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12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12
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12
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4
第二节 优秀的德育思想 16
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 17
二、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 20
第三节 邓小平德育理论 21
一、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 21
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22
三、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2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德育建设的方向盘 26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道德思想的精髓 27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领 28
第五节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8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29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29
三、素质教育的核心 32
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33
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 35
第六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38
一、历史论德育性质 38
二、内容论德育性质 39
三、特点论德育性质 40
四、途径论德育性质 40
第七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41
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 41
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 43
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 44
第八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46
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 46
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47
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 47
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48
第九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49
一、教师与学生 50
二、教育与教学 51
三、传授与接受 52
四、内化与外化 53
五、理论与实践 54
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57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57
一、课程的定义 57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58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61
四、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6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63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63
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65
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74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74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75
三、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78
四、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79
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82
附录:关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90
第三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93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93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93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95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97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力 98
一、提高学习力的意义 98
二、学习力的要素构成 99
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101
一、知行统一规律 102
二、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102
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03
四、时代性规律 103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 104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104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05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107
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 107
一、方向性原则 108
二、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109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10
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111
五、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112
六、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 113
七、创新性原则 114
八、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115
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118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118
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18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 12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124
一、教法和教学模式 124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 125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127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 131
五、案例教学法 133
六、情感教学模式 136
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140
一、教学方法 140
二、教学模式 142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 145
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145
二、多媒体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45
三、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 147
四、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 149
附录:《市场交易的原则》多媒体教学设计 149
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工作 153
一、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153
二、备课 154
第六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157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157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158
附录:教案(一) 162
教案(二) 166
第七节 优化课堂教学 185
一、教学最优化的含义 185
二、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原则 185
三、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标准 186
四、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186
五、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187
第八节 说课 191
一、说课的含义 191
二、说课的内容 191
附录:《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说课教学设计 198
第五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 203
第一节 教学是一门艺术 203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 203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 206
三、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 207
四、教学艺术的功能 208
五、教学艺术风格 209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213
一、备课的艺术 213
二、组织教学的艺术 215
三、导入的艺术 217
四、讲课的艺术 220
五、教学启发的艺术 222
六、讲概念的艺术 224
七、提问的艺术 225
八、举例的艺术 228
九、板书的艺术 230
十、激励的艺术 233
十一、节奏调节的艺术 236
十二、幽默的艺术 238
十三、结尾的艺术 240
十四、考试命题的艺术 243
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247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理论 247
一、学习指导的概念 247
二、加强学习指导的意义 247
三、学习的类型 248
四、指导学生学习的形式 250
第二节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251
一、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251
二、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 253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54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55
五、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256
六、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 258
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258
八、调整好竞争的学习心理 260
九、帮助学生在做中学 260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 262
一、注意力分配的策略 262
二、记忆的策略 264
三、融会贯通的联系策略 265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266
五、思维调控策略 267
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 269
一、计划法 269
二、听课法 271
三、记忆法 271
四、质疑法 273
五、温故知新法 274
六、研究性学习法 275
七、合作性学习法 278
八、自学法 280
九、快乐学习法 281
十、应用法 281
第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 284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284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284
二、教学评价的对象 284
三、教学评价的分类 285
第二节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287
一、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7
二、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 290
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 292
一、教学评价形式 292
二、学生评价方法 293
第四节 听课 296
一、听课的目的 296
二、听课的准备 297
三、听课的要点 298
四、听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299
第五节 评课 300
一、评课的原则 300
二、评课的标准 302
附录: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304
第六节 考试 305
一、思想政治课的复习 305
二、思想政治课的考试 307
三、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命题 311
四、思想政治课的试卷分析 311
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314
第一节 教师 314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 314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316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318
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价值观 321
一、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322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 326
第三节 教师的学生观 329
一、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 329
二、目前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分析 331
三、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 333
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335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 335
二、广博的知识经验 343
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347
四、健康的身心 358
五、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 361
第九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论 365
第一节 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作用 365
一、教育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 365
二、锻炼学生的教学操作能力 366
三、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366
第二节 教育实习的思想教育工作 367
一、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 367
二、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期望 367
第三节 教育实习的组织和步骤 368
一、教育实习的组织 368
二、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 369
三、教育实习的步骤 370
第四节 实习班主任的工作 372
一、了解认识你的学生 372
二、成为学生的教师和朋友 373
第五节 教育实习的任务和成绩评估 374
一、高师学生教育实习的任务 374
二、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 376
三、实习生总结在实习中的收获和表现 377
附录:教育调查报告 377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