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部分 1
杂交水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袁隆平 费马尼 1
杂交稻技术利用的经济评价&何桂庭 朱希刚 顾焕章 张景顺 12
选育选配部分 17
杂交水稻三系花药培养纯合选优的研究&徐迪新 王曼丽 宋仁德 17
光敏感核不育性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靳德明 李泽炳 万经猛 20
一个新的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源&潘熙淦 陈大洲 揭银泉 邬文昌 邓仁根 刘文开 24
杂交水稻稻米的垩白研究&张瑞祥 27
“红莲”质源的利用&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 30
水稻冈型质源和野败型质源对杂种优势效应的比较&季绒倩 34
野败型籼稻雄性不育保持系选育的实践与理论&雷捷成 游年顺 郑秀萍 41
直野型“三系”选育的研究&戴国荣 46
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王才林 汤玉庚 48
应用回交法改良水稻珍汕97的抗病性&章旺根 申宗坦 54
杂交粳稻“虎优1号”的选育&濮振芳 王仁春 59
杂交粳稻二代利用的研究&李振宇 62
关于杂交粳稻米粒外观品质的改良&洪立芳 刘秉铨 王钢锋 刘德民 陈一心 67
籼粳杂交培育粳型强优势恢复系&杨振玉 70
矮败型早籼协青早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研究&吴让祥 75
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周开达 黎汉云 李仁端 78
籼稻多柱头不育系的研究&刘表喜 87
同源四倍体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谭协和 90
野败型苗期耐寒新组合的选育&汤鸿钧 熊元 95
籼型香稻不育系及其杂交香稻的选育&周坤炉 97
杂交粳稻中杂2号的选育&陈建三 103
栽培、生理生化部分 105
杂交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与亲本的关系&刘鑫涛 朱应盛 余铁桥 谢詠枫 邹应斌 刁操铨 105
长沙地区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季节变化&严斧 李凡荣 111
杂交稻田少耕分厢撒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万名选 116
杂交水稻的需肥特性与肥料管理&罗成秀 郑圣先 121
洞庭湖区杂交水稻高产的生理生化特点及适应性的研究&陈清泉 胡南云 江南秀 皇甫荣 129
中国杂交稻之病虫害问题&夏松云 李宣铿 田际榕 罗盛富 135
无公害优质杂交水稻栽培的初步研究&朱克纯 黄愿偿 142
杂交水稻及其父本生育中后期的弱光效应&陈大清 李泽炳 147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研究&黄太荣 唐昭 155
连晚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杨肖娥 孙羲 159
杂交水稻根系生理优势及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联研究&陆定志 164
粳型杂交稻无性系与常规粳稻品种单株吸氮能力的比较研究&沈康 蔡大广 朱培仁 171
单季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探讨&黄丕生 吴俊恩 缪宝山 邱家驯 178
杂交稻高效栽培株型及其塑造农艺的研究&张洪程 严宏生 苏祖芳 吴志光 182
杂交籼稻叶片衰老过程中信息大分子化合物的动态变化&吴光南 张远海 梅传生 刘宝仁 张金渝 191
PP333对杂交稻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理效应&张远海 汤日圣 张金渝 吴光南 197
论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颜振德 201
赣化2号生理生态特性及亩产90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许恒道 潘启民 齐运田 208
杂交水稻汕优组合高产栽培规范的研究&夏有龙 214
杂交晚粳播栽期对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影响&昂盛福 王学会 219
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孙晓辉 张景国 梁禹九 223
杂交籼稻开花期高温危害及其对策的研究&谭中和 蓝太元 任昌福 方文 228
不同海拔的稻田生态及杂交水稻生长习性变化规律应用研究&华德君 罗学刚 233
北纬33度地区籼型晚熟杂交稻最佳播、插期与秧龄的初步研究&陈达润 238
宁夏杂交稻亩产稻谷750公斤的技术分析&王德 242
杂交水稻栽培株形的研究&黄务涛 246
繁殖制种部分 250
杂交水稻的制种技术&许世觉 李必湖 250
杂交水稻花粉贮藏的研究&周广洽 李训贞 谭周鎡 谢锦云 254
植物激素对杂交水稻不育系能量代谢的调控及其制种产量的影响&陈敬祥 王维光 姚丁汉 金逸民 259
杂交水稻三系繁殖&徐根源 266
杂交稻退化问题研究&陆作楣 268
论杂交稻三系的防杂保纯与原种更新&汪良成 273
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研究&严升贵 280
基础理论部分 285
水稻杂种优势的生化基础&邓鸿德 285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组织学基础&饶应森 291
中国杂交水稻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盛孝邦 李泽炳 298
籼型杂交水稻米粒垩白的遗传行为初探&唐克然 306
光周期与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研究&肖翊华 刘文芳 陈平 308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育性稳定性与遗传行为的研究&卢兴桂 王纪麟 313
杂交水稻及三系在发育过程中的氨基酸变化研究&吴文瑜 肖翊华 321
水稻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的一些遗传特点的研究&李泽炳 胡锦国 盛孝邦 326
杂交水稻及其三系叶表面气孔和气孔复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观察&徐树华 冯增立 33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比较研究&朱英国 徐树华 338
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分类&万邦惠 李丁民 褟绮琳 345
杂交水稻的生理优势和杂种优势预测&王永锐 邓政寰 陈坤朝 刘振声 351
中国早籼品种花器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研究&杨仁崔 卢浩然 357
杂交水稻酯酶同工酶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易琼华 师素云 刘蔼民 姜靳若 杨荣度 361
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同工酶快速鉴定&师素云 易琼华 姜靳若 刘蔼民等 366
粳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在粳亚种中的存在及地理分布&汤玉庚 洪德林 372
线粒体质粒状DNA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刘祚昌 赵世民 詹庆才 376
粳稻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研究&李成荃 昂盛福 379
水稻主要数量性状对品种遗传差异贡献的研究&孙五成 徐静斐 385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曹静明 392
水稻的雄性不育和细胞质对基因作用的调控&张廷璧 397
粳型杂交水稻的核仁和随体染色体的研究&朱凤绥 谢本松 黄安信 卫俊智 400
化学杀雄部分 404
无毒杀雄剂对水稻的杀雄效果及机理分析&罗泽民 钟爱平 周鹊轩 贺翰林 余铁桥 404
化学杀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概述&胡达文 邵庆华 黄凤仪 411
水稻化学杀雄剂选择杀雄活性的评价&粟贵武 417
“杀雄剂2号”不同处理对稻株含砷量和杀雄效果的影响&陈佩琳 陈璧 陈嘉璐 何丽琼 419
综述部分 424
“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李源祥 424
中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亲本血缘分析&毛昌祥 431
译文部分 434
水稻杂种优势&Chong HO Kim J.Neil Rutger 434
广亲和基因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效应&Araki.H K.Toya H.Ikehashi 445
杂交水稻育种程序&袁隆平 乌马利 449
水稻植株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Shigemi Akita 451
杂交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S.S.Virmani 万邦惠 459
栽培稻的异交机制及异交率的提高&J.Taillebois Guimaraes 467
杂交水稻的抗病虫性&T.W.Mew F.M.Wang J.T.Wu K.R.Lin G.S.Khush 470
杂交水稻米质研究&G.S.库希 I.库玛 S.S.费马尼 478
美国杂交小麦研究现状与展望&K.A.Lucken K.D.Johnson 482
亚太地区杂交水稻前景展望(摘要)&R.B.Singh 492
印度的杂交水稻规划—现状与展望(摘要)&P.J.Jachuk M.Mahaclevappa G.S.Sidhu 493
印度尼西亚的杂交水稻展望(摘要)&B.Suprihatno 494
南朝鲜的杂交水稻研究规划(摘要)&Hwn Pal Moon 494
杂交水稻在墨西哥北部的农艺表现(摘要)&Jorge L.Armete—soto 495
马来西亚的杂交水稻(摘要)&O.Mohamad H.P.Guok B.Othman 496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微环DNA的次序和分子的无性繁殖(摘要)&H.Kakiuchi H.Yamaguchi 497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遗传机制(摘要)&J.N.Rutger 497
使用聚花雌蕊(多柱头)雄性不育稻生产杂种种子的可能性(摘要)&Hak—Soo Suh 498
提高杂交粳稻自然异花授粉率的雄蕊和雌蕊特征(摘要)&H.Namai H.Kato 499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在印度尼西亚的适应性(摘要)&B.Suprihatno 500
附件 501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主办单位暨组织机构 501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代表名单 501
赠匾词 505
熊清泉省长的祝酒词 506
国际水稻所乌马利博士在宴会上的答谢词 506
杂交水稻发展历史上的空前盛会——记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傅相全 张伊林 507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关于成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研究及相应机构的建议(摘要)&黄维道译校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