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宝珍等主编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10152858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 1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4

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6

鸦片战争,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6

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12

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6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20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 22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22

鸦片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 22

龚自珍对清王朝政治腐败的揭露 23

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 24

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4

三元里抗英斗争 25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26

金田起义和建都天京 26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28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9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31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太平天国的失败 33

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5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 35

百日维新运动 36

变法运动的失败 38

思考题 39

阅读书目 39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40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40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0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 40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44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46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46

三民主义的提出 47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49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50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50

革命派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 50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资产阶级宪政运动 52

保路运动 53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4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54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6

辛亥革命胜利的意义 58

三、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59

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 59

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62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63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全国反袁斗争 63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63

孙中山的“二次革命” 65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 66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 69

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和段祺瑞的专制统治 69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72

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新发展 74

新文化运动 76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8

思考题 80

阅读书目 80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 8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81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1

五四运动的爆发 81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84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85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85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89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9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91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95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 97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100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100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紧,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100

国共合作的建立 102

国民革命的兴起 104

二、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08

统一战线内的斗争 108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110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11

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111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114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15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集合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5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和国民革命失败 118

思考题 120

阅读书目 120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21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反动统治 121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21

国民党政权确立统治 121

新军阀混战 123

二、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独裁统治 125

国民党政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125

国民党政府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 126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3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31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32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 135

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140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其他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 140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140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政治主张 144

其他中间派别的政治主张 146

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148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148

遵义会议 151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53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154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54

“九一八”事变 154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55

二、“一二·九”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157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57

“一二·九”运动 160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62

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实现 164

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6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6

思考题 170

阅读书目 170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71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171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7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7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73

二、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 176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抵御 176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180

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183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气象 185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艰苦斗争 187

一、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形势和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的努力 187

日本侵略中国策略的变化和国内反共投降逆流的出现 187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190

统一战线内部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 193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197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97

三、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200

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200

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 202

敌后军民的对敌斗争 204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05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20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 205

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05

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 207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08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210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斗争 210

抗日战争的胜利 214

思考题 217

阅读书目 217

第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 218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18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218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218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219

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220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 221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 225

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225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26

一、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 226

全面内战爆发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打败国民党进攻的方针 226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28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229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30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壮大 232

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 232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35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与巩固 23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40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40

伟大的战略决战 240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4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47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47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24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51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经验 252

思考题 254

阅读书目 25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25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55

一、建国初期的国情和任务 255

建国之初面临的考验 255

全国大陆的解放,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257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实行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和物价的稳定 258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新的中心任务的确定 260

二、抗美援朝战争和各项社会改革的胜利完成 261

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61

“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巩固 263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265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 269

一、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69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2

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重大意义 27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7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超额完成 27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81

思考题 283

阅读书目 283

第八章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84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84

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8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84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87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89

全党的整风运动 289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运动的发动 292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执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9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与新的历史性飞跃 300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性质和教训 300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发动 300

“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和性质 303

“文化大革命”的尖锐斗争和经验教训 305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09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30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3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314

思考题 316

阅读书目 317

附录 318

一、思考题答案要点 318

二、地图 345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