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课程与教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篇 3
第1章 绪论:课程/教学的相关概念 3
第一节 研究课程/教学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4
第二节 课程的概念 8
第三节 课程计画、课程设计、课程编制与课程发展 17
第四节 课程相关概念分析 23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 31
讨论问题 37
第2章 课程/教学的文化与社会学基础 39
第一节 课程/教学与文化背景 40
第二节 核心价值演化而成的传统、新兴价值观 42
第三节 价值取向理论 44
第四节 课程/教学的社会学基础 45
讨论问题 50
第3章 课程/教学的哲学基础 51
第一节 可欲的教育目的与课程/教学 52
第二节 知识与课程/教学 57
第三节 教育哲学派别与课程/教学 63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课程/教学 66
讨论问题 77
第4章 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79
第一节 行为学派与课程/教学(以史金纳、盖聂的观点为例) 81
第二节 认知学派与课程/教学(以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郭尔堡为例) 83
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论、发展任务说、多元智力论与课程/教学(以艾里克逊、哈维赫斯特和Gardner为例) 90
第四节 人文主义心理学与课程/教学(以马斯洛、罗杰斯、辜姆慈为例) 94
第五节 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 96
讨论问题 121
贰、课程发展篇 125
第5章 课程理论 125
第一节 课程理论的性质与功能 126
第二节 课程理论的类型 129
第三节 结构取向理论 132
第四节 价值取向理论 135
第五节 内容取向理论 139
第六节 过程取向理论 149
讨论问题 160
第6章 课程设计(一) 161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62
第二节 课程编制的科学方法 171
第三节 目标模式及其变型 175
第四节 塔芭模式 188
第五节 瓦克的自然模式 190
第六节 龙崔利的技术模式 193
第七节 过程模式 195
第八节 欧利瓦模式 198
第九节 情境模式 201
第十节 许瓦布的实用折衷模式 206
第十一节 傅雷叶的解放模式 209
第十二节 我国过去课程设计的模式回顾 213
讨论问题 252
第7章 课程设计(二) 253
第一节 为障碍者提供学习服务的课程设计 254
第二节 资优与特殊才能者的课程设计模式 264
讨论问题 291
第8章 课程评鉴 293
第一节 课程评鉴的起源与发展 294
第二节 课程评鉴的意义与形式 295
第三节 课程评鉴的主要模式 301
第四节 课程发展架构的评鉴 328
第五节 课程评鉴与政治 337
第六节 评估与课程 339
讨论问题 364
参、教学设计篇 367
第9章 教学理论 367
第一节 史金纳的编序教学论 368
第二节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371
第三节 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论 373
第四节 盖聂的学习与教学事件论 374
第五节 布鲁姆的精熟学习论 382
第六节 两位蒋逊以及史雷文的合作学习论 386
第七节 开勒的个别化教学制 390
第八节 后设认知的学习策略论 393
讨论问题 420
第10章 教学设计(一) 421
第一节 教学目的与目标 423
第二节 教学策略 436
讨论问题 450
第11章 教学设计(二) 451
第一节 发问策略 452
第二节 教室管理策略 460
讨论问题 477
第12章 教学评量 479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目标 481
第二节 评量的策略(或形式) 483
第三节 评量学生成就的题型 489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与信度 495
第五节 标准化测验 498
第六节 课程本位评估与动态评估 500
第七节 实作评量与档案评量 505
讨论问题 511
肆、课程与教学研究篇 513
第13章 课程/教学研究 513
第一节 课程/教学研究的典范 517
第二节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差异 518
第三节 量的研究的特征与方法 521
第四节 质的研究的特征与方法 526
第五节 行动研究法 532
第六节 课程研究的方向 536
第七节 潜在课程研究 541
第八节 教学研究的模式与方向 551
讨论问题 567
参考书目 569
中文部分 569
英文部分 573
索引 605
姓名部分(英汉对照) 605
主题部分(Ⅰ)(英汉对照) 613
主题部分(Ⅱ)(汉英对照)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