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摘要 1
绪论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局限 6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12
第一章 黄宗羲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0
一、“家祸国难、备尝艰苦”的人生经历 20
二、经济制度的诸弊端 25
三、“经世致用”实学的兴起 28
第二章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特质 33
第一节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33
一、“盈天地间皆气也” 33
二、“盈天地皆心也” 36
三、“工夫所至,即其本体” 39
第二节 黄宗羲的人性论 44
一、明清之际几种人性论 44
二、“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人性论 52
第三节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特质 58
一、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来源 59
二、民本与民主之辨正 62
三、近代民主的开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特质 74
第三章 “天下为客”与“天下为主” 87
第一节 “天下为客”——对今之人君的批判 88
一、天下”辨析 88
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91
三、同时期的“君害”论 98
第二节 “天下为主”——对理想政治的构建 102
一、“立君为民” 102
二、“天下为主,君为客” 107
三、“天下为主”思想的影响 114
第四章 “独治”与“分治” 123
第一节 以相权制约君权 124
一、置相制度的历史回溯 124
二、“分治之以群工” 127
三、同时期的“分治”思想 141
第二节 以方镇制约朝廷 144
一、封建抑或郡县 145
二、“因时乘势,则方镇可复也” 149
三、同时期的“方镇”思想 153
第五章 “一家之法”与“天下之法” 157
第一节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158
一、传统礼治与法治 159
二、“藏天下于筐箧”与“藏天下于天下” 171
三、同时期的“治法”思想 189
第二节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191
一、“胥吏之害” 191
二、“用士人” 197
三、“学有宗旨” 202
第六章 “自为非是”与“公其非是” 212
第一节 东林人士的思想对黄宗羲的影响 213
一、言官与东林党人 213
二、东林人士与黄宗羲 219
第二节 “公其非是于学校” 225
一、“学校,所以养士也” 225
二、“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229
三、“公其非是于学校”何以可能 243
第七章 实现“天下为主”理想的新经济思想 249
第一节 “井田可复”的田制制度 250
一、井田制的由来 250
二、明朝的田制弊端 254
三、“遂民之生”——力倡“井田可复”的设想 257
第二节 去“暴税”的赋税制度 263
一、赋税制度的沿革 264
二、“暴税”苦民 266
三、民困的其他原因 273
第三节 “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的货币制度 281
一、明朝以前货币制度概要 281
二、“废金银” 284
三、“行钞法” 288
余论 291
附录 299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