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统计学概论 1
1.1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1
1.2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2
1.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3
1.4 统计学的分科 4
1.4.1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4
1.4.2 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5
1.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6
1.5.1 总体 6
1.5.2 总体单位 6
1.5.3 指标 6
1.5.4 标志 7
1.5.5 变量 7
1.5.6 样本 7
1.6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 7
1.6.1 统计设计 8
1.6.2 统计调查 8
1.6.3 整理与分析 9
1.6.4 统计应用 9
本章小结 10
思考与练习 10
案例分析20世纪统计方法对质量改进的三大贡献 10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13
2.1 数据的计量尺度 13
2.1.1 列名尺度 13
2.1.2 顺序尺度 13
2.1.3 间隔尺度 13
2.1.4 比例尺度 14
2.2 统计数据的来源 14
2.2.1 间接获取的数据 14
2.2.2 直接获取的数据 15
2.3 统计数据的质量 15
2.4 统计数据的整理 16
2.4.1 统计数据的分组 16
2.4.2 次数分配 17
2.4.3 次数分配直方图 19
2.4.4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21
2.5 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 22
2.5.1 众数 22
2.5.2 中位数 23
2.5.3 分位数 24
2.5.4 均值 25
2.5.5 几何平均数 27
2.5.6 切尾均值 28
2.5.7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 29
2.6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量 31
2.6.1 极差 31
2.6.2 内距 31
2.6.3 方差和标准差 32
2.6.4 离散系数 33
2.7 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34
2.7.1 偏态及其测度 34
2.7.2 峰度及其测度 36
2.8 统计表和统计图 36
2.8.1 统计表 37
2.8.2 统计图 38
本章小结 45
思考与练习 46
案例分析 投资组合选择 50
第3章 概率基础与抽样分布 52
3.1 概率基础 52
3.1.1 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 52
3.1.2 概率的性质及其计算 52
3.1.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5
3.2 抽样分布 60
3.2.1 常用的抽样方法 60
3.2.2 简单随机抽样 60
3.2.3 分层抽样 60
3.2.4 系统抽样 61
3.2.5 整群抽样 61
3.2.6 抽样分布的概念 62
3.2.7 ?抽样分布的形式 64
3.2.8 ?抽样分布的特征 66
3.2.9 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 69
3.2.10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70
3.2.11 两个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71
3.3 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73
本章小结 75
思考与练习 76
案例分析 通过多样化减少投资风险 78
第4章 参数估计 80
4.1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80
4.1.1 估计量与估计值 80
4.1.2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80
4.1.3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83
4.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84
4.2.1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84
4.2.2 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 87
4.2.3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89
4.3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90
4.3.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90
4.3.2 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区间估计 94
4.3.3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95
4.4 样本容量的确定 98
4.4.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98
4.4.2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99
4.4.3 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样本容量的确定 100
4.4.4 估计两个总体比率之差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100
本章小结 101
思考与练习 101
案例分析 估计灯泡的使用寿命 104
第5章 假设检验 106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106
5.1.1 假设的陈述 106
5.1.2 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 107
5.1.3 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108
5.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10
5.2.1 总体均值的检验 110
5.2.2 总体比率的检验 114
5.2.3 总体方差的检验 115
5.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17
5.3.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117
5.3.2 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检验 123
5.3.3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126
本章小结 127
思考与练习 128
案例分析 新饲料养牛计划的有效性检验 132
第6章 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 134
6.1 方差分析引论 134
6.1.1 方差分析的内涵 134
6.1.2 方差分析的思路 135
6.1.3 方差分析的假定 137
6.1.4 问题的一般表述 138
6.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38
6.2.1 数据结构 138
6.2.2 分析步骤 139
6.2.3 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144
6.2.4 关系强度的测量 145
6.3 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146
6.3.1 多重比较的目的 146
6.3.2 多重比较的方法 146
6.4 双因素方差分析 148
6.4.1 双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类型 148
6.4.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49
6.4.3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54
6.5 试验设计 159
6.5.1 完全随机化设计 159
6.5.2 随机化区组设计 161
6.5.3 因子设计 162
本章小结 163
思考与练习 164
案例分析 检验募捐方式的有效性 166
第7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68
7.1 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 168
7.1.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168
7.1.2 相关关系的类型 168
7.1.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70
7.2 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170
7.2.1 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及检验 170
7.2.2 回归函数 173
7.2.3 回归系数的估计 175
7.2.4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79
7.2.5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182
7.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84
7.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假设 184
7.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185
7.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88
7.4 非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191
7.4.1 非线性回归的函数形式与估计方法 192
7.4.2 非线性相关指数 197
本章小结 197
思考与练习 198
案例分析 如何控制不良贷款 202
第8章 时间序列分析 204
8.1 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204
8.1.1 时间序列的含义 204
8.1.2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205
8.2 时间序列及其构成因素 208
8.2.1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 208
8.2.2 时间序列构成因素的组合模型 210
8.3 时间序列趋势变动分析 211
8.3.1 移动平均法 211
8.3.2 指数平滑法 213
8.3.3 线性趋势模型法 215
8.3.4 非线性趋势模型法 217
8.4 季节变动分析 220
8.4.1 季节变动分析的原始资料平均法 220
8.4.2 季节变动分析的趋势—循环剔除法 222
8.4.3 季节变动的调整 223
8.5 循环变动分析 224
8.5.1 循环变动及其测定目的 224
8.5.2 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 224
本章小结 228
思考与练习 229
案例分析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231
第9章 统计指数 233
9.1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233
9.1.1 指数的概念 233
9.1.2 指数的性质和分类 233
9.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235
9.2.1 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235
9.2.2 加权总指数的编制原理 236
9.2.3 加权综合指数的主要形式 239
9.2.4 加权平均指数的主要形式 242
9.3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244
9.3.1 指数体系及其作用 244
9.3.2 总量变动的因素分析 245
9.3.3 平均指标指数及其因素分析 246
9.4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248
9.4.1 生产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 248
9.4.2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 249
9.4.3 股票价格指数 249
9.4.4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250
9.4.5 产品成本指数 251
9.4.6 空间价格指数 251
9.5 综合评价指数 252
9.5.1 综合评价及其方法 252
9.5.2 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 253
9.5.3 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254
本章小结 257
思考与练习 259
案例分析 统计指数及其分析 261
第10章 统计决策 263
10.1 统计决策的基本概念 263
10.1.1 统计决策的内涵 263
10.1.2 统计决策的基本步骤 264
10.1.3 收益矩阵表 265
10.2 完全不确定型决策 266
10.2.1 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的准则 266
10.2.2 各种准则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68
10.3 一般风险型决策 269
10.3.1 自然状态概率分布的估计 269
10.3.2 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270
10.3.3 利用决策树进行风险型决策 272
10.4 贝叶斯决策 274
10.4.1 贝叶斯决策的内涵 274
10.4.2 贝叶斯公式与后验概率的估计 274
10.4.3 先验分析与后验分析 275
10.4.4 完全信息价值与补充信息价值 276
10.4.5 后验预分析 279
本章小结 282
思考与练习 282
案例分析 帮助王先生选择理财方案 284
第11章 国民经济统计 286
11.1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和原则 286
11.1.1 国民经济运行与国民经济核算 286
11.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86
11.1.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287
11.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 288
11.2 国民经济统计的分类 290
11.2.1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分类 290
11.2.2 机构部门分类 290
11.2.3 活动部门分类 291
11.3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指标 292
11.3.1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92
11.3.2 国民经济生产指标 292
11.3.3 国民收入分配指标 296
11.3.4 对外经济往来指标 298
11.3.5 资产负债和国民财政指标 300
11.4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302
11.4.1 国民生产分析指标 302
11.4.2 收入分配分析指标 303
11.4.3 最终消费和投资分析指标 304
本章小结 305
思考与练习 306
案例分析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 308
第12章 常用统计软件及其应用 311
12.1 统计软件的类型 311
12.1.1 统计软件的选择 311
12.1.2 常用统计软件的类型 312
12.2 SPSS软件的简单应用 314
12.2.1 SPSS软件的特点 314
12.2.2 利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的基本过程 316
12.2.3 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 317
12.3 SAS系统的简单应用 321
12.3.1 SAS系统的特点 321
12.3.2 SAS软件的操作 322
参考书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