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指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柏福临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07005539
  • 页数:36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教学要求 1

教学要点 1

名词解释 5

社会主义制度 5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

社会主义模式 7

社会主义现代化 8

基本路线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全面改革 10

新旧体制转换 11

资产阶级自由化 11

自由化思想 12

僵化思想 13

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 14

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 14

生产力标准 15

问题解答 16

1.为什么说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16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 17

3.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18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0

5.怎样正确理解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2

6.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以及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24

7.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如何正确处理? 26

8.过去我们曾把哪些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了? 30

前沿探讨 32

1.对国情及国际问题的再认识 32

2.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36

3.苏联和东欧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种种提法 37

4.生产力标准问题的理论难点 39

第二章 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教学要求 41

教学要点 41

名词解释 46

经济发展战略 46

量力而行原则 46

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46

小康水平 47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7

经济结构 48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48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49

内含的扩大再生产 49

劳动密集型产业 49

资金密集型产业 50

知识密集型产业 51

粗放经营 51

集约经营 51

总需求 52

总供给 52

货币供应量 53

综合平衡 53

产业结构 54

第三产业 54

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55

优化产业结构 55

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56

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 56

星火计划 56

软科学 57

环境保护 57

生态平衡 58

问题解答 58

1.为什么说正确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58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60

3.什么是“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方针?如何贯彻执行这一方针? 62

4.为什么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长过程?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64

5.为什么要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方针? 66

6.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69

前沿探讨 73

1.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73

2.世界新首富国家 74

第三章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76

教学要求 76

教学要点 76

名词解释 79

全方位开放 79

经济生活国际化 80

进出口战略 80

出口创汇 81

出口商品结构 82

对外技术交流 83

利用外资战略 84

国际劳务合作 84

对外开放格局 85

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85

优惠政策 86

经济特区 86

经济技术开发区 87

沿海经济开放区 88

外引内联 89

问题解答 90

1.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90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91

3.如何正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 93

4.如何正确处理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关系问题? 94

前沿探讨 98

1.亚洲“四小龙” 98

2.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02

第四章 探索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教学要求 114

教学要点 114

名词解释 119

自然经济 119

商品经济 119

产品经济 120

计划经济 120

有计划商品经济 121

小商品经济 12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122

经济体制目标模式 122

改革经济体制 123

市场 123

市场机制 124

市场调节 124

计划调节 124

改革计划体制 125

企业自主权 125

间接管理 125

封闭型经济 126

开放型经济 126

系统工程 127

问题解答 127

1.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27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9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什么意义? 132

4.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 133

5.怎样认识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 135

前沿探讨 138

1.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难题 138

2.席卷世界的改革浪潮 139

第五章 建立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教学要求 142

教学要点 142

名词解释 147

经济机制 147

承包经营 148

租赁经营 148

股份经营 149

两权分离 149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50

经济杠杆 150

价格体系 151

问题解答 151

1.为什么当前要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151

2.如何理解“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153

3.增强企业活力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55

4.建立和培育市场体系对于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有何意义? 158

5.如何加速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58

6.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节体系的意义和途径是什么? 162

前沿探讨 163

1.满负荷工作法 163

2.动态承包新设想 165

3.股份制问题研究 166

4.企业兼并问题 167

5.物价上涨原因 170

6.物价改革思路 172

第六章 改革所有制结构 176

教学要求 176

教学要点 176

名词解释 180

所有制结构 180

多种经济成分 180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81

集体所有制 18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2

专业户 183

农业联合体 183

社会化服务体系 184

横向经济联合 184

个体经济 185

私营经济 185

合作经济 186

经营方式 186

中外合资企业 186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87

外商独资企业 187

问题解答 188

1.为什么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88

2.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 191

3.如何深化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改革? 193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哪些优越性和主要形式? 198

5.为什么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201

前沿探讨 203

1.私营经济中的弊端和约束 203

2.如何看待当前的剥削现象 205

第七章 完善分配方式,科学指导消费教学要求 207

教学要点 207

名词解释 210

风险补偿 210

信息反馈 210

社会主义消费 211

消费观 211

消费结构 211

消费基金 211

消费需求 211

食物结构 212

工资总额 212

铁饭碗 212

大锅饭 212

股份分红 213

问题解答 213

1.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213

2.什么是劳动定额?什么是计件工资、定额工资?为什么要推行计件工资、定额工资?怎样使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216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有哪些特点? 219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居民的非劳动收入? 220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资金分配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按资本分配有何异同? 225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26

7.如何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228

8.消费膨胀产生的原因何在?它对我国经济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30

9.高消费为什么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的重要意义何在? 231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有哪些特点? 236

11.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为什么不能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为什么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238

前沿探讨 240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理论研究 240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收入分析 241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47

教学要求 247

教学要点 247

名词解释 249

国体 249

政体 250

民主 250

历史唯物主义民主观 251

人民民主专政 251

人民代表大会制 252

差额选举 252

官僚主义 253

家长制 253

三权分立 254

党政分开 254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255

广开言路 255

人民申诉制度 256

人民监督制度 256

民主与纪律 257

无限制自由 257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58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59

问题解答 259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区别何在? 259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制度有哪些?现阶段建设应遵循什么原则? 260

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2

4.怎样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63

5.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如何认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66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267

7.什么是公民的法律意识?为什么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怎样提高? 268

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什么要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其内容是什么? 269

前沿探讨 271

1.当前社会问题与政治体制改革 271

2.社会协商对话目的 272

3.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 274

第九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教学要求 277

教学要点 277

名词解释 280

统一战线 280

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281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82

民主党派 282

人民政协 283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83

高举两面旗帜 264

一国两制 285

民族问题 285

大民族主义 286

地方民族主义 286

民族区域自治 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87

海外华侨 287

问题解答 288

1.为什么我国新时期必须加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288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91

3.怎样认识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性质? 293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的任务和工作方针是什么? 294

5.“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295

6.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 296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01

8.为什么我国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01

前沿探讨 302

1.“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 302

2.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统战工作 306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307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要求 310

教学要点 310

名词解释 315

精神文明 3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15

物质文明 315

制度文明 316

政治文明 316

“四有”公民 316

人的素质 317

移风易俗 317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17

无政府主义 317

民族虚无主义 318

共同理想 318

最高理想 318

人生理想 318

理想建设 318

民主意识 319

公民意识 319

竞争意识 319

赶超意识 319

自由与纪律 31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20

小生产狭隘眼界 307

问题解答 321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321

2.如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22

3.青年应当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履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325

4.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27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329

6.为什么要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332

7.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33

8.怎样正确理解“双百”方针?怎样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的科学文化? 334

前沿探讨 336

1.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336

2.改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37

第十一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40

教学要求 340

教学要点 340

名词解释 343

中国共产党 343

执政党 343

党的领导 343

集体领导 344

民主集中制 344

党内民主 34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44

党政关系 345

干部队伍四化 345

为政清廉 345

党内监督 346

问题解答 346

1.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46

2.怎样正确认识党在领导工作中发生的失误? 348

3.为什么必须加强执政党在改革开放中的自身建设? 349

4.怎样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党风? 351

5.为什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53

6.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54

7.怎样正确处理党与政权机关及其他非党组织的关系? 356

8.为什么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358

9.如何从严治党? 360

前沿探讨 362

1.共产党员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 362

2.共产党员要肯吃苦、肯吃亏、不要与民争利 364

3.腐败现象探源 365

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特征 36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阅读文献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