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第三部门的界说及存在的理论 5
一、第三部门的概念、分类、及发展阶段 5
(一)概念 5
(二)分类标准 10
(三)发展阶段 17
二、第三部门存在的理论基础及作用 22
(一)第三部门存在的理论基础:公民社会理论 23
(二)第三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27
(三)第三部门存在的可行性:供给理论与第三部门的特殊功能 35
(四)第三部门兴起的现实原由分析 42
(五)第三部门的作用 49
第二章 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 55
一、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 55
(一)“新公共管理”范式下的改革 55
(二)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58
(三)改革为第三部门的兴起腾出了空间 64
(四)第三部门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政府改革的深化 66
二、我国第三部门的类型、存在问题及发展道路 67
(一)我国第三部门存在的类型 69
(二)我国第三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95
(三)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道路 99
第三章 我国第三部门法律制度的缺陷 103
一、中国缺乏第三部门存在的文化传统和公民意识 103
二、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 106
(一)第三部门的立法不健全,层次低 106
(二)法律内容规定的不合理 109
(三)第三部门的税收政策的不完善 114
(四)政府对第三部门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116
三、部分行使公权力的第三部门的法律地位模糊 117
(一)社会公共行政的兴起 117
(二)行使公权利的第三部门身份的界定 119
四、第三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123
(一)我国第三部门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125
(二)对第三部门监管不合理导致的后果 131
第四章 完善我国第三部门法律制度的构想 137
一、完善我国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规定 137
(一)国外第三部门法律规定的介绍 137
(二)国外第三部门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46
(三)完善我国第三部门法律规定的构想 148
二、对行使公权力的第三部门侵权行为救济的完善 155
(一)第三部门法律地位的规范 155
(二)行使公权力的第三部门侵权救济的完善 158
三、第三部门监督管理模式的借鉴 186
(一)第三部门监督的理论依据 186
(二)西方国家对第三部门监督管理的模式 190
(三)对我国第三部门监督管理的法律构想 193
(四)我国第三部门监督机制的完善 194
参考文献 203
附录 209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