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民选 1
导论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政策问题的形成 1
一、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的兴起 1
二、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认识分歧 3
三、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研究的价值来源 5
(一)辨析和应答实践需求 6
(二)形成相关政策治理思路 6
(三)拓展课程政策研究领域 7
第一章 多视野中的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相关研究 9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视野 9
(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判断标准 9
(二)教育国际化的合理性探寻 10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冷热不均 13
二、课程原理与政策视野 15
(一)课程内容变革及其对国际化的关照 15
(二)课程政策原理与本土课程政策研究 17
(三)中国对外教育政策及其研究 21
三、课程国际化与国际课程视野 22
(一)增加课程国际教育元素的比较研究 22
(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和跨文化学习研究 25
(三)国际课程概况介绍与政策启示研究 26
四、走向政策取向的国际课程研究 28
(一)国际课程是深化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新领域 28
(二)从国际课程功能研究回溯到政策研究 29
第二章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的内涵与研究设计 32
一、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的内涵 32
(一)现行分类 32
(二)概念界定 34
二、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的研究设计 35
(一)研究范式 35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36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39
第三章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42
一、国际课程价值定位怪相 43
二、国际课程的价值取向分析 44
(一)校长眼中的国际课程价值取向调查 44
(二)国际课程可能的价值取向 50
三、以育人为核心的发展性取向及其实现 54
(一)建立“育人核心,学生首利”的原则 54
(二)实现以育人为核心的发展性取向 55
第四章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准入研究 60
一、关于国际课程准入的争议 60
(一)支持国际课程引进的因素 61
(二)反对国际课程引入的理由 73
二、准入依据:系统因素分析法 79
(一)区域条件导向因素 80
(二)学校发展需求因素 81
(三)社会响应推动因素 82
三、判断基准:力量导向一致原则 84
第五章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实施研究 88
一、国际课程实施现状 88
(一)课程运行方式 88
(二)班制安排 92
(三)举办机制 95
二、国际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98
(一)举办机制:合作方的权益协定问题 98
(二)课程架构:科目缩水与叠加并存 98
(三)师资队伍:成本、资质与稳定性问题 99
(四)费用收支:标准与公办高中的困境 99
(五)举办资质和学籍管理等问题 100
三、改进国际课程实施的思路建议 101
(一)域外借鉴 102
(二)本土做法 102
(三)若干建议 104
第六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IB课程及其分析 106
一、欧美发达国家实施的IB课程 106
(一)IB课程的诞生与发展 107
(二)IB课程的学段分布 109
(三)IB课程开设地区分布 110
(四)高校对IB文凭的认可情况 112
(五)政府对IB课程的政策规章 113
二、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的IB课程 114
(一)IB课程的诞生和发展 114
(二)IB学校性质与教学语言 116
(三)高校对IB文凭的认可情况 117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IB课程的特征与启示 119
(一)发达国家与地区实施IB课程的特征 119
(二)发达国家及地区实施IB课程的启示 124
第七章 上海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研究 133
一、纵向回溯: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考察 133
(一)外籍人士入沪办学 133
(二)引进西方新式教育内容 134
(三)开展外语特色办学 135
(四)引进西方教育教学模式 136
二、横向概览:当前上海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模式 137
(一)国际课程驱动模式 137
(二)国际部(班)驱动模式 138
(三)国际教育项目驱动模式 139
(四)国际理解教育模式 140
(五)外语特色办学驱动模式 141
三、现状扫描: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的概况与走势 142
(一)课程类别 142
(二)开设的学校 142
(三)学生及学籍管理 143
(四)地区分布 144
(五)形式与费用 144
(六)引进类型与途径 145
(七)师资与管理 145
四、分析与建议:兼议上海普通高中国际课程“新政” 147
(一)“新政”及其反响 147
(二)上海举办国际课程的适宜性分析 149
(三)立足支持下管与放相结合 154
第八章 国际课程政策设计建议 159
一、国际课程政策研究主要结论 159
(一)国际课程的本质与特点 159
(二)国际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64
(三)国际课程的需求与形势分析 173
(四)国际课程政策设计要点 176
二、国际课程决策建议 181
(一)确立育人第一的价值取向 182
(二)建立国际课程准入制度 182
(三)强化举办机构资质与条件评估 183
(四)实行不同性质学校分类差别管理 185
(五)深化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建设 186
(六)试行国内高校认可国际课程学分 188
参考文献 190
附录 普通高中国际课程动机意向调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