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通史 8 明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宗韵本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303157297
  • 页数:59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明代教育发展的背景 1

第一节 政治环境与教育 1

一、高度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 1

二、统治思想的确立 8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与教育 11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1

二、田制、户籍制度与教育 14

第三节 思想学术的发展与教育 17

一、程朱理学的传播与教育 17

二、王阳明“心学”的产生与明中期的教育 18

三、西学东渐与明末教育观念的变化 19

第四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体系 23

一、教育政策 23

二、教育体系 26

第二章 明初理学家的教育思想 28

第一节 薛瑄的教育思想 28

一、“复性”的教育宗旨 29

二、“知性”的教学内容 32

三、教学法和读书法思想 35

第二节 吴与弼的教育思想 39

一、“学为圣贤”的教育目的 40

二、为学工夫之一:读书 42

三、为学工夫之二:静观 45

四、吴与弼与明代心学教育思潮 47

第三节 明初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49

一、程朱理学教育思想取得独尊的统治地位 50

二、明初理学教育思想在注重躬行实践方面体现出理论特色 53

三、明初理学教育思想也蕴含着心学的倾向 56

第三章 明中叶“心学”宗师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59

第一节 王守仁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 59

一、王守仁教育思想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60

二、王守仁教育思想体系形成的教育实践基础 65

第二节 王守仁教育思想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旨趣 76

一、“心即理”的内容实质 76

二、“知行合一”的内容与意义 79

三、“致良知”的含义与精神 83

第三节 王守仁“经学即心学”的教育观 86

一、“六经皆史”的教育观 87

二、“经学即心学”的教育观 90

三、“学经明道以致用”的教育观 96

第四节 儿童教育与社会教化思想 98

一、儿童教育思想 98

二、社会教化思想 102

第四章 阳明后学的教育思想 106

第一节 阳明后学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改造 107

第二节 王畿、王艮的“激进派”教育思想 108

一、王畿的教育思想 108

二、王艮的教育思想 113

第三节 钱德洪、张元忭等“主事派”的教育思想 118

一、钱德洪的教育思想 118

二、张元忭的教育思想 122

第四节 欧阳德、邹守益等“主敬派”的教育思想 123

一、欧阳德的教育思想 124

二、邹守益的教育思想 125

三、聂豹、罗洪先的教育思想 127

第五章 明代实学倡导者的教育思想 132

第一节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132

一、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32

二、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 138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 141

四、认识和知识 143

五、学习与修养 148

六、论教师 155

第二节 顾宪成的教育思想 157

一、“本体性善”说与教育的作用 157

二、造就人才,教育不倦 165

三、读书济世,救正学风 172

第三节 徐光启的教育思想 176

一、西士东来:徐光启与利玛窦 176

二、徐光启以“数学为宗,重经济物理”的教育主张 179

三、会通中西、注重实验的治学方式 187

第六章 明代的太学 192

第一节 太学教育的基本状况 192

一、太学的设置 192

二、太学教育的发展 195

第二节 太学的管理 226

一、太学的管理人员 226

二、太学的管理体制 236

三、太学的管理事项 238

四、太学的管理手段例析——立簿稽查 245

第三节 太学的学生 250

一、太学学生的构成 250

二、太学学生的待遇 263

三、太学学生的出路 269

第四节 太学的教学 292

一、太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 292

二、太学教学活动的组织 297

三、太学的教法 300

四、太学的考试 305

第七章 明代的地方儒学 308

第一节 儒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308

一、儒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308

二、儒学的行政隶属及其与国学的关系 317

三、儒学的办学宗旨 321

第二节 督学制 324

一、提督学校官的设立 325

二、提学官的主要职责 330

三、提学官与儒学管理 337

第三节 儒学的学生 338

一、儒学学生的来源 339

二、儒学学生的管理 347

三、儒学学生的出路——岁贡法 355

第四节 儒学的教师 368

一、儒学教师的选用 368

二、儒学教师的业绩考核 375

第五节 儒学的教学 382

一、儒学的教学内容 382

二、儒学的课程安排与考试 386

第八章 明代的小学 393

第一节 小学的设置与目的 393

一、小学的设置 394

二、小学的分布 402

三、小学的职能 405

第二节 小学的教学 411

一、小学的课程 412

二、小学的教材 419

三、小学的教法 426

第三节 小学的教师与学生 441

一、小学的教师 441

二、小学的学生 450

第四节 小学的经费 460

一、小学的经费形式 460

二、小学经费的用途 463

第九章 明代的书院 467

第一节 书院发展概述 467

一、书院发展的基本状况 467

二、书院的地理分布 480

第二节 书院的性质 483

一、从书院建立人身份看 483

二、从书院的办理意图看 486

第三节 书院的教学 490

一、书院的教学内容 490

二、书院的教学方式 495

三、书院的考试 500

第四节 书院的管理 503

一、书院的管理主体 504

二、书院的学生管理 508

三、书院的经费 518

第十章 明代的科举制度 525

第一节 科举制度概述 525

一、科举的基本状况 525

二、庶吉士的选拔 533

第二节 乡试 536

一、乡试的时间、地区分布与考官的聘用 537

二、乡试的考试方式与内容 542

三、乡试的入试资格与录取额 549

第三节 会试和殿试 554

一、会试的基本规定 554

二、殿试的基本规定 562

第四节 八股文 564

一、科举的试文格式与八股文 564

二、八股文的文体格式 569

第五节 武举制度 576

一、武举概况 576

二、武举考试的有关规定 578

结语 586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 588

参考文献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