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与流派划分 1
第一节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融合与创新 1
第二节 西方翻译史的分期 7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 11
第一章 翻译的定义及中西名实观 18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分类 18
第二节 关于翻译的名实、言意之辨 24
第三节 中西名实的起源与比较 29
第二章 古代文明与人类早期的翻译活动 43
第一节 中西文字的起源与早期的翻译活动 43
第二节 边缘翻译类型与语内翻译 57
第三章 早期中西翻译史料 62
第一节 先秦两汉之前的翻译史料 62
第二节 西方翻译史的见证:罗塞达石碑 65
第三节 《圣经》翻译的不同译本比较 69
第四节 古罗马文学翻译 78
第四章 翻译的人文主义思潮 93
第一节 改变观念的反叛者 94
第二节 缪斯的化身:翻译诗学 99
第三节 翻译的民族与世界视野 109
第五章 翻译的语言学派 126
第一节 霍姆斯译学的基本构想 127
第二节 雅各布逊与等值翻译 132
第三节 卡特福德的等值转换理论 137
第四节 奈达:翻译科学的构筑 141
第五节 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151
第六节 穆南倡导的翻译的语言学转向 155
第七节 俄罗斯翻译理论界的三剑客 164
第六章 翻译的文艺学派 180
第一节 庞德:创造性阐释的翻译家 180
第二节 纳博科夫:极端直译的代表 201
第三节 加切奇拉泽:现实主义文学翻译观 209
第四节 斯坦纳:解释学的翻译观 213
第五节 克里斯蒂娃:互文性理论与翻译 225
第六节 北美的中西比较诗学派 237
第七章 翻译的哲学学派 247
第一节 尼采:翻译征服论 247
第二节 本雅明:“纯语言”与翻译 254
第三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262
第四节 海德格尔:翻译的本真追寻 274
第五节 奎因:文化相对主义的翻译观 282
第八章 翻译的功能学派 290
第一节 功能理论与翻译理论 290
第二节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 292
第三节 哈蒂姆与梅森:语境翻译模式 297
第四节 格特:关联理论的翻译模式 308
第五节 贝尔的认知翻译模式 320
第九章 多元系统及规范学派 330
第一节 多元系统的背景来源 330
第二节 佐哈的多元系统翻译观 335
第三节 图里的规范及描述翻译学 342
第四节 切斯特曼的文化米姆论 352
第五节 赫曼斯的系统翻译理论 360
第十章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 371
第一节 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 371
第二节 弗米尔的目的论理论 377
第三节 曼塔里:信息的发送与改变 383
第四节 诺德的纪实型翻译与工具型翻译 386
第十一章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394
第一节 文化转向的历史背景 394
第二节 巴斯内特:文化转向的风向标 397
第三节 勒费弗尔:翻译学科范式的改写 415
第四节 韦努蒂的文化翻译观 439
第十二章 女性主义翻译观 453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简评 453
第二节 西蒙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456
第三节 弗洛托的女性主义翻译实验 468
第四节 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学 482
第十三章 后殖民翻译理论 491
第一节 后殖民理论的来源 492
第二节 赛义德:东方主义的记忆与翻译 495
第三节 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与修辞 508
第四节 巴巴:翻译的混杂性与民族叙事 516
第五节 尼兰贾纳:寻找殖民翻译的方位 530
第六节 铁木志科:爱尔兰殖民文学的发现 544
第七节 罗宾逊:翻译与殖民帝国 560
第八节 坎波斯兄弟:巴西食人主义翻译观 564
主要参考文献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