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文武主编;张立,李好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时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802326835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印度经济增长模式、印度经济结构模式等四个维度破解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模式发展模式之谜。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研究 2

二、印度产业结构演化模式 6

三、印度经济管理模式 8

四、印度经济对外开放模式 10

第三节 研究的前提假设及其理论架构 11

一、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前提假设 11

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架构 11

第四节 研究目标 13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3

一、研究方法 13

二、技术路径 14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15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

二、研究的突破点 16

第二章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演化及基本特性 17

第一节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路径 18

一、甘地发展战略模式 18

二、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也称之为马哈拉诺比斯发展模式 19

三、尼赫鲁发展战略与甘地发展战略的相互协调 20

四、印度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22

第二节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23

一、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必然性 23

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可能性 26

第三节 印度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战略指引 29

第四节 印度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32

一、伴随经济增速的平稳运行,印度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33

二、印度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致使其经济发展潜力日渐显现 36

三、相对保守或封闭的经济发展形态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又一特质 38

四、印度营商环境较差而且呈现下滑态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绩效的发挥 39

第三章 印度经济增长模式 42

第一节 南亚特色的“印度式”适度增速模式 43

一、独立后近40年的时间里,印度经济呈现缓慢而又起伏不定的增长态势 43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呈现出相对稳定的适度增速的运行轨迹 44

第二节 制度变迁、要素投入与经济结构演化助推型增长模式 50

一、经济制度变迁与印度经济增长 51

二、生产要素投入与印度经济增长 51

三、经济结构演化与印度经济增长 58

第三节 国内消费驱动的内源性增长模式 59

一、模型建立与数据选择 59

二、印度经济增长因素回归拟合 60

三、结论分析 62

第四节 加速服务业向传统工业和农业的渗透与反向刺激的增长模式 63

第四章 印度经济结构模式 65

第一节 印度经济结构演化的三维模式分析框架 65

第二节 印度经济产业结构 66

一、印度劳动力就业结构特征 70

二、印度自然资源结构特征 79

三、印度地区经济结构特征 84

第三节 印度经济关系结构分析 92

一、印度财产所有制结构特征 93

二、印度收入分配与消费结构特征 97

三、印度交换关系结构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特征 105

第五章 印度对外开放模式 110

第一节 印度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110

一、印度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演绎路径 111

二、印度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118

第二节 印度外资经济发展模式 126

一、印度外资经济发展模式的演绎路径 127

二、印度外资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53

第三节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模式 162

一、印度汇率制度改革的概况 162

二、印度汇率制度改革的特点 166

三、印度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效果 172

第六章 印度经济管理模式 178

第一节 管理目标——注重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有机结合 179

第二节 管理对象——选择了“公退私进”的“混合所有制”模式 180

一、独立初印度私营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81

二、印度“私有化”行动与政策调整的历史选择 190

三、“公退私进”的“私有化”行为方式及其主要特点 195

四、“公退私进”的“私有化”行动与政策调整需重视的主要问题 203

第三节 管理方式——由经济计划管理模式逐渐向市场化导向的政策管理模式转换 205

一、独立后印度经济计划管理模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06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化导向的政策管理模式转换的历史选择 209

三、经济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化导向的政策管理模式转换的具体表现 212

第四节 管理手段——形成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位一体、协调运作的格局 218

一、混合经济模式下的印度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219

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下以行政干预为主的经济管理手段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局限性 223

三、在20世纪80年代的局部改革中,过度的行政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遏制,国民经济管理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开始受到重视 227

四、20世纪90年代全面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管理基本上形成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位一体、协调运作的格局 231

第七章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237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假设下的印度经济增长悖论 238

一、印度两部门经济假设的提出 238

二、印度两部门经济假设下的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循环过程 239

三、印度两部门经济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241

第二节 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差 243

一、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屈居第一百一十九位 244

二、性别不平等现象大量存在 244

三、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以及公民福祉水平低 246

四、可持续性较差且潜在的脆弱性大 247

五、文盲比例高、入学率和保持率低以及社会医疗资源短缺、效率低下 248

六、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249

第三节 印度农村劳动力循环季节性转移模式面临的困境 250

一、永久性城市迁移模式和循环季节性转移模式 250

二、印度农村劳动力循环季节性转移模式向永久性迁移模式转换面临的瓶颈 255

三、印度循环季节性模式向永久性模式转换的经验启示 260

第四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印度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新挑战 262

一、外需疲软和内需乏力致使印度商品贸易不断下降 262

二、印度对外服务贸易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显现 263

三、外国直接投资减少而国际游资冲击着印度股市,存在着潜在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隐患 266

四、印度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内需推动,但国内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需求难以启动 271

第八章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 273

第一节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273

一、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目的 273

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依据 274

第二节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77

一、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77

二、印度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其说明 278

第三节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 286

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86

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质量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与步骤 287

第四节 印度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294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294

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306

三、指标数据的计算 306

第五节 印度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结论 313

一、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发展质量 313

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质量 314

三、2000年后的经济发展质量 315

第九章 基于制度分析视角下的中印经济增长模式比较 317

第一节 问题与假设的提出 317

第二节 印度“两阶段”的经济体制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变化 321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的混合经济体制及其经济绩效 321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面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与经济绩效的变化 323

第三节 中国两阶段的经济体制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变化 325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经济绩效 325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绩效的变化 327

第四节 比较与思考:中国为何能领先印度 329

一、中印两国增长模式的区别 330

二、中印两国增长改革模式不同的原因 332

第五节 结论 336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经验启示 339

第一节 研究结论 339

一、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339

二、以产业结构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演绎进程远未终结 340

三、印度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判断还为时过早 342

四、充分认知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并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343

第二节 经验启示 343

一、发展中国家也能成功地依靠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增长 343

二、发展中国家需正确处理增长与分配、就业的关系 344

三、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支持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344

四、适度开放与均衡增长策略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现实选择 345

五、吸引外资主要是向外寻找需求,而不是所有权;吸引外资的软硬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45

六、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体可以是私营企业 346

七、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进资本账户开放进程 346

参考文献 348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