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健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6468115
  • 页数:4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论述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前言 1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3

第一章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生态要素及其特征 3

1.1土地要素及其特征 4

1.2气候要素及其特征 10

1.3生物资源及特征 12

1.4水资源要素及其特征 16

1.5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人口资源及特征 20

1.6本章小结 21

第二章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现状 23

2.1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

2.2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机遇及形成的压力 32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35

2.4本章小结 38

第二部分生态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治理模式 41

第三章 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及技术集成 41

3.1主要生态退化类型及特征 41

3.2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51

3.3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集成 67

3.4本章小结 75

第四章 开发增值型生态治理模式 76

4.1开发增值型生态治理模式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 76

4.2开发增值型生态治理模式的分类 79

4.3典型复合系统关键技术 82

第五章 生态恢复型生态治理模式 89

5.1生态恢复型生态治理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89

5.2生态恢复型生态治理模式的分类 92

5.3典型治理模式的关键技术 97

第三部分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学过程 105

第六章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及土壤改良效应 105

6.1洪雅县几种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动态 105

6.2天全县生态林(水土保持林)植被恢复的改土效应 138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响应机制 143

7.1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 143

7.2盆北低山区(广元市)低效水土保持林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155

第八章 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161

8.1盆地西部丘陵区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61

8.2盆地北部低山区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172

8.3盆地中部果+草经济林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理化性质 183

第四部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 199

第九章几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植被结构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199

9.1林(竹)+牧草复合种植模式 199

9.2桤木十野草植被恢复模式 203

9.3本章小结 208

第十章不同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 210

10.1川西低山丘陵区林(竹)十草植被恢复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效应 210

10.2盆地北部低山区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和水涵养功能 242

10.3盆北低山区四种林草植被恢复模式坡面的水土保持效应 256

10.4果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机理及效果 283

第十一章典型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根系改土及固土效应 294

11.1研究区基本情况 294

11.2林地内细根和草根生物量状况 295

11.3林地与未退耕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07

11.4林地与未退耕地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10

11.5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土壤抗蚀性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14

11.6林地内细根、草根和各抗蚀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16

11.7讨论 318

第十二章几种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的邻体干扰效应 320

12.1研究区域概况 320

12.2三种不同林草模式的生物量及养分分配 321

12.3三种林草模式中的邻体干扰 325

12.4不同林草模式中养分积累的动态变化 330

12.5不同林草模式土壤供养能力与植物吸收养分间的关系 335

12.6对三种林草模式经营措施的建议 358

12.7本章小结 360

第十三章 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的牧草选择及适宜林冠层结构 366

13.1适宜牧草选择研究 366

13.2林(竹)+扁穗牛鞭草复合种植冠层适宜郁闭度的研究 375

13.3本章小结 389

第五部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经济、社会服务功能 393

第十四章 低效林恢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393

14.1研究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393

14.2林草复合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394

14.3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综合分析 395

第十五章退耕还林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403

15.1北川县退耕还林几种植被配置模式的综合效益 403

15.2洪雅县退耕还林区林(竹)+草扁穗牛鞭草植被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426

第十六章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431

16.1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431

16.2退耕还林(草)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探讨 437

16.3实证分析 441

16.4本章小结 462

16.5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措施 463

第十七章基于遥感与GIS的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动态评价 464

17.1研究区基本情况 464

17.2研究内容 465

17.3数据获取与数据源分析 467

17.4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467

17.5土地利用变化及退耕还林地来源分析 472

17.6 本章小结 477

参考文献 478

动植物名录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