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法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守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348192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人与自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科学、正确的研究范式对包括环境资源法学在内的的整个法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在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研究范式转变的基础上,通过对“主体人”法律人模式进行批判,进行“生态人”法律人模式建构。探讨了公众共用物的法律保护、环境资源法学的几个基础概念──环境、资源和生态、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我国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正当性等内容。

第一章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 1

引言 1

一、两种范式的概况与特点 3

(一)“主、客二分”范式的概况与特点 4

(二)“主、客一体”范式的概况与特点 9

二、对两种范式的比较分析 13

(一)“主、客二分”混淆了人与物和主体与客体这两组不同性质的概念,“主、客一体”区别了人与物和主体与客体这两组不同性质的概念 13

(二)“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主、客一体”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 20

(三)“主、客二分”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机械唯物论,“主、客一体”是多元综合的世界观、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36

(四)“主、客二分”的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一体”的价值观是人类生态系统整体主义 64

三、范式转变的意义和作用 89

(一)范式转变是克服“主、客二分”范式的弊病,发扬“主、客一体”范式的优势的需要 89

(二)范式转变是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95

(三)范式转变是告别旧时代,信任和投入新时代的需要 97

(四)范式转变是法学学科健康发展、深化法学研究和创新的需要 99

结语 106

第二章“主体人”法律人模式批判 111

一、主体人的涵义与主体人模式的形成 111

二、主体人模式将人等于主体,使主体失去其本来含义 116

三、主体人模式将主体虚化,使主体成了“黑洞” 127

四、主体人模式将人神化,使人成了“超上帝” 131

五、主体人模式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平等化,使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134

六、主体人模式将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使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物质实在 139

七、主体人模式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符合常识 145

结语 151

第三章“生态人”法律人模式建构 157

一、法律人模式的发展概况 157

(一)“经济人”模式 159

(二)“社会人”模式 165

(三)“主体人”模式 168

(四)“生态人”假设与“生态人”模式建构的方法 169

二、“生态人”模式的要点 179

(一)生态人是处于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人 179

(二)生态人是日常人 182

(三)生态人是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185

三、“生态人”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191

(一)为建设“五型社会”的法律夯实法理基础 192

(二)与生态伦理接轨,增强环境资源生态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200

(三)促进当代法律和法学的进步和变革 205

结语 208

第四章 公众共用物的法律保护 210

一、问题的提起——第二种公地悲剧 210

二、公众共用物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 219

三、保护公众共用物的理论和途径 230

四、保护公众共用物的法律 239

(一)公众共用物的法律含义和法律地位 239

(二)公众共用物使用权 246

(三)建立健全调整公众共用物的法律规范和调整机制 258

结语 262

第五章 环境资源法学的几个基础概念——环境、资源和生态 267

引言 267

一、环境 270

(一)环境概念是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明确了环境的内涵和范围 273

(二)环境概念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275

(三)“环境”是一个不同于物权法中作为排他性物权的客体的“物”的新概念 277

(四)环境的概念反映了环境资源法和环境资源法学特定的目的、理念和价值观 283

二、自然资源 293

(一)当代环境资源法律和环境资源法学已经基本明确自然资源的内涵和范围 294

(二)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可以逐步走向相互融合的道路 296

(三)“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同于物权法中作为排他性物权的客体的“物”的新概念 298

(四)自然资源的概念反映了环境资源法律和环境资源法学特定的目的、理念和价值观 306

三、生态与生态系统 314

(一)当代环境资源法律和环境资源法学已经基本明确生态系统的内涵和范围 315

(二)环境资源法律将维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系统破坏、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其目的和任务 321

(三)“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物权法中作为排他性物权的客体的“物”的新概念 325

(四)生态系统概念反映了环境资源法和环境资源法学特定的目的、理念和价值观 328

结语 339

第六章 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 346

一、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概述 346

(一)主要概念 346

(二)主要内容 349

(三)主要特征 352

(四)作用和意义 355

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12项原则及其实施 359

(一)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12项原则 359

(二)实施12项原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372

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 374

(一)外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发展的一般情况 374

(二)美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情况 383

(三)国际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 390

(四)中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 402

四、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406

(一)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407

(二)生态学的规律和原则 407

(三)人类生态学 417

第七章 我国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正当性 422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422

(一)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整体性文明形态,对法治建设具有全面的、长期的影响 423

(二)生态文明作为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文明形态,对法治建设具有改革性、渐进性影响 425

(三)生态文明作为以环境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对环境资源法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根本性影响 430

二、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涵义和意义 433

(一)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涵义 433

(二)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意义 434

三、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看法律体系生态化的必要性 436

(一)“全面落实”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有利于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的重要地位 437

(二)从“五大建设”的内部关系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处于突出地位 440

(三)从“五大建设”所处理的关系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具有特殊地位 441

(四)从“五大建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处于紧迫地位 443

四、从我国法律体系的现状,看法律体系生态化的迫切性 444

(一)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成就,为法律生态化奠定了法规基础 445

(二)我国法律体系结构上的缺陷,说明了法律体系生态化的必要性 446

(三)我国法律体系内容上的某些缺失,说明了法律体系生态化的迫切性 452

五、从环境资源生态法的特点和作用,看法律体系生态化的合理性 453

(一)“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为法律生态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453

(二)环境资源生态法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法律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457

第八章 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 462

一、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概述 462

(一)休谟问题、休谟法则的提出及其表述方式 462

(二)我对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的基本看法 466

二、对具体的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的解读 487

(一)通过说明,从“是”能推出“应当”,从“事实”能作出价值判断 489

(二)在观察者的知觉和被观察的对象之间存在着关系属性,通过包含价值判断的逻辑推理能从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 501

(三)在事实与价值、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508

第九章 斯诺问题和斯诺鸿沟 527

一、“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的冲突 527

(一)“斯诺命题”的提出及其表述方式 527

(二)我对斯诺命题的基本看法 529

(三)“斯诺鸿沟”形成的原因 536

二、对“斯诺命题”的回应与化解 561

(一)两种文化融合是“斯诺命题”的发展趋势 561

(二)当代中国两种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概述 567

(三)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逐渐消除两种文化的差距 575

(四)通过自然技术科学自身的发展逐渐消除两种文化的差距 580

(五)通过建立“第三种文化”消除两种文化的差距 584

第十章“休谟问题”和“斯诺命题”与法学 589

一、“休谟问题”和“斯诺命题”对法学的影响 589

(一)“休谟问题”和“斯诺命题”对近现代主要法学学派的影响 589

(二)从法学理论的重大争论,看“休谟问题”和“斯诺命题”对法学的重要影响 600

二、法学在事实和价值、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619

(一)法学的语言学转向在事实和价值、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620

(二)综合法学在事实和价值、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627

(三)司法审判“三段论”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架起桥梁 645

三、环境资源生态法学与“休谟问题”和“斯诺命题”的互动 662

(一)环境资源生态法的综合性 664

(二)环境资源生态法学的科学性 666

(三)环境资源生态法学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架桥铺路,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 669

结语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