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启示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韬,王慧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0069123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数部科幻电影的经典作品为话题逐步展开,主要从八个方面为读者深入解析我们所不了解的科幻电影的“内幕”。原始技术拍摄的科幻经典《异形》(Alien),阐述了科幻电影扎实的前期筹备过程;“终结者”机器人的颠覆式创意与创造性技术表现代表幻想类角色崛起;催生出银幕上第一个CG主角T—1000终结者机器人,展示出特效技术的魅力;《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出现的“虚拟生物”,以里程碑式的创作技术引出虚拟生物的进化历程;通过解析影片《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

第一章 “原始技术”打造科幻经典 1

第一节 科幻片的里程碑 4

导演 6

剧作设计:太空中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尖叫 8

异形揭秘 10

角色解析 13

第二节 成功的基石:扎实的前期创作筹备历程 17

异形概念的起源 17

剧本筹备 19

确定导演 21

甄选演员 21

太空飞船的设计 23

第三节 “原始技术”打造经典作品 27

《异形》庞大的美术布景 27

《异形》创造的化妆技巧 29

《异形》的服装道具设计 29

真人扮演的异形 31

异形破胸段落的拍摄解析 33

第二章 幻想类角色的崛起 41

第一节 幻想类机器人角色的诞生 46

导演 47

主要角色与演员 54

终结者档案 63

“终结者”记事 69

幕后故事 70

票房、荣誉与续集情况 71

第二节 颠覆式创意与创造性技术的表现 73

全新概念的机器人:T-800 73

趋近于人的机器:T-800 76

第一个CG主角:T-1000 79

液态金属变形与创意的表现 83

智慧构思的力量 86

逆向思维攻破技术壁垒 90

第三节 幻想类角色“拍摄”的几种关键技术 95

虚拟摄影机与现实摄影机的运动匹配 95

机械模型技术 97

特效制作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 97

幻想类角色的表演 98

第三章 “虚拟生物”的进化里程碑 101

第一节 虚拟生物的滥觞 104

导演 105

恐龙之父:迈克尔·卡莱顿 108

成就恐龙的大师们 110

虚拟恐龙角色介绍 112

主要演员 115

票房、荣誉与续集 118

第二节 创造不可能:制造恐龙 120

CG特效与模型特效的初次合作 121

CG恐龙的拍摄与合成 127

虚拟恐龙的灵感来源 133

照片级真实的CG特效 136

第三节 虚拟生物的进化 140

CG技术 140

技术进化历程 141

第四章 虚拟角色背后的解剖学 151

第一节 《地狱男爵2》:虚拟角色的军团 155

导演 155

角色解析 157

第二节 虚拟生物与解剖学 161

人形虚拟生物的造型设计 161

虚拟动物的造型设计 166

第三节 机械类角色与解剖学 169

特别的虚拟角色类型:“机械人类” 169

“机械人类”系列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 170

解剖学与“机械人类” 173

第四节 解剖学与艺术艺用解剖学 180

初次碰撞 180

深度结合 182

解剖学:造型艺术的基础支撑体系 184

东西方艺术对解剖学的重视程度 185

第五章 科幻片的情感表现与人性刻画 189

第一节 饱满情感下的戏剧张力:科幻片的故事魅力 192

短片《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 193

创意缘起 194

外星人的设计理念 195

特效团队创造的奇迹 198

现实与梦想:《第九区》的主题 198

主要角色与主创团队 200

票房、荣誉及续集 201

第二节 强化现场感的影像技巧 202

创造性地使用手持摄影 202

巧妙务实的照明设计 207

针对性的特效场景设计与技术实施 208

第三节 情感表现与人性刻画 212

约翰内斯堡印记 212

情感与人性的彰显:《第九区》剧作分析 215

身份的隐喻 216

第六章 “美式主旋律”喻于科幻娱乐 221

第一节 “美式主旋律”的大赢家:《变形金刚》 226

导演 226

主要角色与主创人员 227

《变形金刚》的设计理念 232

票房、荣誉及续集 239

第二节 “美式主旋律”与娱乐的巧妙衔接 240

故事设计: “美式主旋律”与商业创意联姻 240

VFX与美军“武器Show” 250

《变形金刚》理念的影响 260

第三节 在“美式主旋律”旗帜下输出美国文化 261

观念上的胜利 261

娱乐年轻化影片更易植入“主旋律” 262

“美式主旋律”影片中文化输出的细节 263

第七章 概念设计与科幻电影的创新 265

第一节 创建科幻新系统 268

导演 269

影片逻辑 272

概念设计师 273

角色解析 275

票房、荣誉及续集 277

第二节 世纪末的技术神话 279

创造“子弹时空” 280

亦静亦动的训练 285

崔妮蒂飞檐走壁 286

虚拟母体的真实审讯 287

地铁打斗 289

第三节 制胜法宝:“概念设计” 291

《黑客帝国》的概念设计体系 293

造型与表现策略 298

第四节 画龙点睛的中国功夫 302

第八章 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的探讨 307

第一节 科幻电影已经成为电影的主流类型 308

艺术表现的深度 308

巨大的商业价值 309

推动电影技术发展 312

“唯特效论”的误区 312

第二节 创新与突破 314

成功的科幻电影都有其独特的创新点 314

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欣赏创新的投资胆识 315

第三节 “虚拟角色经纪”的秘密 317

创造虚拟角色 318

虚拟角色的传播途径 318

虚拟角色的运营策略 320

虚拟角色主流化的技术环境与社会环境 323

第四节 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的展望 324

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巨大的科幻市场 324

科幻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 324

“主旋律”、“国家形象”的科幻传播战略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