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属性与内容框架 2
第一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属性 2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的概念及本质 2
第二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特征 5
第三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7
第二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10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问题 10
第二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17
第二篇 人口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20
第三章 人口预测模型与案例 20
第一节 人口预测方法与模型 20
第二节 案例:基于GM(1,1)模型的烟台市老龄人口预测及分析 27
第四章 人口素质评价模型与案例 30
第一节 人口素质评价方法与模型 30
第二节 案例一: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37
第三节 案例二:聚类分析在我国西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44
第五章 人口分布模拟与案例 46
第一节 人口分布模拟方法与模型 46
第二节 案例:基于GIS的关中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50
第六章 人口迁移模型与案例 54
第一节 人口迁移问题 54
第二节 人口迁移影响方法与模型 56
第三节 案例: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58
第三篇 资源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65
第七章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核算模型与案例 65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 65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核算方法与模型 68
第三节 案例: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萍乡市的煤炭资源价值核算 71
第八章 自然资源利用影响评价模型与案例 75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问题 75
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影响评价方法及模型 79
第三节 案例一:徐州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86
第四节 案例二:福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性评估 92
第五节 案例三:基于CVM的南昌城市河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00
第九章 自然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与案例 105
第一节 自然资源配置问题 105
第二节 自然资源配置优化方法与模型 106
第三节 案例一:舟山市定海区土地利用的多目标规划 118
第四节 案例二:三峡正常蓄水位的多目标模糊决策 126
第四篇 环境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132
第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与案例 132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132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 133
第三节 案例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太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141
第四节 案例二:基于可拓物元—马尔可夫模型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与预测——以江西省为例 145
第十一章 环境价值评估模型与案例 151
第一节 环境价值评估问题 151
第二节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与模型 152
第三节 案例: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及其评估——以山城重庆为例 155
第十二章 环境政策分析模型与案例 160
第一节 环境政策问题 160
第二节 环境政策分析方法与模型 164
第三节 案例一:区域间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博弈模型 167
第四节 案例二:开放经济下的贸易、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评价及政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70
第五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179
第十三章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 179
第一节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179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 180
第三节 案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81
第十四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 184
第一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184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 185
第三节 案例一: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现状分析 199
第四节 案例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202
第五节 案例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