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 1
刑事鉴定制度修改完善的几个关键问题&戴玉忠 1
建设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的理性思考&霍宪丹 郭华 10
谁是司法鉴定的“守门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5周年成效评析&常林 19
司法鉴定机构改革的理念与路径&朱 兰 贾治辉 陈如超 王 勇 40
刑诉法修改中有关司法鉴定制度的12个问题研究&王公义 47
司法鉴定模式与专家证人模式的融合——中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方向&汪建成 56
论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陈心歌 85
论司法鉴定人员职业规则&杜国栋 105
论海事司法鉴定的完善——以案例研究为路径&王 沛 李伟 133
论我国法医尸体检验制度的改革&吴常青 142
看守所收押罪犯保外就医医学鉴定探索&陈继忠 148
中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展望&霍宪丹 153
司法鉴定结论使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兼论我国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卢建军 162
司法鉴定启动权的改革配置&钱发民 173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中的基本思路&郭华 178
二、司法鉴定管理 197
司法鉴定管理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统一&霍宪丹 197
论司法鉴定机构的公益性建设&鲁跃晗 常林 202
论事业单位型司法鉴定机构的定位与发展&朱 兰 212
论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框架的构建&何晓丹 吴何坚 沈敏 219
2010年度全国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情况统计分析&李禹 陈璐 227
以地方立法为突破口实现司法鉴定工作跨越式发展&田 萍 武文宽 王高雄 235
重庆市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丁 洁 240
文书鉴定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文书鉴定机构开展资质认定工作为视角&沈臻懿 245
强化鉴定质量监管 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梁震 253
鉴定诚信等级评估制度初探&任庆华 259
司法鉴定档案规范管理有效途径的应用&赵志龙 李殿奎 王佳宁 267
司法鉴定机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研究与思考&陶国中 陈平 273
当事人起诉鉴定机构16例分析&刘 鑫 278
论我国司法鉴定人资格审核管理制度的完善&王跃 283
论加强司法鉴定人队伍能力建设&邬治锋 290
司法鉴定机构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法院对外委托为视角&杨圣军 299
关于进一步规范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的几点思考&霍宪丹 307
精神病鉴定程序的启动——以精神病事件的频发现象为背景&张晋红 许琦科 310
构建海事司法鉴定机构的探索——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视角&沈臻懿 320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鉴定人制度探析&赵平 329
刑事案件涉案森林资源司法鉴定探析&郭会玲 蒋敬 336
农业环境类司法鉴定的若干问题分析&王伟 343
论我国刑事鉴定项目CNAS认可的证据法定位&张斌 352
三、证据制度 362
刑事证据的本质及相关问题&徐静村 362
证据制度建设是司法改革第一要务&张保生 370
浅论证据法与司法鉴定职业行为规则的契合&王进喜 375
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认识论反思与重构&张南宁 384
鉴定结论的证据学属性的再认识&拜荣静 406
错误鉴定结论(意见)及其认定标准与主体&邹明理 422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问题&陈瑞华 431
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彭小吉 442
论科学证据的采信——以“认知”与“评价”为视角的观察与反思&冯争争 448
科学证据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法分析&邱爱民 460
科学证据采信的基本原理&张斌 474
科学对待DNA证据的证明力&陈学权 496
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证明力的不足与补强&朱晋峰 513
论刑事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及认定&苏云 521
证据制度建设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任务&张保生 531
铸证据基石,促司法公正&卞建林 535
让科学证据走下神坛&刘建华 538
鉴定人抑或专家证人:不同诉讼模式下的自有产物——评最高人民法院“对网民31个意见建议答复情况”中有关专家证人的解释&郭 华 545
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陈瑞华 556
对我国刑事鉴定结论的反思&莫然 577
完善重新鉴定程序之我见&袁军 尹君 587
我国鉴定意见证明力评判机制的完善&吴四江 591
论构建我国司法鉴定听证制度&王云介 沈洁 596
论刑事鉴定意见质证保障制度之完善——以辩护为视角&何军兵 602
四、域外改革启示 609
论司法证明的性质&[美]罗纳德·J.艾伦 609
中美法庭科学实验室建制的比较研究&谭铁君 620
美国科学证据检验标准新变化&范兆兴 625
国外鉴定制度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关系&郭 华 627
《加强美国法庭科学之路》的反响和启示&邢学毅 635
专家证言、新科学理论与法官角色——以美国法中的Daubert标准为中心&赵西巨 652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赴台湾地区考察报告&司法鉴定技术考察团 666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代表团赴韩国参会及考察报告&司鉴所赴韩国代表团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