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品保证系列培训教材 型号质量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型号质量管理》编写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5912653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航天产品保证系列培训教材》的组成部分,系统总结了航天行业多年来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充分结合法规、标准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了航天型号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关内容,既可配合全套教材进行系统化的型号产品保证培训和教育,也可作为独立内容用于航天企业基础质量、型号质量相关的通用宣贯培训。

第1篇 质量基础 3

第1章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航天质量工作回顾 3

1.1质量管理的发展 3

1.1.1质量检验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3

1.1.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

1.1.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5

1.1.4质量管理的社会化和绩效化发展 7

1.2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工作回顾 8

1.2.1从检验把关起步 8

1.2.2质量工作的起伏 9

1.2.3走向法治 10

1.2.4与国际接轨 11

1.2.5质量管理逐步完善 12

1.2.6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 12

1.3航天科工集团及航天二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13

1.3.1航天科工集团质量管理工作 13

1.3.2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质量管理工作 14

第2章 质量及其相关概念 16

2.1质量 16

2.1.1质量的定义及其内涵 16

2.1.2武器装备质量的内涵 17

2.2质量管理 19

2.2.1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19

2.2.2型号研制质量管理 21

第3章 质量管理理念与原则 23

3.1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的理念 23

3.1.1戴明的理念 23

3.1.2朱兰的理念 24

3.1.3克劳斯比的观点 25

3.2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26

3.2.1“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 26

3.2.2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 26

3.2.3《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十六字”指导思想 26

3.3型号研制应充分运用十项质量管理原则 27

第4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型号产品保证系统 30

4.1质量管理体系 30

4.1.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30

4.1.2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特性 30

4.1.3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31

4.1.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 31

4.1.5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 32

4.1.6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32

4.1.7最高管理者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发挥领导作用 33

4.2型号产品保证系统 33

4.2.1组织机构和职责 34

4.2.2资源 35

4.2.3过程 35

4.2.4文件 38

4.3型号产品保证系统与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38

第5章 航天科工质量制胜战略与质量文化 40

5.1航天科工质量制胜战略 40

5.1.1质量制胜的实践与成效 40

5.1.2实施质量制胜战略的重要意义 41

5.1.3实施质量制胜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42

5.1.4实施质量制胜战略的主要任务 43

5.1.5实施质量制胜战略的保障措施 45

5.2航天科工质量文化 46

5.2.1质量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46

5.2.2质量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 46

5.2.3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47

第6章 装备质量相关法规与标准 51

6.1行政法规 51

6.2部门规章和文件 54

6.3质量与可靠性国家军用标准 59

6.3.1质量管理标准 60

6.3.2可靠性工程标准 62

6.3.3维修性工程标准 63

6.3.4综合保障工程标准 63

6.3.5安全性工程标准 63

6.4其他相关的国家军用标准 64

第2篇 型号质量管理 67

第7章 型号质量管理要点 67

第8章 型号研制质量策划 69

8.1产品实现策划 69

8.2设计和开发策划 72

8.3编制放行准则 74

8.4制定并实施型号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 75

8.4.1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的作用 75

8.4.2对型号质量与可靠性工作的要求 75

8.4.3型号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内容 76

8.4.4确定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的工作项目的要求 77

8.4.5型号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的编制与实施 78

8.5制定并实施型号标准化大纲 79

8.5.1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79

8.5.2建立标准化工作系统 81

8.6资源需求 82

8.7型号研制必须遵循的文件 82

8.8风险分析与管理 82

第9章 设计质量控制 85

9.1确定完整、准确、合适的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86

9.2按规范进行设计,控制新技术、新器材的选用,保证设计质量 88

9.3将可靠性等专业工程要求设计进产品 90

9.4实行特性分类,抓关键 92

9.5设计评审 93

9.6设计验证与确认 96

9.6.1设计验证 96

9.6.2设计确认 101

9.7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102

9.7.1技术状态 102

9.7.2技术状态管理 102

9.7.3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 103

9.7.4完善现行图样管理制度 103

9.7.5技术状态控制 103

第10章 试验质量控制 106

10.1试验任务书控制 106

10.2受试产品状态质量控制 107

10.3试验资源保证 107

10.4试验设备与测量装置的质量控制 107

10.5试验过程质量控制 108

10.6试验数据处理控制 110

第11章 生产质量控制 112

11.1关键件、重要件及关键工序控制 112

11.2特种工艺控制 113

11.3首件鉴定 113

11.4多余物控制 114

11.5检验 115

11.6不合格品管理 116

11.7批次管理 117

11.8试制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 118

11.9产品质量评审 118

第12章 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120

12.1售后服务的内涵及质量要求 120

12.2售后服务工作流程及要求 120

12.2.1职责和权限 120

12.2.2程序内容和要求 121

12.2.3维修信息的管理 122

第13章 采购质量控制 123

13.1采购控制要求 123

13.2对供方的评价 123

13.3采购文件 124

13.4采购产品的验证 125

13.5入厂检验与保管使用 125

13.6厂际质量保证体系 126

第14章 产品检验与验收 127

14.1什么是质量检验 127

14.2质量检验的方法 127

14.3质量检验的作用 128

14.4质量检验的步骤 129

14.5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129

14.6质量检验的组织工作 131

第3篇 型号质量保证 135

第15章 可靠性工程 135

15.1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可靠性保障工程的概念 135

15.2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可靠性保障工程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5

15.2.1指导思想 135

15.2.2目标 136

15.3导弹武器系统全寿命可靠性保障工程的主要内容 136

15.3.1可靠性保证 136

15.3.2维修性保证 139

15.3.3安全性保证 144

15.3.4保障性保证 147

15.3.5环境适应性保证 152

15.3.6电磁兼容性保证 153

第16章 工艺保证 158

16.1控制设计对工艺技术的选用 158

16.2工艺策划和开发 158

16.3工艺人员参与设计 159

16.4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 159

16.5编制工艺文件 159

16.6工艺评审 160

16.7工艺定型 160

第17章 元器件保证 162

17.1元器件“五统一”管理 163

17.2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166

第18章 计量与标准化 168

18.1计量 168

18.1.1计量的概念 168

18.1.2计量工作的任务 170

18.1.3计量器具的管理 170

18.1.4型号计量管理 171

18.2标准化的定义与工作内容 173

18.2.1定义 173

18.2.2标准的分类 174

18.2.3标准体系 175

18.2.4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176

18.3型号标准化 177

18.3.1概述 177

18.3.2型号研制各阶段的标准化工作 179

18.3.3型号标准化文件体系 182

18.3.4标准化工作系统 182

18.3.5型号工程中的“三化” 183

18.3.6国际合作的标准化工作 184

第19章 软件质量管理 186

19.1软件质量概述 186

19.1.1软件产品质量特点 186

19.1.2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86

19.1.3型号软件产品质量现状 187

19.2软件质量管理要点 188

19.3军用软件成熟度模型 195

第20章 质量问题“归零” 200

20.1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200

20.2质量问题“归零”工作 204

第4篇 质量方法与质量创新 211

第21章 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 211

21.1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及目标 211

21.1.1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理念 211

21.1.2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主要目标 211

21.2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212

21.2.1以人为本的航天质量文化建设 212

21.2.2强化基础产品保证能力建设 214

21.2.3系统管理的工程项目过程控制 216

第22章 一次成功与质量正向确认 220

22.1一次成功 220

22.1.1概述 220

22.1.2“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与“故障树”的异同 220

22.1.3总体思路及相关术语 221

22.1.4程序及分析报告 222

22.1.5管理要求 223

22.2质量正向确认 223

22.2.1定义 223

22.2.2职责 224

22.2.3一般要求 224

22.2.4工作内容 225

第23章 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包 228

23.1概述 228

23.2依据文件 228

23.3管理职责 228

23.4数据包内容 229

23.5数据包交付 229

23.6数据包内容要求 230

第24章 质量交集分析 231

24.1定义 231

24.2职责 231

24.3质量交集分析的实施 232

第25章 技术风险控制 234

25.1定义 234

25.2职责 234

25.3管理内容和要求 235

第26章 质量信息管理 241

26.1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241

26.2管理职责 241

26.3管理内容 242

26.4管理要求 243

26.5考核与奖惩 246

第5篇 质量基础技术 257

第27章 质量经济学 257

第28章 质量机能展开 260

28.1质量机能展开的历史与现状 260

28.2质量机能展开的概念 260

28.2.1什么是质量机能展开 260

28.2.2综合的质量展开与狭义的质量机能展开 261

28.2.3质量机能展开的作用 261

28.2.4质量机能展开的应用步骤 262

第29章 统计过程控制 265

29.1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的内涵 265

29.2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的基本问题 266

第30章 卓越绩效 267

30.1卓越绩效模式 267

30.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的特点 267

30.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ISO 9001.2000标准之间的关系 268

第31章 价值工程 269

31.1基本概念 269

31.2价值工程的特点 269

31.3价值工程的作用 269

31.4应用范围 270

第32章 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评价 271

32.1评价内容 271

32.2评价等级 272

32.3评价原则 273

32.4评价方法 273

32.5评价程序 274

附录 A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技术 275

A.1概述 275

A.1.1产品质量波动 275

A.1.2统计数据、总体和样本 275

A.1.3随机抽样方法 277

A.1.4统计特征数 277

A.1.5两类错误和风险 278

A.2排列图与直方图 278

A.2.1排列图 278

A.2.2直方图 279

A.3控制图 281

A.3.1概述 281

A.3.2控制图的判断 282

A.3.3常用的控制图 282

A.3.4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 283

A.4散布图 284

A.4.1散布图的概念与应用 284

A.4.2散布图的判断 285

A.5统计推断 285

A.5.1定义及其作用 285

A.5.2假设检验的应用步骤 286

A.5.3参数估计的应用步骤 286

A.6调查表、分层法和矩阵图 287

A.6.1调查表 287

A.6.2分层法 287

A.6.3矩阵图 288

A.7水平对比法、流程图、头脑风暴法及亲和图 289

A.7.1水平对比法 289

A.7.2流程图 289

A.7.3头脑风暴法 290

A.7.4亲和图 291

A.8因果图、树图和对策表 291

A.8.1因果图 291

A.8.2树图 292

A.8.3对策表 293

A.9容差分析及田口方法 293

A.9.1容差分析 293

A.9.2田口方法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