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域图》的“图”“文”分析——王权的视觉化呈现&于薇(复旦大学) 1
汉画像虎的主题类型与文化解读——以斗兽和虎灾为中心&李欣(北京大学) 14
山东长清孝堂山祠堂山墙画像整体考释&王煜(四川大学) 25
麦积山石窟第120窟研究&郑怡楠(中央美术学院) 41
从临潼庆山寺地宫珍宝管窥唐代佛教艺术中的文化交流&熊雯(西安美术学院) 59
中国北方地区宋辽金时期菩萨像造型分析&齐庆媛(清华大学) 70
空亭与乱离的庇所:倪瓒的山水画意&梁佩仪(香港大学) 91
《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的分身问题&吴诵芬(台湾大学) 103
从《袁伯应诗集叙》来看董其昌与袁氏父子的艺术交往&颜晓军(中国美术学院) 114
再谈傅雯的《胜果妙音图》&王静灵(柏林自由大学) 131
再思“诗意图”&陈冠男(香港中文大学) 150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功能考&吴燕武(北京大学) 165
夏鲁寺东无量宫殿法界语自在曼茶罗图像、文本探析&王瑞雷(首都师范大学) 174
清代典型五百罗汉堂图像考察——以北京碧云寺、新都宝光寺为例&范丽娜(清华大学) 190
风格分析理论与晚明版画史研究&蒋炜(中国人民大学) 212
读澳门圣保禄教堂立面图像:符号、语言及其逻辑&王廉明(海德堡大学) 222
广州的城市意象——从中国外销画看口岸文化&刘凤霞(香港中文大学) 237
收租院:雕塑逻辑及其转换的个案研究&李燕(密歇根大学) 256
西方中式锦的图像阐释与转义&玛丽娅夏拉·加斯帕里尼(海德堡大学) 267
社会化的风景:康斯太布尔的早期风景画&杨冰莹(中央美术学院) 277
李格尔风格论与沃尔夫林形式主义美术史理论之比较&梁舒涵(北京大学) 293
再议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的发展与危机&陈瑶(北京大学) 300
欧洲十九世纪风景画里非常规的视觉元素和革命性的空间特征&郭燕宁(香港大学) 309
图像学的阿尔戈之旅——走向更新的图像学&艾姝(四川大学) 321
狄德罗时代的反剧场化事业——论弗雷德的18世纪法国绘画研究&张晓剑(浙江大学) 332
黄汉明的影像艺术: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影像自主性&卡琳卡·索德伦德(埃塞克斯大学) 344
反书传统、反左书与“透明之石”的过度阐释——巫鸿先生《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献疑&杨频(北京师范大学)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