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绪论 2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第二章 精气、阴阳、五行 5
一、精气学说 5
二、阴阳学说 5
三、五行学说 9
第三章 藏象 12
一、藏象的概述 12
二、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13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30
四、六腑之间的关系 31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32
一、精 32
二、气 32
三、血 36
四、津液 37
五、精、气、血、津夜的关系 39
第五章 经络 42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42
二、十二经脉 42
三、奇经八脉 44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46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47
第六章 体质 48
一、体质的概念 48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48
第七章 病因与发病 49
一、病因 49
二、发病机制 56
第八章 病机 59
一、病机的概念 59
二、邪正盛衰病机 59
三、阴阳失调病机 60
四、气血失常病机 61
五、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63
六、内生“五邪”病机 64
七、经络病机 66
八、脏腑病机 66
第九章 防治原则 74
一、预防 74
二、治则 75
中医诊断学 81
第一章 绪论 82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82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82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 82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82
第二章 望诊 84
一、望神的概念和原理 84
二、望神 84
三、望色 86
四、望形体 88
五、望姿态 89
六、望头面五官 89
七、望躯体 95
八、望二阴 98
九、望皮肤 99
十、望排出物 101
十一、望小儿食指络脉 102
十二、望舌 103
第三章 闻诊 114
一、听声音 114
二、嗅气味 118
第四章 问诊 120
问诊的一般内容 120
第五章 切诊 136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136
二、正常脉象 137
三、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 139
四、常见相兼脉及真脏脉 141
五、脉症顺逆与从舍、诊脉的意义 142
六、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 143
第六章 八纲辨证 145
一、阴阳 145
二、表里 147
三、寒热 149
四、虚实 153
第七章 病性(因)辨证 156
一、六淫证候(风、寒、暑、湿、燥、火) 156
二、情志内伤证候 159
第八章 气血津液辨证 160
一、气虚证、气陷证、气虚不固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160
二、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 162
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 164
四、津液不足证 164
五、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165
六、痰证 166
七、水停证 167
第九章 脏腑辨证 168
一、心与小肠病 168
二、肺与大肠病 171
三、脾与胃病 175
四、肝与胆病 179
五、肾与膀胱病 184
六、脏腑兼证 186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 191
一、六经辨证 191
二、卫气营血辨证 195
三、三焦辨证 197
第十一章 辨证要点总结 201
一、八纲辨证 201
二、病性(因)辨证 201
三、脏腑辨证 202
四、其他辨证 204
经络腧穴歌诀 207
针灸学 213
第一章 经络总论 214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14
二、十二经脉 214
三、奇经八脉 218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218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220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21
一、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21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221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221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224
一、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24
二、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225
三、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243
第四章 刺灸法 245
一、毫针刺法 245
二、灸法 252
三、拔罐法 253
四、三棱针法 254
五、皮肤针法 255
六、电针 256
第五章 治疗 257
一、治疗总论 257
二、治疗各论 266
附 针灸考研高频考点 288
附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301
一、医学职业素养 301
二、医患关系 302
三、临床伦理 304
四、卫生法律法规 305
附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考研真题 320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