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当代小说史识 3
艺术或历史:小与大的博弈 3
长篇小说和它的历史观问题 12
《古船》的历史哲学及其困难 18
跋涉人心与历史间距的精神旅程 27
莫言获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1
关于中国“乡土文学”的概念分析 37
茅奖风景的那边与这边 41
理想小说、理想作者与文学史 44
经典的构成与改编的伦理 60
讲述“底层文学”需要新的“语法” 68
长篇小说:历史与人生的风雨卷舒 74
第二编 文本的精彩 103
《黑骏马》与“未经解释的真实性” 103
天问的回声 111
无罪的凋谢 117
抵达故乡与灵魂 123
在梦想结束的地方开始梦想 128
从知识分子到更复杂的感觉维度 132
历史与现实的深处的幻境 135
艰难时世 深重情怀 138
向文学要求世界观的写作 142
黑白两世相 利钝一身心 149
现代中国:阳光穿过泥土 154
“一塌糊涂里的光芒” 158
沉默或亡者的姿态 163
历史被铭记的另一种方式 167
“反现代性”与《农历》 172
我们的生活是怎样开始的 176
《后土》:终结或开始 180
乡愁与风骨 184
让有病的生活向真实敞开 188
在岁月与记忆的路上寻觅 193
生与死的日常哲学及其限度 200
不能彻底的欲望旅程 204
存在的互证 207
别裁伪体亲风雅 213
第三编 批评品格与致知 219
大时代下作家的门槛 219
“批判性”之辩 227
批评的倦怠与知识的困局 230
“伟大时代”与“小丑之见” 236
静默中自有惊涛骇浪 246
谁是今日之“拾垃圾者” 251
《典型文坛》与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256
铁笔诛心 文字扛鼎 261
重建文学研究的感性乐趣 265
诗歌不需要被原谅 269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273
关于“底层文学”命名的知识问题 277
反对、质询或隐蔽的力量 281
中国文艺未竟的事业 286
第四编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景象 291
消费时代的文学观 291
网络与立言 296
消费时代语境中的短信文化 299
失落与期待 304
什么不是“网络文学” 315
网络文学:新文明的多重变奏 319
网络文明的兴起与文学之痛 323
跨域书写:向无名者敞开《金山》 327
后 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