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 JGJ 3-2010》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炳寅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2145867
  • 页数:477 页
图书介绍:为便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能准确地解决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规范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本书就结构设计人员感兴趣的相关问题以一个结构设计者的眼光,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相应条款予以剖析,将规范的复杂内容及枯燥的规范条文变为直观明了的相关图表,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可能带来的相关结果,提出在现阶段执行规范的变通办法,其目的拟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

概述 1

1 总则 3

第1.0.1条(编制原则) 3

第1.0.2条(使用范围) 3

第1.0.3条(补充分析与论证要求) 5

第1.0.4条(概念设计) 6

第1.0.5条(与其他规范的关系) 8

2 术语和符号 10

第2.1.1条(高层建筑) 10

第2.1.2条(房屋高度) 10

第2.1.3条(框架结构) 11

第2.1.4条(剪力墙结构) 11

第2.1.5条(框架—剪力墙结构) 11

第2.1.6条(板柱—剪力墙结构) 11

第2.1.7条(筒体结构) 12

第2.1.8条(框架—核心筒结构) 12

第2.1.9条(筒中筒结构) 13

第2.1.10条(混合结构) 13

第2.1.11条(转换结构构件) 14

第2.1.12条(转换层) 14

第2.1.13条(加强层) 14

第2.1.14条(连体结构) 15

第2.1.15条(多塔楼结构) 15

第2.1.16条~第2.1.18条(性能设计、性能目标、性能水准) 16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17

3.1 一般规定 17

第3.1.1条(设防烈度) 17

第3.1.2条(设防分类) 17

第3.1.3条(可采用的结构体系) 19

第3.1.4条(对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 20

第3.1.5条(对结构体系的其他要求) 25

第3.1.6条(非荷载效应的控制) 28

第3.1.7条(建筑材料) 29

3.2 材料 29

第3.2.1条(对材料的总体要求) 29

第3.2.2条(混凝土) 30

第3.2.3条~第3.2.5条(钢筋混合结构中的钢材、混合结构中的其他材料) 31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2

第3.3.1条(适用高度) 32

第3.3.2条(高宽比) 37

3.4 结构平面布置 38

第3.4.1条(对平面规则性的总体要求) 39

第3.4.2条(风荷载影响) 39

第3.4.3条(平面形状) 39

第3.4.4条(B级高度的平面规则性要求) 41

第3.4.5条(扭转位移比、周期比要求) 41

第3.4.6条(平面狭长、凹凸、有效楼板、楼板开洞) 45

第3.4.7条(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 46

第3.4.8条(楼板开洞后的处理) 47

第3.4.9条(复杂平面的分缝问题) 48

第3.4.10条、第3.4.11条(防震缝宽度、多缝合一) 54

第3.4.12条、第3.4.13条(伸缩缝间距、结构超长的措施) 55

3.5 结构竖向布置 59

第3.5.1条(竖向布置的总体要求) 60

第3.5.2条(侧向刚度比) 61

第3.5.3条(层受剪承载力) 66

第3.5.4条(竖向抗侧力构件布置) 68

第3.5.5条(竖向收进和外挑) 68

第3.5.6条(楼层质量控制) 69

第3.5.7条(避免同时出现软弱层和薄弱层) 70

第3.5.8条(软弱层和薄弱层的剪力放大) 70

第3.5.9条(顶层空旷结构的补充设计要求) 71

3.6 楼盖结构 71

第3.6.1条(现浇楼盖) 71

第3.6.2条(装配整体式楼盖) 72

第3.6.3条(特殊部位楼盖) 73

第3.6.4条(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75

第3.6.5条(预应力楼盖问题) 75

3.7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75

第3.7.1条(总体要求) 75

第3.7.2条(计算方法) 76

第3.7.3条(楼层弹性位移角限值) 76

第3.7.4条(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78

第3.7.5条(薄弱层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79

第3.7.6条(结构楼层弹性位移角限值) 80

第3.7.7条(楼盖结构的舒适度) 84

3.8 构件承载力设计 86

第3.8.1条(承载力验算) 86

第3.8.2条(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87

3.9 抗震等级 88

第3.9.1条(总体要求) 88

第3.9.2条(场地类别的影响) 90

第3.9.3条(A级高度结构的抗震等级) 90

第3.9.4条(B级高度结构的抗震等级) 93

第3.9.5条(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95

第3.9.6条(裙房的抗震等级) 95

第3.9.7条(特殊情况的抗震等级) 101

3.10 特一级构件设计规定 102

第3.10.1条(总体要求) 102

第3.10.2条(特一级框架柱) 102

第3.10.3条(特一级框架梁) 104

第3.10.4条(特一级框支柱) 104

第3.10.5条(特一级剪力墙、筒体、连梁) 106

3.11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107

第3.11.1条(总体要求、性能目标) 107

第3.11.2条(性能水准) 110

第3.11.3条(性能设计) 110

第3.11.4条(弹塑性分析规定) 115

3.12 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 117

第3.12.1条(总体要求) 117

第3.12.2条(概念设计要求) 118

第3.12.3条(拆除构件法) 119

第3.12.4条(效应组合) 120

第3.12.5条(材料强度取值) 120

第3.12.6条(不可拆除构件的计算) 121

4 荷载和地震作用 122

4.1 竖向荷载 122

第4.1.1条(总体要求) 122

第4.1.2条(施工荷载) 122

第4.1.3条(旋转餐厅荷载) 123

第4.1.4条(擦窗机荷载) 123

第4.1.5条(直升机荷载) 124

4.2 风荷载 125

第4.2.1条(总体要求) 126

第4.2.2条(基本风压) 126

第4.2.3条(体型系数) 127

第4.2.4条(群体效应) 129

第4.2.5条(风振效应) 130

第4.2.6条(顺风向及横风向侧移限值) 130

第4.2.7条(风洞试验) 131

第4.2.8条(局部上浮风荷载) 131

第4.2.9条(幕墙风荷载) 131

4.3 地震作用 132

第4.3.1条(总体要求) 132

第4.3.2条(地震作用计算) 133

第4.3.3条(偶然偏心取值) 135

第4.3.4条(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137

第4.3.5条(时程分析) 139

第4.3.6条(重力荷载代表值) 142

第4.3.7条(地震影响系数) 144

第4.3.8条(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144

第4.3.9条(SRSS法) 146

第4.3.10条(CQC法、单向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 147

第4.3.11条(底部剪力法) 149

第4.3.12条(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150

第4.3.13条(竖向地震作用) 154

第4.3.14条(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 155

第4.3.15条(复杂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 155

第4.3.16条、第4.3.17条(自振周期的折减、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取值) 156

5 结构计算分析 158

5.1 一般规定 158

第5.1.1条、第5.1.2条、第5.1.3条(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的总体要求、复杂结构和混合结构计算的总体要求、计算方法) 158

第5.1.4条(计算模型) 158

第5.1.5条(楼板的计算假定) 161

第5.1.6条(计算应考虑的变形) 162

第5.1.7条(效应计算的总体要求) 163

第5.1.8条(楼面活荷载不利组合) 163

第5.1.9条(考虑施工的影响) 164

第5.1.10条(风作用效应) 166

第5.1.11条(型钢混凝土计算方法) 166

第5.1.12条(复杂结构、B级高度的多模型分析) 167

第5.1.13条(复杂结构、B级高度、混合结构的补充计算规定) 168

第5.1.14条(多塔楼结构的计算要求) 168

第5.1.15条(复杂受力构件的应力校核) 170

第5.1.16条(软件计算结果的再判断) 171

5.2 计算参数 171

第5.2.1条(连梁刚度折减) 171

第5.2.2条(梁刚度放大) 172

第5.2.3条(塑性内力重分布) 173

第5.2.4条(梁的受扭计算) 174

5.3 计算简图处理 175

第5.3.1条(一般原则) 175

第5.3.2条(构件偏心) 176

第5.3.3条(密肋楼盖、无梁楼盖的等效计算) 176

第5.3.4条(刚域的确定) 178

第5.3.5条(复杂受力构件的补充分析) 178

第5.3.6条(剪力墙的计算模型) 179

第5.3.7条(嵌固部位的刚度比) 179

5.4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185

第5.4.1条(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刚重比限值——上限要求) 186

第5.4.2条(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一般规定) 187

第5.4.3条(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 187

第5.4.4条(结构稳定的刚重比限值——下限要求) 189

5.5 结构弹塑性分析及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190

第5.5.1条(弹塑性分析的总体要求) 190

第5.5.2条(弹塑性计算方法的确定) 191

第5.5.3条(弹塑性计算的简化方法) 192

5.6 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 193

第5.6.1条(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 193

第5.6.2条(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的分项系数) 194

第5.6.3条(地震设计状况) 194

第5.6.4条(地震设计状况的分项系数) 195

第5.6.5条(非抗震设计) 196

6 框架结构设计 197

6.1 一般规定 197

第6.1.1条(双向抗侧力体系) 197

第6.1.2条(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198

第6.1.3条(填充墙布置) 198

第6.1.4条(楼梯间布置) 199

第6.1.5条(填充墙墙体) 200

第6.1.6条(结构体系不得混用) 202

第6.1.7条(梁柱中心宜重合) 202

第6.1.8条(次梁设计) 203

6.2 截面设计 203

第6.2.1条(强柱弱梁) 207

第6.2.2条(强柱根) 212

第6.2.3条(柱端剪力) 213

第6.2.4条(角柱) 214

第6.2.5条(框架梁端剪力) 215

第6.2.6条(框架梁、柱截面剪压比) 216

第6.2.7条(节点核心区) 218

第6.2.8条(矩形偏压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219

第6.2.9条(矩形受拉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219

第6.2.10条(其他规范) 220

6.3 框架梁构造要求 220

第6.3.1条(梁截面高度) 221

第6.3.2条(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箍筋配置) 222

第6.3.3条(最大配筋率、通长钢筋、钢筋直径) 224

第6.3.4条(非抗震箍筋配置) 225

第6.3.5条(抗震箍筋构造) 227

第6.3.6条(纵筋不得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228

第6.3.7条(梁开洞) 228

6.4 框架柱构造要求 230

第6.4.1条(柱截面尺寸) 230

第6.4.2条(柱轴压比限值) 231

第6.4.3条(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 233

第6.4.4条(柱纵向钢筋配置) 235

第6.4.5条(纵筋不得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235

第6.4.6条(柱箍筋加密区) 236

第6.4.7条(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 236

第6.4.8条(抗震设计时柱箍筋设置) 239

第6.4.9条(非抗震设计时柱箍筋设置) 239

第6.4.10条(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设置) 240

第6.4.11条(考虑施工要求的柱箍筋配筋形式) 241

6.5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 241

第6.5.1条(连接接头) 241

第6.5.2条(非抗震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242

第6.5.3条(抗震时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 244

第6.5.4条(非抗震时框架钢筋的锚固和搭接) 245

第6.5.5条(抗震时框架钢筋的锚固和搭接) 247

7 剪力墙结构设计 249

7.1 一般规定 249

第7.1.1条(剪力墙布置的一般规定) 249

第7.1.2条(墙长及高宽比) 250

第7.1.3条(连梁的跨高比) 252

第7.1.4条(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 253

第7.1.5条(楼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墙或核心筒连梁上) 254

第7.1.6条(梁与墙平面外刚接) 255

第7.1.7条(小墙肢设计) 257

第7.1.8条(短肢剪力墙) 257

第7.1.9条(墙的其他计算要求) 260

7.2 截面设计及构造 260

第7.2.1条(剪力墙的厚度) 261

第7.2.2条(短肢剪力墙设计) 264

第7.2.3条(剪力墙的分布筋) 265

第7.2.4条(双肢剪力墙设计) 265

第7.2.5条(一级剪力墙的塑性铰设计) 266

第7.2.6条(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剪力设计) 266

第7.2.7条(剪力墙截面剪压比) 267

第7.2.8条(剪力墙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268

第7.2.9条(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正截面设计) 271

第7.2.10条(偏心受压剪力墙斜截面设计) 272

第7.2.11条(偏心受拉剪力墙斜截面设计) 272

第7.2.12条(一级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抗滑移设计) 273

第7.2.13条(墙肢轴压比) 274

第7.2.14条(边缘构件) 274

第7.2.15条(约束边缘构件) 276

第7.2.16条(构造边缘构件) 281

第7.2.17条(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282

第7.2.18条(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直径及间距) 282

第7.2.19条(顶层、楼电梯间剪力墙等) 282

第7.2.20条(剪力墙的钢筋锚固和连接) 284

第7.2.21条(连梁剪力设计值) 285

第7.2.22条(连梁的剪压比) 285

第7.2.23条(连梁受剪承载力) 286

第7.2.24条(连梁纵筋的最小配筋率) 287

第7.2.25条(连梁纵筋的最大配筋率) 288

第7.2.26条(连梁的处理) 288

第7.2.27条(连梁的配筋构造) 293

第7.2.28条(连梁及墙开洞的处理) 294

8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296

8.1 一般规定 296

第8.1.1条(一般规定) 296

第8.1.2条(框架—剪力墙的形式) 296

第8.1.3条(依据倾覆力矩比确定设计方法) 297

第8.1.4条(框架的剪力调整) 304

第8.1.5条(双向抗侧力体系要求) 307

第8.1.6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求) 307

第8.1.7条(剪力墙布置) 307

第8.1.8条(长矩形平面的剪力墙布置) 309

第8.1.9条(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310

第8.1.10条(板柱—剪力墙的抗风设计) 311

8.2 截面设计及构造 312

第8.2.1条(剪力墙的分布筋) 312

第8.2.2条(带边框剪力墙的构造) 312

第8.2.3条(板柱—剪力墙设计) 314

第8.2.4条(板柱—剪力墙中板的构造) 315

9 筒体结构设计 318

9.1 一般规定 318

第9.1.1条(适用范围) 318

第9.1.2条(不超过60m时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319

第9.1.3条(柱不贯通时设置转换构件) 320

第9.1.4条(楼板外角加强) 320

第9.1.5条(内筒与外框间距) 321

第9.1.6条(核心筒形状) 321

第9.1.7条(核心筒设计) 322

第9.1.8条(核心筒墙开洞、小墙肢设计) 323

第9.1.9条(柱的轴压比) 323

第9.1.10条(楼盖梁不宜搁置在内筒连梁上) 324

第9.1.11条(框架剪力的调整) 325

9.2 框架-核心筒结构 326

第9.2.1条(核心筒布置) 327

第9.2.2条(核心筒墙体设计) 327

第9.2.3条(周边柱间应设置框架梁) 328

第9.2.4条(核心筒连梁设计) 328

第9.2.5条(内筒偏置的框架—筒体结构) 328

第9.2.6条(框架—双筒结构) 329

第9.2.7条(框架—双筒结构的楼板) 329

9.3 筒中筒结构 329

第9.3.1条、第9.3.2条(平面外形、长宽比不宜大于2) 329

第9.3.3条(内筒布置) 330

第9.3.4条(三角形平面) 330

第9.3.5条(外框筒设计) 331

第9.3.6条(连梁的剪压比) 331

第9.3.7条(外框筒梁和连梁的构造配筋) 332

第9.3.8条(对角斜向钢筋和交叉暗撑) 332

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336

10.1 一般规定 336

第10.1.1条(适用范围) 336

第10.1.2条(9度抗震设计) 337

第10.1.3条(7、8度抗震设计) 337

第10.1.4条(7、8度时不宜同时采用超过两种复杂结构) 337

第10.1.5条(计算分析要求) 338

10.2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338

第10.2.1条(转换层结构的定义) 338

第10.2.2条(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340

第10.2.3条(侧向刚度比要求) 340

第10.2.4条(转换结构构件设计) 341

第10.2.5条(框支转换层位置) 342

第10.2.6条(抗震等级) 343

第10.2.7条(转换梁设计的基本要求) 345

第10.2.8条(转换梁设计的其他要求) 345

第10.2.9条(转换层上部竖向构件布置) 347

第10.2.10条(转换柱设计的基本要求) 348

第10.2.11条(转换柱设计的其他要求) 350

第10.2.12条(转换梁、柱节点核心区) 351

第10.2.13条(箱形转换构件) 351

第10.2.14条(厚板转换) 351

第10.2.15条(空腹桁架转换) 352

第10.2.16条(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352

第10.2.17条(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柱剪力调整) 353

第10.2.18条(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的调整) 355

第10.2.19条(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配筋) 357

第10.2.20条(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边缘构件) 357

第10.2.21条(落地剪力墙基础设计) 358

第10.2.22条(框支梁上部墙体的构造) 358

第10.2.23条(框支转换层楼板) 359

第10.2.24条(框支转换层楼板的设计要求) 360

第10.2.25条(框支转换层楼板的简化计算) 361

第10.2.26条(托柱转换层外围筒体与核心筒间距) 362

第10.2.27条(托柱转换层设计要求) 363

10.3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 363

第10.3.1条(加强层的应用) 363

第10.3.2条(加强层的设置) 364

第10.3.3条(加强层的设计) 365

10.4 错层结构 365

第10.4.1条(一般原则) 366

第10.4.2条(错层两侧结构布置及结构体系) 366

第10.4.3条(错层结构的计算模型) 366

第10.4.4条(错层处框架柱设计) 367

第10.4.5条(错层处框架柱的中震设计) 367

第10.4.6条(错层处剪力墙构造) 367

10.5 连体结构 368

第10.5.1条(一般原则) 368

第10.5.2条(7、8度时连接体应考虑竖向地震) 369

第10.5.3条(6、7度时高位连接体宜考虑竖向地震) 369

第10.5.4条(连接体与主体结构宜采用刚接) 369

第10.5.5条(刚性连接的连接体结构) 370

第10.5.6条(连接体及与连接体相连的结构构件) 371

第10.5.7条(连接体结构的计算) 371

10.6 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 372

第10.6.1条(一般原则) 372

第10.6.2条(突变部位楼板加强措施) 372

第10.6.3条(多塔楼结构) 373

第10.6.4条(悬挑结构) 374

第10.6.5条(体型收进结构) 375

11 混合结构设计 377

11.1 一般规定 377

第11.1.1条(适用范围) 377

第11.1.2条(房屋最大适用高度) 378

第11.1.3条(最大高宽比) 379

第11.1.4条(抗震等级) 379

第11.1.5条(层间位移角限值) 380

第11.1.6条(框架的剪力调整) 381

第11.1.7条(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82

第11.1.8条(组合楼板及内部隔墙) 382

11.2 结构布置 382

第11.2.1条(一般规定) 383

第11.2.2条(平面布置) 383

第11.2.3条(竖向布置) 383

第11.2.4条(楼面梁与筒体的连接) 384

第11.2.5条(梁与柱的连接) 386

第11.2.6条(楼盖体系) 387

第11.2.7条(加强层的设置) 390

11.3 结构计算 391

第11.3.1条(梁刚度) 391

第11.3.2条(构件刚度取值) 392

第11.3.3条(竖向变形差异计算) 393

第11.3.4条(筒体先于框架施工) 394

第11.3.5条(小震时混合结构的阻尼比) 394

第11.3.6条(楼板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394

11.4 构件设计 395

第11.4.1条(型钢板件宽厚比) 395

第11.4.2条(型钢混凝土梁的构造) 396

第11.4.3条(型钢混凝土梁的箍筋) 399

第11.4.4条(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 400

第11.4.5条(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 401

第11.4.6条(型钢混凝土柱的箍筋) 402

第11.4.7条(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构造) 403

第11.4.8条(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 404

第11.4.9条(钢管混凝土柱的构造) 405

第11.4.10条(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构造) 406

第11.4.11条(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的一般规定) 407

第11.4.12条(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剪压比限值) 407

第11.4.13条(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 408

第11.4.14条(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 408

第11.4.15条(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其他构造) 409

第11.4.16条(梁与混凝土筒体的连接构造) 409

第11.4.17条(埋入式柱脚) 410

第11.4.18条(混凝土核心筒、内筒的其他设计规定) 416

第11.4.19条(其他规范) 416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417

12.1 一般规定 417

第12.1.1条(宜设地下室) 417

第12.1.2条(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定) 417

第12.1.3条(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 418

第12.1.4条(基础设计宜采用当地成熟技术) 418

第12.1.5条(选择恰当的基础形式) 419

第12.1.6条(基底的形心宜与重心重合) 419

第12.1.7条(基底零应力区) 420

第12.1.8条(基础的埋深) 423

第12.1.9条(主裙楼基础设缝) 424

第12.1.10条(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427

第12.1.11条(混凝土的龄期) 427

第12.1.12条(基础拉梁) 428

12.2 地下室设计 428

第12.2.1条(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要求) 428

第12.2.2条(地下室设计的一般要求) 429

第12.2.3条(地下室不设缝的措施) 432

第12.2.4条(主裙楼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433

第12.2.5条(地下室外墙设计) 433

第12.2.6条(地下室外周回填) 433

第12.2.7条(地下室窗井设计) 434

12.3 基础设计 434

第12.3.1条(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 434

第12.3.2条(岩石基础设计) 435

第12.3.3条(筏板基础设计) 435

第12.3.4条(平板式筏基的板厚) 435

第12.3.5条(基础采用倒楼盖设计的一般要求) 436

第12.3.6条(筏板基础配筋设计要求) 436

第12.3.7条(梁板式筏基梁宽要求) 437

第12.3.8条(梁板式筏基梁高要求) 437

第12.3.9条(筏板基础周边外挑问题) 438

第12.3.10条(桩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438

第12.3.11条(桩基设计的原则规定) 439

第12.3.12条(桩的布置要求) 439

第12.3.13条(桩基沉降验算要求) 441

第12.3.14条(钢桩设计要求) 442

第12.3.15条(桩与承台的连接要求) 442

第12.3.16条(箱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444

第12.3.17条(箱基高度要求) 445

第12.3.18条(箱基板厚要求) 445

第12.3.19条(箱基外挑要求) 446

第12.3.20条(箱基墙体开洞规定) 446

第12.3.21条(箱基整体弯曲与局部弯曲) 447

第12.3.22条(箱基的配筋构造要求) 448

第12.3.23条(柱钢筋在箱基的锚固要求) 449

13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450

附录A 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防发[2009]49号)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 452

附录B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9]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454

附录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质[2009]77号)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 458

附录D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 460

山东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 460

附录E 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的复函(建标标函[2009]50号) 464

附录F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 465

参考文献 476

丛书介绍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