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9
1.2.1 研究目的 9
1.2.2 研究意义 10
1.3 相关概念 12
1.3.1 退耕还林 12
1.3.2 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 14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
1.4.1 研究方法 17
1.4.2 技术路线 18
2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0
2.1 理论回顾 20
2.1.1 外部性理论 20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5
2.1.3 福利经济学(福利标准) 29
2.2 文献综述 32
2.2.1 退耕还林理论研究 34
2.2.2 退耕还林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可持续性 37
2.2.3 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效果与效益评价 43
2.2.4 退耕还林的产业发展效果研究 48
2.2.5 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政策设计 49
2.2.6 退耕还林的成本效率与可持续政策设计 54
2.2.7 简短评述及研究启示 58
3调研设计 65
3.1 研究背景 65
3.1.1 重庆万州区的基本概况 65
3.1.2 重庆万州区的退耕还林进展及主要成效 67
3.2 数据获取 71
3.2.1 样本点选择 71
3.2.2 调查实施 73
3.2.3 问卷设计 74
3.2.4 样本基本信息描述 76
3.3 本章小结 81
4退耕还林的政策可持续性评价——基于政策的成本-收益视角 82
4.1 引言 82
4.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84
4.3 研究设计:选择实验问卷设计 86
4.4 数据处理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89
4.4.1 数据处理 89
4.4.2 样本描述性统计 90
4.5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91
4.5.1 模型估计 91
4.5.2 公众对维护退耕还林环境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94
4.5.3 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分析 96
4.5.4 退耕还林政策的收益-成本效率与可持续性分析 98
4.6 本章小结 99
5退耕还林的农户土地生产力改善效果 102
5.1 引言 102
5.2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104
5.2.1 模型构建 104
5.2.2 研究设计 105
5.3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109
5.3.1 数据处理 109
5.3.2 描述性统计:土地生产力变化的初步判断 109
5.4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111
5.4.1 模型估计 111
5.4.2 退耕还林对土地生产力的改善及解释 114
5.4.3 样本区土地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17
5.5 本章小结 119
6退耕还林的农户非农就业调整效果 121
6.1 引言 121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23
6.2.1 研究方法:倍差分析法 123
6.2.2 计量模型构建 124
6.2.3 估计方法 126
6.3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128
6.3.1 数据处理 128
6.3.2 描述性统计 129
6.4 计量结果分析 130
6.4.1 退耕还林非农就业效果的一般评价 130
6.4.2 农民非农就业时间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133
6.4.3 退耕还林非农就业效果的农户和个人差异性分析 135
6.5 本章小结 143
7退耕还林的农户生态补偿标准测度 146
7.1 引言 146
7.2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48
7.3 研究方法 151
7.3.1 农户退耕还林的WTA评估:保护拍卖设计 151
7.3.2 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评估:选择实验 157
7.4 数据处理 157
7.5 样本区(重庆万州)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标准测度与分析 158
7.5.1 基于成本的补偿标准:退耕还林机会成本和维护成本测度 158
7.5.2 基于农户WTA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 160
7.5.3 基于生态价值贡献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 163
7.6 本章小结 164
8补贴期后退耕农户的态度 166
8.1 引言 166
8.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168
8.2.1 计量模型构建 168
8.2.2 变量选择 170
8.3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173
8.3.1 数据处理 173
8.3.2 描述性统计 173
8.4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174
8.4.1 模型估计 174
8.4.2 补贴期后退耕农户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76
8.5 本章小结 179
9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接受意愿 180
9.1 引言 180
9.2 研究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 181
9.3 数据说明 184
9.3.1 问卷设计 184
9.3.2 数据处理 185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185
9.4.1 样本特征及接受意愿分布 185
9.4.2 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 186
9.5 本章小结 189
10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191
10.1 研究结论 191
10.2 政策启示 194
10.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98
10.3.1 可能创新 198
10.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99
参考文献 201
附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