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证具体方法的规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知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5549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自1971年第五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首次将法律论证作为重要议题以来,法律论证研究得益于各种理论资源的浸润已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理论脉络,不断展现出多样的论题、方法、理念或原则。随着研究逐步深入,对法律论证多种进路的方法和法律论证中的具体方法予以展开探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书在一般原理层面讨论了法律论证作为裁判理由展示的应用方法,并通过对法律论证方法的构成分析,逐步展开研究了协调性论证、后果主义论证、裁判理由形成中的检验方法、法律论证的评价方法等法律论证中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方法与论证形式。在对法律论证具体方法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讨论了法律论证中的积极理由与消极理由问题。

导论 1

一 引言 1

二 司法裁决证立与法律论证 4

三 国内外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6

四 选题意义与内容结构 9

第一章 法律论证理论的知识基础 12

第一节 法律论证的基本问题 12

一 论证与法律论证 13

二 法律论证“方法”研究的题域 16

三 研究法律论证“方法”的进路 17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三个向度 22

一 法律论证的实质向度 22

二 法律论证的形式向度 29

三 法律论证的程序向度 36

第二章 法律论证与裁判理由展示方法 43

第一节 从司法威权主义到裁判理由展示 43

一 现代法治语境下司法裁判的性质 43

二 司法裁判风格的转向和裁判理由展示 45

三 裁判理由展示的目标性准则 48

四 建立正式的裁判理由展示司法制度 53

第二节 司法裁决证立的基本方法 56

一 司法裁决形成的模式与司法裁决证立的基本进路 57

二 对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相适应的证立 60

三 司法裁决结论的最终证成 65

四 一个断想:法律判决的形成模式新探 67

第三节 疑难案件司法中的裁判理由展示 79

一 简单案件与疑难案件:裁判理由展示上的界分 79

二 “分类问题”疑难案件的裁判理由展示方法 81

三 “解释问题”疑难案件的裁判理由展示方法 87

四 “相关性问题”疑难案件的裁判理由展示方法 93

第三章 法律论证中的协调性论证 99

第一节 协调性和协调性论证 102

一 协调性的含义 102

二 整体性(Integrity)与协调性 105

三 协调性论证 106

第二节 协调性论证的展开 109

一 规则论证 112

二 原则论证 116

三 先例论证 124

四 政策论证 130

第三节 分析与评价:协调性论证的优势与缺陷 131

一 语用—辩证主义的视角 132

二 论证规则 133

三 论证形式 134

四 优势与缺陷 137

第四章 法律论证中的后果主义论证 144

第一节 后果主义论证的基本问题 146

一 论证中的后果论 146

二 后果主义论证在法律论证中的应用 147

第二节 后果主义论证在司法裁决证成中的地位 152

一 演绎性证明的合理性及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 152

二 二次证明中的后果主义论证 157

第三节 基于可欲后果的论证 162

一 司法裁决的可欲后果 162

二 可欲后果的评判标准 167

三 基于当代中国一个案例的分析 172

第四节 后果主义论证的意义和缺陷分析 174

第五章 法律论证与裁判理由形成中的检验方法 179

第一节 可普遍化性检验方法 181

一 可普遍化性的内涵 181

二 可普遍化性检验的展开 183

第二节 一致性检验方法 185

一 法律的一致性问题 185

二 法律论证中的一致性检验 186

第三节 协调性检验方法 188

一 协调性与协调性检验 188

二 协调性检验的实现 189

第六章 法律论证的评价方法研究 199

第一节 法律论证及其层次、结构 205

一 法律论证及其特点 205

二 法律论证的基本层次 207

三 论证结构 210

第二节 经典逻辑评价方法及其局限 212

一 经典逻辑评价方法概述 212

二 经典逻辑评价方法的缺陷 214

第三节 批评性论辩及其与法律论辩的亲和性 219

一 批评性论辩概说 219

二 批评性论辩与法律论辩 224

第四节 语用一辩证视角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方法 228

一 分析、重建法律论证 228

二 评价的一般方法 231

三 谬误及其在法律论证评价中的意义 244

第七章 法律论证中的积极理由与消极理由(代结语) 254

一 法律论证中的积极理由 255

二 法律论证中的消极理由 260

三 结论:建构一种全面的司法裁决理由评判体系 267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