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新秀,汪源成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1628897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气相色谱法 1

第一章 绪论 1

1.色谱法简介 1

一、概念 1

二、气相色谱法发展史 1

2.色谱法的分类 1

一、按两相所处状态分类 1

二、按固定相的性质分类 2

三、按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2

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2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系统 4

1.气相色谱法的装置和流程 4

一、气相色谱法的装置 4

二、气相色谱法的流程 4

2.气相色谱法系统 4

一、气路系统 4

二、温度控制系统 6

三、进样系统 8

四、分离系统 9

五、放大系统 9

六、讯号记录系统 9

第三章 色谱柱 13

1.概况 13

一、色谱柱的材料和柱型 13

二、色谱柱的制备 13

2.气—固色谱柱 13

一、吸附等温线 13

二、吸附剂 14

3.气—液色谱柱 16

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6

二、载体 17

三、固定液 22

四、色谱柱的制备 26

4.毛细管色谱柱 27

一、概况 27

二、毛细管的清洗 27

三、毛细管的干燥 27

四、毛细管柱的涂渍 28

5.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28

一、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 28

二、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31

三、色谱柱效能指标 33

四、操作条件的选择 37

6.色谱柱的新发展 41

一、高分子多孔微球 41

二、球型多孔硅胶 44

三、键合固定相 45

第四章 检测器 48

1.概况 48

2.检测器的响应值 48

一、响应值的表示方法 48

二、响应值的测定方法 49

3.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50

一、检测器的灵敏度 50

二、噪音和检测度 53

三、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54

四、检测器的选择性 54

五、检测器的性能测试 55

4.热导池检测器 55

一、热导池检测器的结构和电气测量线路 55

二、热导池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58

三、操作条件的选择 62

四、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65

五、热导池的清洗和桥臂的更换 67

5.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67

一、检测器的结构及测量线路 67

二、离子化机理 68

三、操作条件的选择 69

四、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70

五、离子头的清洗 71

6.电子捕获检测器 71

一、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结构 72

二、电子捕获的机理 72

三、操作条件的选择 75

四、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8

五、检测器的清洗 79

7.火焰光度检测器 79

一、火焰光度检测器的结构 80

二、火焰光度检测机理 80

三、关于磷的检测 80

四、关于硫的检测 81

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 86

1.色谱定性分析 86

一、分析样品的判断和处理 86

二、色谱定性方法 88

2.色谱定量分析 91

一、峰面积的测量方法 91

二、定量校正因子 93

三、定量方法 95

附录 98

附表1:常用的色谱固定液一览表 98

附表2:麦克雷诺226种固定相特征常数(△I)表 104

附表3:热导、氢焰校正因子 121

第二编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5

第六章 基础知识 135

1.现代液相色谱法 135

2.液相色谱法的分离过程 136

3.液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 136

一、液相色谱法保留值 136

二、液相色谱法分离度 138

三、液相色谱分离度Rs和N的关系 139

四、液相色谱谱带扩展 140

五、液相色谱谱带拖尾 141

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装置 142

1 概况 142

2 溶剂贮存器和洗脱 143

一、溶剂贮存器 143

二、流动相脱气 143

3、泵系统 143

一、机械泵 144

二、气动泵 145

三、泵系统比较 146

4、进样装置 146

一、微量注射器 147

二、微量进样阀 148

5、其它部件 148

一、过滤器 148

二、压力监测器 148

三、脉动阻尼 148

四、梯度洗脱装置 149

五、恒温 150

六、馏分收集 151

七、记录器 151

八、液相色谱中的安全问题 152

第八章 液相色谱检测器 153

1.概况 153

2.紫外检测器 154

3.差式折光仪 156

4.电导池检测器 158

5.其他类型检测器 159

第九章 液—固色谱法 160

1.概况 160

2.固定相 160

一、填充剂类型及特点 161

二、填充剂的选择 162

三、柱的填充方法 164

3.流动相 166

第十章 薄层色谱法 170

1.概况 170

2.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170

一、分离效能 170

二、影响分离效能的因素 171

三、分离的高效能和极限值 173

3.分离效能的提高 174

一、薄层色谱装置的改进 174

二、操作技术的革新 175

4.操作条件的选择 176

一、吸附剂的选择 176

二、薄层板的制备方法 176

三、薄层板的活化及保存 177

四、涂样方法 177

五、溶剂展开 178

六、测定方法 178

第十一章 液相分配色谱法 179

1.概况 179

2.柱填充剂 179

一、载体 180

二、固定液 180

三、载体的涂渍 180

四、填充柱的特性 181

3.离子对色谱 182

一、离子对色谱机理简述 182

二、最佳条件的选择 184

第十二章 离子交换色谱法 186

1.概况 186

2.柱填充剂 186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186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187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特征 189

3.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流动相 189

一、流动相的淋洗过程 189

二、淋洗剂的选择 190

4.离子交换色谱法原理 191

一、原理简述 191

二、检测最佳条件 192

主要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