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殡的归途中年人的寂寞 1
阮玲玉的死 3
试炼 6
幽默的叫卖声 8
早老者的忏悔 10
流弹 13
鲁迅翁杂忆 23
怀晚晴老人 26
弘一法师之出家 28
弘一大师的遗书 33
好话与符咒式的政治 36
命相家 39
一个从四川来的青年 43
人所能忍受的温度 46
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 49
生殖的节制 56
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60
《弘一大师永怀录》序 62
送殡的归途 63
长闲 64
“无奈” 64
彻底 65
怯弱者 67
闻歌有感 76
长闲 81
猫 87
白采 93
关于国木田独步 95
对于米莱的《晚钟》 99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05
关于《倪焕之》 107
《续爱的教育》译者序 110
《鸟与文学》序 111
致文学青年 113
其实何曾突然 116
文学的力量 117
原始的媒妁 121
光复杂忆 123
整理好了的箱子 125
《平屋杂文》自序 127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128
《中诗外形律详说》跋 131
《中学生》发刊辞 133
“你须知道自己” 134
受教育与受教材 140
怎样对付教训 144
“自学”和“自己教育” 151
学斋随想录 156
教育的背景 157
回顾和希望 162
近事杂感 167
“中”与“无” 169
《李息翁临古法书》跋 174
蟋蟀之话 175
我之于书 179
白马湖之冬 181
灶君与财神 183
紧张气氛的回忆 187
春的欢悦与感伤 190
春日化学谈 192
一个追忆 198
一种默契 200
良乡栗子 202
两个家 204
钢铁假山 207
坪内逍遥 209
一个夏天的故事 212
日本的障子 214
寄意 216
关于职业 217
恭祝快乐 222
谈吃 224
我的中学生时代 228
新年的梦想 234
读书与瞑想并存和折中 235
中国的实用主义 238
读书与瞑想 242
学说思想与阶级 245
《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249
《子恺漫画》序 251
文艺随笔 254
《清凉歌集》序 257
《晚晴山房书简》序 258
文艺论ABC 259
绪言 259
一 何谓文艺 259
二 文艺的本质 260
三 文艺上的情的性质 262
四 艺术与现实 263
五 经验与想象 266
六 为人生的与为艺术的 267
七 文艺的真功用 269
八 古典与外国文艺 272
九 读什么 275
十 怎样读 278
十一 文艺鉴赏的程度 282
十二 读书可自负之处 285
十三 由鉴赏至批评 287
十四 创作家的资格 289
十五 抽象的与具象的 291
十六 自己省察 293
十七 创作家与革命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