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智仁波切著;索大吉译
  • 出 版 社:拉萨:藏文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805893228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四川著名学者华智仁波切的名著,浅显易懂,其藏文版在藏区流传很广,藏汉文均有出版。本书作者索达吉,学识渊博,智慧深邃,对汉语的驾驭程度很高,因而本书翻译精准,对研究藏传佛教及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华智仁波切略传 1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 11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 35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 36

乙一、发心分二 36

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36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37

乙二、行为分二 38

丙一、所断之行为分三 38

丁一、法器之三过分三 38

戊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39

戊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39

戊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39

丁二、六垢分六 40

戊一、傲慢 40

戊二、无正信 41

戊三、不求法 41

戊四、外散 41

戊五、内收 42

戊六、疲厌 42

丁三、五不持分五 43

戊一、持文不持义 43

戊二、持义不持文 43

戊三、未领会而持 43

戊四、上下错谬而持 43

戊五、颠倒而持 44

丙二、应取之行为分三 44

丁一、依止四想 44

丁二、具足六度 46

丁三、依止其他威仪 46

甲二、所讲之法分三 47

乙一、共同外前行分六 47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 47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47

丁二、思维特法圆满分二 49

戊一、五种自圆满分五 49

己一、所依圆满 49

己二、环境圆满 50

己三、根德圆满 51

己四、意乐圆满 51

己五、信心圆满 52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 52

己一、如来出世 52

己二、佛已说法 53

己三、佛法住世 54

己四、自入圣教 54

己五、师已摄受 55

丁三、思维难得之喻 58

丁四、思维数目差别 59

丙二、寿命无常分七 62

丁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62

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63

丁三、思维殊胜正土而修无常 64

丁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65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66

丁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74

丁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74

丙三、轮回过患分二 79

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79

丁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分六 81

戊一、地狱之苦分四 81

己一、八热地狱分八 81

庚一、复活地狱 81

庚二、黑绳地狱 82

庚三、众合地狱 82

庚四、号叫地狱 82

庚五、大号叫地狱 83

庚六、烧热地狱 83

庚七、极热地狱 83

庚八、无间地狱 83

己二、近边地狱分五 84

庚一、煻煨坑地狱 84

庚二、尸粪泥地狱 84

庚三、利刃原地狱 85

庚四、剑叶林地狱 85

庚五、铁柱山地狱 85

己三、八寒地狱 86

己四、孤独地狱 87

戊二、饿鬼之苦分二 90

己一、隐住饿鬼分三 90

庚一、外障饿鬼 90

庚二、内障饿鬼 91

庚三、特障饿鬼 91

己二、空游饿鬼 94

戊三、旁生之苦分二 94

己一、海居旁生 94

己二、散居旁生 95

戊四、人类之苦分二 96

己一、三大根本苦分三 96

庚一、变苦 97

庚二、苦苦 97

庚三、行苦 97

己二、八支分苦分八 99

庚一、生苦 99

庚二、老苦 100

庚三、病苦 101

庚四、死苦 102

庚五、怨憎会苦 103

庚六、爱别离苦 103

庚七、求不得苦 105

庚八、不欲临苦 106

戊五、非天之苦 107

戊六、天人之苦 108

丙四、因果不虚分三 114

丁一、所断之不善业分三 114

戊一、身恶业分三 114

己一、杀生 114

己二、不与取分三 117

庚一、权威不与取 117

庚二、盗窃不与取 117

庚三、欺诳不与取 117

己三、邪淫 119

戊二、语恶业分四 120

己一、妄语分三 120

庚一、一般妄语 120

庚二、大妄语 120

庚三、上人法妄语 120

己二、离间语分二 121

庚一、公开离间语 121

庚二、暗中离间语 121

己三、恶语 121

己四、绮语 122

戊三、意恶业分三 123

己一、贪心 123

己二、害心 123

己三、邪见分二 123

庚一、无有因果之见 123

庚二、常断见 123

戊四、十不善业之果分四 125

己一、异熟果 125

己二、等流果分二 125

庚一、同行等流果 125

庚二、感受等流果 126

己三、增上果 128

己四、士用果 129

丁二、应行之善业 129

丁三、一切为业之自性 130

丙五、解脱利益分二 142

丁一、解脱之定义 142

丁二、解脱之分类分二 142

戊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142

戊二、三菩提之果 142

丙六、依止上师分二 144

丁一、依师之必要 144

丁二、依师之次第分三 144

戊一、观察上师 144

戊二、依止上师 148

戊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152

乙二、不共内加行分五 167

丙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分五 167

丁一、皈依之基础 167

丁二、皈依之分类 171

丁三、皈依之方法 171

丁四、皈依之学处分三 176

戊一、三种所断 176

戊二、三种所修 176

戊三、三种同分 176

丁五、皈依之功德 179

丙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分三 184

丁一、修四无量心分四 184

戊一、修舍无量心 184

戊二、修慈无量心 186

戊三、修悲无量心 188

戊四、修喜无量心 198

丁二、发殊胜菩提心分二 202

戊一、发心之分类 202

戊二、正式发心 203

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分二 205

戊一、愿菩提心学处分三 205

己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205

己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206

己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211

戊二、行菩提心学处分六 215

己一、布施分三 215

庚一、财施 215

庚二、法施 217

庚三、无畏施 218

己二、持戒分三 218

庚一、严禁恶行戒 218

庚二、摄集善法戒 219

庚三、饶益有情戒 219

己三、安忍分三 219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219

庚二、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 221

庚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222

己四、精进分三 223

庚一、擐甲精进 223

庚二、加行精进 223

庚三、不满精进 224

己五、静虑分二 225

庚一、静虑之必要 225

庚二、真实静虑分三 227

辛一、凡夫行静虑 227

辛二、义分别静虑 227

辛三、缘真如静虑 227

己六、智慧分三 227

庚一、闻慧 228

庚二、思慧 228

庚三、修慧 228

丙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分五 235

丁一、忏悔之理 235

丁二、四种对治力分四 236

戊一、所依对治力 236

戊二、厌患对治力 236

戊三、返回对治力 237

戊四、现行对治力 237

丁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237

丁四、念修百字明 243

丁五、忏悔之功德 249

丙四、积累资粮分二 253

丁一、供曼茶罗分六 253

戊一、供曼荼之必要 253

戊二、所修曼荼罗 254

戊三、供三十七堆曼荼罗 255

戊四、三身曼荼罗 260

戊五、供品洁净 264

戊六、积资之理 265

丁二、古萨里分三 268

戊一、古萨里之义 268

戊二、施身修法 269

戊三、断法之含义 275

丙五、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 278

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 278

丁二、上师瑜伽实修法分三 280

戊一、明观福田 280

戊二、七支供分七 286

己一、顶礼支 286

己二、供养支 289

己三、忏悔支 290

己四、随喜支 291

己五、请转法轮支 292

己六、祈请不入涅槃支 293

己七、回向支 293

戊三、专心祈祷 295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 302

戊一、如来密意传 303

戊二、持明表示传 303

戊三、补特伽罗耳传 308

乙三、修持正行支分捷径往生法分三 315

丙一、往生分类分五 315

丁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315

丁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315

丁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315

丁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316

丁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316

丙二、往生修法分二 318

丁一、修炼 318

丁二、运用 319

丙三、往生仪轨 321

结文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