的信号通路 86
一、TLR4 TIRAP-MyD88信号通路 86
二、TLR7、TLR8和TLR9信号通路 90
第四节 MyD88非依赖型/TRIF依赖型信号通路 93
一、TLR3信号通路 93
二、TLR4 TRAM-TRIF信号通路 95
第五节 TLR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机制 95
一、细胞外或细胞膜上的负调控分子 95
二、细胞内的负调控分子 96
三、病毒蛋白负调控分子 99
第六节 小结 99
参考文献 101
第六章 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病毒RNA的胞质内受体——RIG-I、MDA5和LGP2 107
一、RIG-I、MDA5和LGP2的结构和功能 107
二、RLR对病毒RNA结构的识别 108
三、RLR激活的调节 109
四、RL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功能 110
第三节 RLR介导的信号转导 111
一、重要的接头蛋白——VISA和MITA 111
二、RLR介导的NF-kB的激活 112
三、RLR介导的IRF的激活 116
四、RLR介导NF-kB和IRF的激活信号通路间的分子交谈 118
第四节 RLR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调节 118
一、策略一——阻断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19
二、策略二——降解正调控的信号分子 121
三、策略三——调节信号分子的修饰 122
第五节 小结 123
参考文献 126
第七章 病毒诱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和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 131
第一节 干扰素简介 131
一、干扰素家族成员 131
二、IFN-β基因启动子的结构 132
第二节 病毒诱导Ⅰ型干扰素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134
一、IRF3和IRF7介导的Ⅰ型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134
二、组成性表达IFN-α/β产生的弱信号通路 137
第三节 Ⅰ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138
一、JAK-STAT信号通路 138
二、非经典的Ⅰ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通路 141
第四节 干扰素诱导的效应因子 142
一、ISG15 142
二、ISG56家族 144
三、OAS和RNaseL通路 146
四、PKR 147
五、Mx GTPases 149
参考文献 150
第八章 补体系统与抗病毒免疫 154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 154
第二节 补体活化的途径 154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机制 155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效应 156
一、抗感染 156
二、清除异物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157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和效应 157
第五节 补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161
一、补体的直接抗病毒作用 161
二、补体与病毒感染的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62
三、补体通过调节适应性免疫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162
四、病毒伪装补体成分实现免疫逃逸 163
第六节 补体与HIV感染 165
第七节 补体与流感病毒感染 166
第八节 补体与HBV和HCV感染 168
参考文献 169
第九章 NK细胞和NKT细胞与抗病毒天然免疫 175
第一节 NK细胞和NKT细胞概述 175
一、NK细胞 175
二、NKT细胞 177
第二节 NK/NKT细胞的抗病毒效应 178
一、NK细胞对病毒的识别及活化 178
二、NK细胞的抗病毒机制 180
三、NKT细胞的抗病毒效应 181
第三节 病毒对NK/NKT细胞天然免疫的逃逸机制 182
一、病毒编码蛋白作为NK细胞抑制性受体的配体 182
二、病毒抑制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识别 183
第四节 NK/NKT细胞与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 184
一、巨细胞病毒感染 184
二、肝炎病毒感染 185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十章 抗病毒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第二节 抗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活化 195
一、抗原提呈 195
二、共刺激信号途径 198
第三节 树突状细胞:连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202
一、TLR在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 202
二、树突状细胞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203
三、树突状细胞与抗病毒T细胞免疫反应 204
第四节 细胞因子:抗病毒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效应分子 206
一、干扰素 206
二、白细胞介素 207
参考文献 210
第十一章 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235
第一节 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 235
一、阻断PRR识别病毒RNA 235
二、病毒因子和病毒编码受体 237
三、病毒趋化因子和病毒趋化因子受体 238
四、感染免疫特权组织 238
第二节 逃逸天然免疫的抗病毒反应 239
一、抑制Ⅰ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性因子的表达 239
二、阻断干扰素介导的信号转导 244
三、逃逸依赖NK细胞的细胞免疫 246
四、抑制补体系统反应 247
第三节 逃逸适应性免疫的抗病毒反应 247
一、抗原性变异 248
二、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48
第四节 抑制细胞凋亡 251
一、以死亡受体为靶标 251
二、caspase抑制剂 251
三、Bcl-2类似物 252
第五节 小结 252
参考文献 253
名词术语表(英中对照)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