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蜱的分类与系统学 1
第一节 蜱类分类学 1
一、蜱的分类地位 1
二、蜱的分类 2
第二节 蜱类系统学 4
一、传统的蜱类系统学 4
二、现代的蜱类系统学 5
第三节 蜱类物种概况 7
第四节 中国蜱类的地理分布 10
一、中国蜱类的分布 10
二、中国蜱类在各地理区系的分布特点 10
三、中国蜱类的动物地理区划 11
第五节 化石蜱类 14
第六节 蜱类的起源与演化 15
一、蜱类起源和演化的主要假说 15
二、蜱类演化的时间和地点 16
三、蜱类的原始宿主 16
四、蜱类华彩的演化 17
五、硬蜱生活史的演化 17
六、蜱类寄生状态的演化 17
七、蜱类区系的演化 18
八、问题和展望 19
第七节 蜱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方法 19
一、传统分类与系统学研究方法 19
二、现代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方法 21
三、全证据的蜱类系统学研究方法 24
四、蜱类系统发生的分析方法 25
五、小结 27
第八节 蜱类与其他节肢类动物的关系 27
一、蜱螨的分类基础 27
二、蜱螨的单源性问题 28
三、蜱螨的姐妹群及蜱螨内部类群间的关系 28
第二章 蜱的外部形态 31
第一节 外形 31
一、假头 31
二、躯体 33
三、附肢 35
第二节 体壁及其衍生物 37
一、一般结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37
二、体壁衍生物 39
三、蜱类表皮的化学组成 40
四、蜕皮 41
第三章 蜱的内部构造 42
第一节 消化系统 42
一、假头、口前管和前肠 42
二、中肠 43
三、后肠 45
四、唾液腺 46
第二节 排泄系统 48
一、马氏管 48
二、基节腺 49
第三节 循环系统 50
第四节 呼吸系统 51
一、硬蜱的呼吸系统 51
二、软蜱的呼吸系统 52
三、幼蜱的呼吸系统 52
第五节 脂肪体 53
第六节 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54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55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 59
第七节 肌肉系统及感觉系统 61
一、蜱类的肌肉系统 61
二、蜱类的感觉系统 61
第八节 雌性生殖系统 62
一、雌蜱生殖系统的形态学 62
二、雌蜱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62
第九节 雄性生殖系统 70
一、雄蜱生殖系统的形态学 70
二、雄蜱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71
第四章 蜱的生理生化 73
第一节 唾液腺的生理功能 73
一、唾液腺的组分及功能 73
二、唾液的收集方法 78
第二节 中肠和血餐消化 79
一、中肠组织学 79
二、血餐消化 81
三、血餐消化机理 85
四、有关中肠抗原的疫苗 86
第三节 血淋巴的生理生化作用 87
一、血细胞 87
二、血淋巴血浆化学成分 87
三、血淋巴收集方法 88
第四节 脂肪体的生理作用 89
一、脂肪体的生理功能 89
二、脂肪体合成的激素调控 90
第五节 感受器和感觉生理学 91
一、感受器 91
二、化学感受的生理学 99
三、化学感受的生物化学 101
第六节 卵黄发生 102
一、蜱类的卵黄发生 102
二、蜱类卵黄发生的激素调控 104
三、展望 106
第七节 精子发生 106
一、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 106
二、精囊和精子传递 108
三、精子获能和两性生殖 109
四、蜕皮激素对精子发育的影响 109
第八节 蜱类的信息素 110
一、蜱类信息素的种类 110
二、蜱类信息素的合成部位 113
三、蜱类信息素的化学感受器 114
四、蜱类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114
五、信息素在蜱类防治中的应用 115
第九节 胚胎发生 117
一、卵裂及囊胚形成 117
二、原肠胚 118
三、分节 118
四、胚动 119
五、与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相似性 119
第十节 蜱类的激素及其作用 120
一、内分泌结构 120
二、保幼激素 121
三、蜕皮激素 123
第五章 蜱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 127
第一节 蜱类的生活史 127
一、硬蜱科 127
二、软蜱科 129
三、蜱类的吸血特性 132
四、发育与寿命及抗性 133
第二节 蜱类的交配、产卵和孵化特性 134
一、交配 134
二、产卵 135
三、孵化 136
第三节 蜱类与宿主的关系 139
一、蜱类宿主的范围 139
二、蜱类对宿主的特异性 140
三、蜱类与宿主的免疫关系 142
第四节 非巢居性蜱的生态学 147
第五节 巢居性蜱的生态学 158
第六节 蜱类的滞育 163
第七节 非吸血期蜱的水平衡 166
一、临界平衡行为 167
二、抑制机体水分流失的机制 168
第六章 蜱类的细胞遗传学 175
第一节 细胞遗传学 175
一、染色体数目与性别决定系统 175
二、染色体形态学 180
三、与其他螨虫和昆虫的比较 182
四、孤雌生殖 182
第二节 蜱的遗传和变异 183
一、遗传和变异性 183
二、对杀螨剂抗体的遗传学 183
三、辐射与诱变效应 184
四、杂交 184
第三节 蜱类的细胞培养技术 184
一、选材 184
二、表面灭菌 185
三、组织的摘出及碎解 185
四、培养基 185
五、初培养接种细胞的量 186
六、换液及传代培养 186
第七章 蜱类携带的病原体和蜱类防治 187
第一节 蜱类传播的病原体 187
一、原生动物 187
二、病毒 187
三、新布尼亚病毒 190
四、立克次氏体 190
五、人粒细胞无形体 192
六、其他病原体及疾病 192
七、毒素 195
第二节 蜱类的防治 196
一、化学防治 196
二、生物防治 197
三、不育防治 198
四、免疫学防治 199
五、基因组的应用 200
六、综合防治 200
七、结语 201
参考文献 202
名词索引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