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从中外古今的大视野看中国文论&高建平 1
前言 1
第一编“诗文评”论 19
第一章论“诗文评”及中西诗学文论的根本差别 19
第一节“诗文评”由来 19
第二节“诗文评”作为中国古代评文说诗的特殊学问 21
第三节 中国“诗文评”不是西方“文学批评”:二者似是而非 25
第四节 略窥“诗文评”之民族徽章和印记 28
第五节 透过“诗文评”的外在风貌往里瞧,还能窥见什么 36
思考题 45
第二编“诗文评”史论 49
第二章 中华审美文化和审美心理结构之雏形 49
第一节 早期中华审美文化掠影 49
第二节 抒情传统 52
第三节 质朴而隽永的审美风格 56
第四节 温柔中和的审美心态 58
第五节 美善合一的审美趋向 59
第六节“赋比兴”的审美旨趣 60
思考题 64
第三章 周秦两汉:“诗文评”之孕育 66
第一节 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片言只语 67
第二节 萌芽期的“三个代表” 69
《尚书》之“诗言志”:“开山纲领” 70
孔子诗论:儒家诗学元点 72
“季札观乐”:开多派诗评之先河 73
第三节“爱”与“恨”和“贬”的尖锐对立——儒、墨、法、道对“诗”的不同态度 76
儒家爱“诗” 76
墨家法家“恨”诗 88
老庄“贬”诗 92
第四节 娘胎里定尊位——汉代独尊儒术与主流诗学文论思想的确立 95
由“独尊”现象引发的思考 95
“独尊”的形成和根据 98
汉代儒家诗学文论渐成主流 103
思考题 11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诗文评”学科之辉煌登场——中国古代诗学文论学科的诞生 114
第一节“诗文评”学科诞生的标志 115
独立的论著和专门的论家 116
独立的对象和特定的内容 120
特定的范畴、术语和语码系统 121
足够量的实践和成果 122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和“文的自觉” 123
维持“诗文评”生命存活的空气和水 124
魏晋:审美自觉和“文的自觉”时代到来了 126
“文的自觉”——对诗文认识发生质的变化 129
第三节“诗文评”学科诞生和繁荣的特殊历史机缘 131
社会动荡而精神宽松 131
玄学兴盛及精神解放 134
佛学东来的催生作用 138
第四节 伟大的形式运动 145
形式问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146
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的形式自觉 151
“四声”的发现 154
伟大的形式运动 158
思考题 167
第五章 唐宋金元:并非“衰落”,而是“隆起” 169
第一节从“唐宋变革”论说起 169
“唐宋变革”论 170
概说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174
铃木虎雄的论断与史实不符 176
第二节 对偶说之创立及律诗之形成:形式运动的延续 178
两股强大的传统 178
“对偶说”的创立以及由此直接促成律诗的形成 180
律诗与“唯美派”杜甫及其他 184
第三节“诗有三境”说:“意境”理论的起始 186
王昌龄的“诗有三境” 186
意境说的发展 188
“意境”之我见 190
第四节 诗话时代来了 191
诗话时代略窥 192
欧阳修和《六一诗话》 194
张戒和严羽 195
第五节 评点源始 202
说“评点” 202
吕祖谦《古文关键》 206
吕祖谦之后“评点”的发展 207
思考题 211
第六章 明清:“集大成”·走向“终结”·酝酿“新生” 213
第一节 明代的贡献 215
“诗文评”在明代正式得名 215
鸟瞰全貌 220
阳明心学和王门后学的巨大作用 223
第二节 清代“诗文评”之“集大成”:略述几个代表 230
小序 230
清代诗学一般情况掠影 233
叶燮 236
小说评点:金圣叹 241
曲论:李渔 247
第三节“地火在运行” 251
“地”火从“天”来 251
对于中华帝国,这是些“要命”的观念 255
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59
学术必然随之变革 262
思考题 265
第三编从“诗文评”到“文艺学”之蜕变论 269
第七章从“诗文评”向“文艺学”的转化 269
第一节 起点:梁启超、王国维和他们的同道 270
梁启超 270
王国维 274
梁、王的同道 276
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278
第二节 五四时期:雏形 279
在激烈批判中塑形 279
“文学概论” 281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型 284
大批论著标志着现代文艺学基本成型 284
苏俄和西方论著的译介 288
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件事情 290
第四节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定格 292
“文艺学”术语的出现 292
理论的“定格” 294
第五节 新时期:突破 296
突破,或者叫“反叛” 296
“文学理论”或“文学原理” 300
第六节 转化中的种种问题思考 302
“混血儿”再思考 302
学术范型的变换 304
转化中的“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 305
站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维度上看待“文艺学” 307
启示录 309
思考题 314
附录一 从石器上看审美的胚芽 316
附录二 面对传统:继承与超越 324
附录三 伟大的学界“革命”家梁启超——漫议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梁启超的巨大贡献(在中山大学的演讲)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