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百年全见》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吉林省体育总会,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新加坡热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
  • 页数:92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体育组织 1

第一章 吉林省体育行政机构 1

第一节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机构沿革 2

第二节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沿革 6

第三节吉林省各市(地)、州,县(市)、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机构沿革 12

第二章 吉林省体育团体 21

第一节吉林省体育总会及单项体育协会 21

第二节吉林省各市(地)、州,县(市)、区体育总会及单项协会 29

第三节 吉林省国防体育协会 34

第四节 吉林省体育科学学会 34

第五节 吉林省总工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吉林省委员会的体育机构 36

第二编 体育文献 37

第一章 旧中国的体育文献 37

第一节清朝末期 37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8

第三节伪满洲国时期 38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吉林省的体育文献 46

第一节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是体育部门)下发的有关体育工作的文件 46

第二节 吉林省党政领导和国家体委领导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指示和讲话 62

第三节 吉林省体委历届负责同志的重要报告和讲话节选 85

第三编 群众体育 100

第一章 学校体育 100

第一节 建国前吉林省的学校体育 100

第二节 建国后吉林省的中小学体育 108

第三节 建国后吉林省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 117

第四节 建国后吉林省的高等学校体育 124

第五节 建国后吉林省体育师资的培训与提高 133

第二章 职工体育 137

第一节 职工体育组织领导 138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140

第三节 职工运动会 143

第四节 职工体育先进单位 146

第三章 农民体育 149

第一节 农民体育的组织领导 149

第二节 农村体育的内容与形式 151

第三节 各级农民运动会 153

第四节 创建体育先进县和先进乡 154

第四章 部队体育(本章不分节) 155

第五章 社会体育 158

第一节 幼儿体育 159

第二节 老年人体育 162

第三节 残疾人体育 166

第四节《劳卫制》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68

第五节 广播体操 170

第六节 晨练 174

第七节 气功 176

第八节 风筝 178

第九节 毽球 182

第十节 健美运动 184

第十一节 夏令营 187

第十二节 冬泳 189

第十三节 其它(国际体育舞蹈、攀岩) 190

第六章 民族民间体育 192

第一节 朝鲜族体育 193

第二节 蒙古族体育 194

第三节 满族体育 196

第四节 民间体育游戏 199

第四编竞技体育 205

第一章 田径运动 205

第一节 旧中国时期的田径运动 205

第二节 伪满洲国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田径运动 206

第三节 建国后吉林省的田径运动 209

第二章 体操与技巧运动 226

第一节 竞技体操 226

第二节 技巧运动 228

第三节 艺术体操 228

第四节 健美运动 229

第三章 球类运动 230

第一节 足球 230

第二节 篮球 236

第三节 排球 240

第四节 乒乓球 244

第五节 曲棍球 248

第六节网球 249

第七节 棒球 254

第八节 垒球 255

第九节 轮滑球 257

第四章 冰上运动 259

第一节速度滑冰 259

第二节 短跑道速度滑冰 262

第三节 花样滑冰 265

第四节 冰球 270

第五章 滑雪运动 273

第一节 综述 274

第二节 竞技滑雪的主要成绩 275

第六章 重竞技运动 278

第一节 举重 278

第二节 摔跤 283

第三节柔道 286

第四节 拳击 288

第五节 击剑 290

第七章 射击、无线电、摩托车、射箭运动 292

第一节 射击 292

第二节 无线电 295

第三节 摩托车 299

第四节 射箭 300

第八章 跳伞、航空模型、航海运动 302

第一节 跳伞 302

第二节 航空模型 304

第三节 航海运动 306

第九章 水上运动 309

第一节 游泳 309

第二节 跳水、水球 311

第十章 自行车、武术、马术、轮滑运动 311

第一节 自行车 311

第二节 武术 314

第三节 马术 320

第四节 轮滑(旱冰) 320

第十一章 棋牌运动 321

第一节 中国象棋 321

第二节 围棋 324

第三节 国际象棋 326

第四节 桥牌 328

附录:吉林省棋院简介 330

第五编 体育竞赛 332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吉林省的体育竞赛 332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1903——1932)吉林省的体育竞赛 332

第二节 吉林省参加华北、东北运动会 334

第三节 吉林省参加旧中国的全国运动会 338

第四节 旧中国吉林省选手参加奥运会和远东运动会 340

第二章 伪满洲国时期及东北光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期吉林省的体育竞赛 341

第一节 伪满洲国时期的体育竞赛综述 341

第二节 在伪满历届“全满”运动会上吉林省(包括新京市)运动员成绩辑录 345

第三节 伪满的大东亚运动会 348

第四节 京吉驿传马拉荪大会 349

第五节 体育盛京赏 353

第六节 东北光复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期吉林省的体育竞赛 354

第三章 建国后吉林省本级的竞赛和承办的全国性竞赛 356

第一节 吉林省全省运动会 356

第二节 吉林省的几项特殊运动赛会 364

第三节 建国后吉林省历年省级竞赛次数统计 367

第四节 建国后吉林省承办的全国性运动赛会 368

附:吉林省承办过的国际性比赛 368

第四章 建国后吉林省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包括全国冬季运动会) 371

第一节 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371

第二节 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 374

第三节 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375

第四节 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 378

第五节 参加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380

第六节 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382

第七节 参加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3

第八节 参加第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4

第九节 参加第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5

第十节 参加第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5

第十一节 参加第六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6

第十二节 参加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388

本章附录 吉林省参加第一至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及第一至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成绩 390

第五章 吉林省参加全国各类运动会及东北大区的比赛 411

第一节 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411

第二节 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 418

第三节 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421

第四节 参加全国工人运动会 425

第五节 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 425

第六节 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 427

第七节 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429

第八节 参加东北大区比赛 430

第六章 吉林省运动员参加世界性和亚洲大赛及取得的成绩 431

第一节 参加世界性比赛及取得的成绩 432

第二节 参加亚洲大赛及取得的成绩 441

第三节 吉林省获世界比赛前六名、亚洲比赛第一名运动员名单(均为成年组) 444

第四节 吉林省打破(超过)世界纪录、亚洲纪录运动员及其成绩 445

第七章 体育竞赛的行政管理 446

第一节 体育竞赛行政管理的任务、制度和法规 446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分类管理 447

第三节 竞赛的管理人员 447

第四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448

第五节 体育竞赛过程的管理 449

第六节 加强赛风赛纪的管理 449

第六编 人才培养 451

第一章 旧中国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训练 452

第一节 清朝、中华民国时期 452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 452

第三节40年代国民党政府占据吉林省一些地方时期 454

第四节1948年吉林省全境解放时期 455

第二章 体育师资与体育干部培训 456

第一节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 457

第二节 吉林体育学院 458

第三节 延边大学体育系 460

第四节长春师范学院体育系 462

第五节 四平师范学院体育系 464

第六节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 464

第七节 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 465

第八节县(市)师范学校体育班 466

第九节 长春教育学院体育科 466

第十节 吉林省体育干部训练班与体育干部学校 467

第三章 优秀运动员集训 468

第一节 吉林省第一体育工作队 470

第二节 吉林省第二体育工作队 473

第三节 吉林省第三体工队和长春冰上训练基地 474

第四节 长春市体育工作队 476

第五节 吉林市体育工作队 478

第六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体育工作队 479

第七节通化市体育工作队 481

第八节 四平市体育工作队 483

第九节白城地区体育工作队 483

第十节 浑江市体育工作队 484

第四章 体育后备力量培养(业余训练网) 484

第一节 体育运动学校 485

第二节 各专项体育运动学校 491

第三节 各国防体育俱乐部及各航空运动学校 497

第四节 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班) 499

第五节 传统项目学校 504

第五章 社会培养体育人才情况 506

第七编 地方体育特色 510

第一章 吉林省体育特色 510

第一节群众体育广泛开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511

第二节 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513

第三节 打下了雄厚的体育基础 516

第二章 长春市体育特色 517

第一节 长春市朝阳区体育特色 520

第二节 长春市宽城区体育特色 521

第三节 长春市南关区体育特色 522

第四节 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体育特色 523

第五节 长春市郊区体育特色 523

第六节 德惠县体育特色 524

第七节 榆树市体育特色 525

第八节 农安县体育特色 526

第九节 九台市体育特色 527

第十节 双阳县体育特色 528

第三章 吉林市体育特色 531

第一节 吉林市昌邑区体育特色 532

第二节 吉林市船营区体育特色 532

第三节 吉林市龙潭区体育特色 532

第四节 吉林市丰满区体育特色 533

第五节 永吉县体育特色 534

第六节 磐石县体育特色 535

第七节 蛟河市体育特色 536

第八节 舒兰市体育特色 537

第九节 桦甸市体育特色 538

第四章 四平市体育特色 539

第一节 四平市铁东区体育特色 541

第二节 四平市铁西区体育特色 541

第三节 公主岭市体育特色 542

第四节 梨树县体育特色 543

第五节双辽县体育特色 544

第六节 伊通满族自治县体育特色 545

第五章 辽源市体育特色(含龙山区、西安区) 546

第一节 东辽县体育特色 548

第二节 东丰县体育特色 548

第六章 通化市体育特色 549

第一节 通化市东昌区体育特色 551

第二节 通化市二道江区体育特色 551

第三节 集安市体育特色 552

第四节 通化县体育特色 553

第五节 梅河口市体育特色 554

第六节 柳河县体育特色 556

第七节 辉南县体育特色 557

第七章 浑江市体育特色(含八道江区、三岔子区) 558

第一节 临江县体育特色 559

第二节 抚松县体育特色 559

第三节 靖宇县体育特色 560

第四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体育特色 561

第八章 白城地区体育特色 562

第一节 白城市体育特色 563

第二节 洮南市体育特色 564

第三节 大安市体育特色 565

第四节 通榆县体育特色 566

第五节 镇赉县体育特色 567

第九章 松原市体育特色 568

第一节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体育特色 569

第二节 扶余区体育特色 570

第三节 乾安县体育特色 571

第四节 长岭县体育特色 572

第十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体育特色 573

第一节 延吉市体育特色 574

第二节 龙井市体育特色 575

第三节 珲春市体育特色 576

第四节 图们市体育特色 577

第五节 和龙县体育特色 578

第六节 安图县体育特色 579

第七节 汪清县体育特色 579

第八节 敦化市体育特色 580

本编附录 吉林省各行业体育协会及大的基层体育协会体育特色 581

第一节 吉林省的各种体育协会 581

第二节 建国后吉林省体育协会的发展变化 582

第三节 各行业体协及大的基层体协体育特色 583

第八编体育改革 587

第一章 吉林省体委的体育改革 587

第一节 探索体育改革阶段 587

第二节 深化体育改革阶段 588

第三节 体育改革成果 590

第四节 体育改革的理论研究 591

第二章 各市、地、州的体育改革 591

第一节 长春市体育改革措施与成果 591

第二节 吉林市体育改革措施与成果 592

第三节 四平市体育改革措施与成果 594

第四节 辽源市体育改革简况 595

第五节 通化市体育改革措施与成果 595

第六节 浑江市体育改革三则 596

第七节 白城地区体育改革与成果 596

第八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体育改革与成果 597

第三章县(市)区体育改革概要 598

第一节县(市)区体委机构改革 598

第二节县(市)区体委(文体局)内部的改革举措 598

第三节推进体育社会化 600

第四节广开财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600

第五节 实行有偿服务 601

第九编体育科研 603

第一章 吉林省体育科研机构 603

第一节 体育科学研究机构 603

第二节 体育科学社会团体 603

第二章 吉林省体育科研活动及成果 605

第一节 体育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及成果 606

第二节 体育学院(系)的体育科研活动及成果 609

第三节 各市(地)、州,县(市、区)的体育科研活动 610

第三章 优秀体育科研论文摘录 612

第十编 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文史工作 623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 623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组织形式 623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624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果 626

第二章 体育宣传 628

第一节 配合大型体育活动的宣传 628

第二节 与新闻单位配合宣传 629

第三节 体育展览与体育画廊 630

第四节 吉林省创办的体育报刊 630

第五节 体育记者协会 633

第三章 体育文史工作 636

第一节 省体委文史工作情况 636

第二节市(地)、州,县(市)区文史工作情况 637

第十一编体育文化 638

第一章 体育竞技盛会中的礼仪庆典和团体操表演 639

第一节 礼仪庆典 639

第二节 体文结合的团体操 640

第二章 体育是节日、旅游的一台戏 652

第一节 吉林市的《雾凇冰雪节》 652

第二节 松花湖上度假村的体育活动 653

第三节我省少数民族民俗节日的体育活动 653

第四节 旅游中的体育文化 654

第三章 晨练中的体育文化现象 654

第一节 晨练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个内容 655

第二节 晨练中新的文化现象 656

第四章 报刊广播出版影视与体育的亲缘关系 657

第一节 报刊、广播是宣传体育的先锋 657

第二节 体育图书出版日益繁荣 657

第三节影、视宣传体育生动具体 661

第五章 姊妹艺术与体育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663

第一节 摄影是体育历史的见证 663

第二节 绘画艺术与体育的缘份 663

第三节 书法、篆刻、雕塑、木刻都来反映体育生活 665

第四节 集工艺美术体育于一体的风筝文化及其它 666

第六章 体育进入文学殿堂 666

第一节 反映体育生活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 667

第二节 诗词歌咏颂体育 679

第七章 考古中的体育文化和滑雪博物馆 686

第一节 古墓壁画中的体育活动 686

第二节 怀德县出土的“放风筝纹铜镜” 687

第三节 中国滑雪博物馆在通化 688

第十二编 体育国际友好往来 689

第一章 来访 689

第一节 来访国家和地区 689

第二节 来访项目、次数及人数(次) 690

第三节 来访情况记略(1955——1991) 690

第四节 吉林省运动员在国内参加国际比赛 698

第二章 出访 699

第一节 吉林省体育界出访的国家和地区 699

第二节 出访项目、次数及出访人数(次) 699

第三节 出访情况记略(1951——1991) 700

第四节 援外 714

第十三编 体育场馆设施及其它 716

第一章 省属体育场馆设施 718

第一节 南岭体育大院的体育设施 718

第二节 吉林省射击靶场和射击射箭训练馆 719

第三节 长春冰上训练基地 719

第四节 长白山天池冰雪场 720

第五节 长春滑雪轮滑基地 721

第二章市、地、州属体育场馆设施 721

第一节 长春市体育场馆 721

第二节 吉林市体育场馆 724

第三节 四平市体育场馆 727

第四节 辽源市体育场馆 728

第五节 通化市体育场馆 728

第六节 浑江市体育场馆 730

第七节 白城地区体育场馆 730

第八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体育场馆 731

第三章县(市)区属体育场馆 731

第一节 体育场 731

第二节 体育馆和训练馆 734

第三节 带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 736

第四节 其它主要体育场地 737

第四章 社会体育场馆设施 737

第一节 社会体育场馆之一斑 737

第二节 厂矿企业和大专院校的体育场馆 738

第五章 体育器材服装的生产与销售 740

第一节 体育器材服装的生产 740

第二节 体育器材服装的销售 741

第六章 体育经费 742

第一节 体育经费的概念 742

第二节 体育系统体育经费支出 743

本章附录 热心支持体育的优秀(先进)企业和企业家 743

第一节1990年被评选为热心支持体育的优秀(先进)企业和企业家名录 744

第二节 吉林省第二批支持体育事业的企业和企业家 745

第十四编 体育人物 748

第一章 体育人物名单 748

第二章 体育人物简介 752

附录 834

附录之一 张学良将军与东北体育之崛起 834

附录之二 吉林省百年体育大事记 840

附录之三 吉林体育趣闻轶事 873

附录之四 吉林体育之最 895

附录之五 吉林省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做出的贡献 909

附录之六 辉煌的七运周期,不平凡的一九九三—— 1993年吉林省体育工作纪要 911

附录之七 吉林省体育事业发展战略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