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必背精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盛通,吴咖编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7743402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医学专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考研的医学院校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详细介绍了《生物生化》《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主的内容,以歌诀形式进行介绍,便于学生对于这些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

第1章 生理学 2

一 细胞的基本功能 2

(一)物质的跨膜转运 2

(二)内环境与稳态 2

(三)生物电现象 2

二 血液 3

(一)血量与血液组成 3

(二)血浆成分 4

(三)血浆渗透压 4

(四)血细胞种类 7

(五)血细胞功能及寿命 7

(六)血液凝固 8

(七)凝血的加速与阻止 8

(八)纤溶系统 9

ABO血型表解 10

(十)造血功能 10

三 血液循环 10

(一)影响血压的因素 10

(二)微循环 11

四 呼吸 13

(一)呼吸过程 13

(二)呼吸运动 14

(三)气体交换 14

五 消化 14

(一)消化与吸收 14

(二)胃的分泌 15

六 体温与基础代谢 15

(一)产热 15

(二)散热 15

(三)基础代谢率 16

七 泌尿 16

八 感觉 17

(一)眼 17

(二)耳 21

九 神经系统 23

(一)神经递质 23

(二)自主神经的受体 24

(三)自主神经的效应 26

十 内分泌 27

(一)脑垂体 27

(二)甲状腺激素 27

(三)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 27

(四)胰岛 28

(五)肾上腺 29

(六)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 30

十一 生殖系统 31

(一)男性生殖 31

(二)女性生殖 31

第2章 生物化学 35

一 蛋白质化学 35

(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及其结构 35

(二)氨基酸种类 35

(三)蛋白质分子结构 36

(四)蛋白质理化性质 36

二 核酸的化学 37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37

(二)DNA的分子结构 38

(三)RNA的分子结构 38

(四)核酸的分布及功能 39

三 酶 40

四 糖的代谢 40

(一)糖的消化、吸收与合成 40

(二)糖的无氧酵解 40

(三)糖的有氧氧化 41

(四)血糖来源 42

(五)血糖去路 42

(六)血糖浓度的调节 43

五 脂类代谢 43

(一)血浆脂蛋白 43

(二)血脂的动态 44

(三)脂肪代谢的特点 44

六 生物氧化 45

(一)生物氧化的要点 45

(二)呼吸链组成与作用 46

七 蛋白质代谢 46

(一)蛋白质代谢要点 46

(二)氨的代谢 46

八 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48

(一)复制DNA 48

(二)转录RNA 49

(三)翻译蛋白质 49

九 水与无机盐代谢 51

(一)水的出入与水的功能 51

(二)无机盐的功能 52

(三)影响水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52

(四)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52

(五)水钠代谢紊乱 52

(六)钾代谢紊乱 53

十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54

(一)维生素 54

(二)微量元素 55

十一 酸碱平衡 56

(一)酸碱平衡调节 56

(二)酸碱平衡紊乱 56

(三)两项生化指标的意义 57

十二 肝脏生化机能 57

(一)肝脏在代谢中的作用 58

(二)酸胆色素代谢 59

第3章 病理学 63

一 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与损伤 63

(一)肥大 63

(二)增生 63

(三)萎缩 63

(四)化生 63

(五)变性 64

(六)坏死 64

(七)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65

二 损伤的修复 65

(一)组织再生 65

(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 66

(三)创伤愈合类型 67

(四)代偿 67

三 血液循环障碍 68

(一)局部贫血(缺血) 68

(二)动脉性充血 68

(三)静脉充血(淤血) 68

(四)血栓 68

(五)栓塞 69

(六)梗死 70

(七)出血 70

四 免疫性疾病 71

(一)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71

(二)常见自身免疫病 71

五 炎症 71

(一)炎症的基本病变 71

(二)炎症的临床表现 72

(三)炎症的经过 73

(四)炎症的类型 73

(五)主要炎症介质及其作用 75

六 肿瘤 75

(一)概念及命名 75

(二)特殊叫法的肿瘤 75

(三)良性肿瘤的特点 76

(四)恶性肿瘤的特点 77

(五)肿瘤的分级 77

(六)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78

七 心血管疾病 78

(一)高血压病 78

(二)动脉粥样硬化症 78

(三)风湿病 79

(四)心力衰竭 79

八 呼吸系统疾病 80

(一)大叶性肺炎 80

(二)小叶性肺炎 82

(三)间质性肺炎 82

(四)支气管哮喘 82

(五)支气管扩张 83

(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83

九 消化系统疾病 83

(一)胃炎 83

(二)消化性溃疡 84

(三)病毒性肝炎 84

(四)门脉性肝硬化 86

(五)门脉高压症 87

十 泌尿系统疾病 87

(一)肾小球肾炎 87

(二)肾盂肾炎 88

十一 传染病 88

(一)结核病 88

(二)伤寒 90

(三)细菌性痢疾 90

(四)阿米巴病 90

(五)流脑 90

(六)乙脑 91

第4章 药理学 93

一 药理学总论 93

(一)药物不良反应 93

(二)受体与药物作用 94

(三)药物吸收 94

(四)药物分布 95

(五)药物代谢与排泄 95

(六)半衰期有关问题 96

(七)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96

二 传出神经系统药 97

(一)M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效应 97

(二)拟胆碱药 98

(三)抗胆碱药 99

(四)拟肾上腺素药 100

(五)抗肾上腺素药 101

传出神经药种类表解 101

三 局部麻醉药 102

四 镇静催眠药 103

五 抗癫痫药 104

六 抗精神失常药 104

七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106

(一)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药 106

(二)治疗老年痴呆药 106

八 镇痛药 107

(一)吗啡 107

(二)哌替啶 108

(三)其他类 108

九 解热镇痛药 108

(一)阿司匹林 108

(二)对乙酰氨基酚 109

(三)其他类 109

十 中枢兴奋药 109

十一 抗高血压药 110

(一)一线降压药 110

(二)其他降压药 110

十二 强心苷 112

十三 抗心绞痛药 113

十四 抗心律失常药 113

十五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14

十六 利尿药与脱水药 115

(一)利尿药 115

(二)脱水药 116

十七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117

(一)组胺及其拟似药 117

(二)H1(组胺1)受体阻断药 117

(三)H2(组胺2)受体阻断药 118

(四)白三烯拮抗药 118

(五)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 118

十八 呼吸系统用药 120

(一)镇咳药 120

(二)祛痰药 120

(三)平喘药 120

十九 消化系统用药 121

(一)助消化药 121

(二)抗消化溃疡药 121

(三)止吐药 122

(四)泻药 122

(五)止泻药 122

(六)肝病用药 122

(七)利胆药 123

二十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药 123

(一)止血药 123

(二)抗凝血药 123

(三)补血药 124

(四)血容量扩充药 124

二十一 激素类药 125

(一)糖皮质激素药 125

(二)抗甲状腺药 127

(三)抗高血糖药 127

(四)性激素类药 129

二十二 抗微生物药 130

(一)抗菌类 130

(二)磺胺类 136

(三)氟喹诺酮类 137

(四)硝基咪唑类 137

(五)呋喃类 137

(六)抗菌药物要点归纳 138

(七)抗结核药 146

(八)抗真菌药 146

(九)抗病毒药 147

二十三 抗寄生虫药 147

(一)抗疟原虫药 148

(二)抗腔道原虫药 149

(三)抗蠕虫药 149

二十四 消毒防腐药 149

二十五 抗肿瘤药 151

(一)常用种类与作用 151

(二)不良反应 152

二十六 子宫兴奋药与抗早孕药 152

二十七 调节免疫功能药 153

(一)免疫抑制剂 153

(二)免疫增强剂 153

二十八特异性解毒药 154

第5章 诊断学 156

一 常见症状 156

(一)发热 156

(二)水肿 157

(三)咳嗽、咳痰与咯血 158

(四)胸痛 159

(五)呼吸困难 160

(六)黄疸鉴别 162

(七)意识障碍 162

(八)便血 163

(九)面容与表情 163

(十)强迫体位 164

(十一)步态障碍及其意义 165

二 皮肤检查 167

(一)皮肤颜色异常及其疾病 167

(二)常见皮疹及其疾病 168

(三)皮下出血及其疾病 169

三 头颈部检查 169

(一)异常颅形与疾病 169

(二)眼睑异常及其疾病 170

(三)舌的改变与疾病 171

四 胸部检查 172

(一)胸廓异常常见病 172

(二)肺部体检 172

(三)心脏体检 174

(四)血管检查 176

五 腹部体检 179

(一)望、触、叩、听 179

(二)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判断 180

六 脊柱及四肢检查 181

(一)脊柱弯曲度 181

(二)脊柱活动度 183

(三)四肢形态异常 184

(四)四肢运动障碍 187

七 神经系统检查 191

(一)脑神经检查 191

(二)运动功能检查 198

(三)感觉功能检查 200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200

(五)神经反射检查 202

八 实验室检查 207

(一)血常规检查 207

(二)网织红细胞计数 211

(三)红细胞比积 211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12

(五)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212

(六)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12

(七)出血时间测定 213

(八)凝血时间测定 213

(九)尿液检查 213

(十)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14

(十一)肝功能检查 215

(十二)血清学检查的种类及意义 219

(十三)乙肝两对半检测分析 220

(十四)需迅速送检的微生物及原因 221

九 心电图检查 221

(一)心电图机各色导线连接的记忆 221

(二)心电图测量 222

(三)正常心电图 222

(四)异常心电图 225

十 超声波检查 238

(一)超声波诊断种类与人体组织声学分类 238

(二)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239

(三)肝脏超声检查 240

(四)胆道系统超声检查 241

(五)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系统超声检查 242

(六)妇科超声检查 243

(七)产科超声检查 245

十一 X线检查 249

(一)呼吸系统病变判断 249

(二)骨与关节病变判断 251

十二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253

(一)图像与种类 253

(二)颅脑CT检查 254

(三)其他部位的CT检查 256

十三 核医学诊断技术 256

(一)甲状腺吸碘率测定 256

(二)甲状腺静态显像 258

(三)放射免疫测定T3、T4 259

十四 脑电图检查 260

第6章 内科学 263

一 呼吸系统疾病 263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63

(二)急性支气管炎 263

(三)慢性支气管炎 263

(四)支气管哮喘 264

(五)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264

(六)肺炎 266

(七)肺结核 268

(八)支气管扩张 272

(九)肺气肿 273

(十)肺脓肿 273

(十一)自发气胸 274

(十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74

(十三)肺梗死 275

(十四)肺癌 275

二 循环系统疾病 276

(一)心衰 276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79

(三)先天性心脏病 279

(四)病毒性心肌炎 281

(五)休克 282

(六)风湿热 283

(七)风湿性心脏病 283

(八)高血压病 285

(九)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87

(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91

(十一)心包炎 292

(十二)心律失常 292

三 消化系统疾病 300

(一)胃食管反流病 300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 300

(三)消化性溃疡 301

(四)溃疡性结肠炎 303

(五)肠结核 303

(六)结核性腹膜炎 303

(七)肝硬化 304

(八)肝性脑病 305

(九)急性胰腺炎 306

四 泌尿系统疾病 307

(一)急性膀胱炎与尿道炎 307

(二)肾盂肾炎 307

(三)肾小球肾炎 308

(四)IgA肾病 308

(五)肾病综合征 308

(六)急性肾功能衰竭 309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 309

五 造血系统疾病 311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311

(二)缺铁性贫血 311

(三)溶血性贫血 312

(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13

(五)过敏性紫癜 314

(六)粒细胞减少症 314

(七)急性白血病 314

(八)慢性白血病 315

(九)多发性骨髓瘤 316

六 内分泌系统 317

(一)垂体性侏儒症 317

(二)席汉氏综合征(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317

(三)尿崩症 318

(四)单纯甲状腺肿 318

(五)甲状腺机能低下 319

(六)甲状腺机能亢进 320

(七)糖尿病 323

(八)阿狄森氏病(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323

(九)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324

七 结缔组织疾病和风湿病 325

(一)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常见种类 32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326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328

八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329

(一)有机磷中毒诊治 329

(二)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329

(三)中暑 330

第7章 外科学 333

一 水电解质紊乱 333

(一)高渗性脱水 333

(二)低渗性脱水 333

(三)等渗性脱水 333

(四)低钾血症 335

(五)高血钾症 335

二 酸碱平衡失调 336

(一)代谢性酸中毒 336

(二)代谢性碱中毒 336

(三)呼吸性酸中毒 337

(四)呼吸性碱中毒 337

三 感染 337

(一)疖 337

(二)痈 337

(三)急性蜂窝织炎 338

(四)脓肿 338

(五)丹毒 339

(六)急性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 339

(七)全身化脓性感染 340

(八)破伤风 340

(九)放线菌病 341

(十)气性坏疽 341

(十一)脓毒症 342

四 烧伤 343

(一)烧伤面积估计 343

(二)烧伤深度估计 343

(三)烧伤严重程度估计 344

(四)助于吸入性烧伤诊断的情况 345

(五)治疗与护理要点 345

五 麻醉与疼痛 346

(一)局部麻醉 346

(二)全身麻醉药 347

(三)麻醉深度判断 347

(四)全身麻醉并发症 347

(五)癌症疼痛止痛三级阶梯原则 348

(六)术后的体位 348

六 外科休克 349

(一)休克概念与类型 349

(二)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 349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350

(四)DIC检测 351

(五)休克治疗原则 351

(六)补充血容量的监测与处理 352

七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353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53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353

八 颅脑损伤 354

(一)头皮血肿 354

(二)颅骨骨折 355

(三)脑震荡 356

(四)脑挫裂伤 355

(五)颅内血肿 357

(六)颅脑损伤程度的判断与处理原则 358

九 颈部疾病 362

(一)甲状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362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363

(三)甲状腺乳头状癌 365

十 胸部疾病 365

(一)肋骨骨折 365

(二)损伤性气胸 367

(三)损伤性血胸 367

(四)急性乳腺炎 367

(五)乳房囊性增生病 368

(六)乳房纤维腺瘤 368

(七)乳腺癌 368

(八)食管癌 370

十一 腹部疾病 371

(一)腹外疝 371

(二)急性腹膜炎 374

(三)腹腔脓肿 375

(四)腹部损伤 375

(五)胃十二指肠疾病 376

(六)胰腺疾病 379

(七)门静脉高压症 380

(八)肝脏疾病 381

(九)肠梗阻 382

(十)肠套叠 384

(十一)阑尾炎 384

(十二)先天性巨结肠 385

(十三)胆囊炎与胆石症 386

(十四)直肠肛门疾病 387

(十五)腹腔脓肿 390

十二 血管外科疾病 391

(一)下肢静脉曲张 391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95

(三)动脉栓塞 395

十三 泌尿系统疾病 396

(一)泌尿系统损伤 396

(二)包皮嵌顿 396

(三)尿石症 397

(四)鞘膜积液 398

(五)前列腺肥大 398

(六)急性尿潴留 399

十四 骨科疾病 399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399

(二)慢性骨髓炎 400

(三)骨与关节结核 400

(四)颞颌关节脱位 403

(五)颈椎病 403

(六)锁骨骨折 406

(七)肩关节周围炎 407

(八)肩关节脱位 407

(九)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408

(十)桡骨小头半脱位 408

(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409

(十二)急性腰肌扭伤 409

(十三)慢性腰肌劳损 409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410

(十五)髋关节脱位 410

(十六)股骨颈骨折 411

(十七)骨盆骨折 411

(十八)半月板损伤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