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4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4
1.2.2 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可用性研究进展 21
1.2.3 研究评述 26
1.3 本书主要内容 27
第2章 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内涵 29
2.1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基本理论 29
2.1.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29
2.1.2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4
2.1.3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特征和机制 35
2.2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演化过程 38
2.2.1 执行系统 38
2.2.2 竞争机制与信用分派 39
2.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规则发现 41
2.3 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43
第3章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演化分析 45
3.1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机制 45
3.1.1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 45
3.1.2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主体的演化动力因素分析 45
3.2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主体自我学习演化的刺激—反应规则 47
3.2.1 系统主体自我学习演化的动态模型 47
3.2.2 工业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48
3.2.3 农业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51
3.2.4 第三产业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59
3.2.5 生活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64
3.2.6 生态环境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66
3.2.7 供水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69
3.3 复杂自适应水资源系统主体交互学习演化的刺激—反应规则 70
3.3.1 系统主体交互学习演化的动态模型 70
3.3.2 系统主体交互学习演化的刺激—反应规则 71
第4章 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 75
4.1 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逻辑框架 75
4.2 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层数学模型 76
4.2.1 模型适应度函数 76
4.2.2 模型约束条件 77
4.3 个体层刺激—反应规则演化学习过程的计算方法 78
4.3.1 多元回归算法 78
4.3.2 带时间序列的多元回归算法 80
4.3.3 灰色关联神经网络模型 80
4.4 整体层算法——基于RWTS的自适应并行遗传算法 82
4.4.1 基本遗传算法 82
4.4.2 基于RWTS的自适应并行遗传算法 84
第5章 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框架与技术架构 90
5.1 系统架构 90
5.2 系统功能模块 91
5.2.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91
5.2.2 基础信息管理 91
5.2.3 系统管理 93
5.2.4 主体刺激—反应规则构建 93
5.2.5 主体刺激—反应规则设置 95
5.2.6 水资源承载力决策 96
5.2.7 情景分析 99
5.2.8 信息查询 99
5.2.9 资料管理 100
5.2.10 空间查询 100
5.3 基于RIA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框架 101
5.3.1 基于Flex的RIA技术可行性分析 101
5.3.2 基于Flex/MVC/REST的水资源承载力技术架构可行性分析 106
5.3.3 基于Flex/MVC/REST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架构 111
第6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实现 116
6.1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基本理论 116
6.1.1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概念 116
6.1.2 以用户为中心的心理学基础 117
6.2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 121
6.2.1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必要性 121
6.2.2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原则 122
6.2.3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流程 124
6.2.4 基于改进型GOMS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界面可用性评估模型 129
6.3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个体层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132
6.3.1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个体层计算模型实现思路 132
6.3.2 个体层纸上原型设计 133
6.3.3 个体层设计评价与再设计 135
6.4 以用户为中心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支持系统整体层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139
6.4.1 整体层计算模型实现思路 139
6.4.2 整体层纸上原型设计 140
6.4.3 整体层设计评价与再设计 144
6.4.4 基于JGAP的整体层改进遗传算法的实现 151
第7章 新疆哈密基于CAS的水资源承载力决策 158
7.1 哈密概况 158
7.1.1 自然概况 158
7.1.2 自然资源 164
7.1.3 社会经济概况 167
7.1.4 水资源概况 169
7.1.5 水资源利用现状 172
7.2 哈密各主体的刺激—反应规则 175
7.2.1 哈密第一产业主体刺激—反应规则 175
7.2.2 哈密第二产业主体刺激—反应规则 184
7.2.3 哈密生活主体和第三产业主体刺激—反应规则 190
7.2.4 哈密各主体交互刺激—反应规则 194
7.3 哈密水资源承载力决策 195
7.3.1 哈密第一产业发展前景 195
7.3.2 哈密第二产业发展前景 200
7.3.3 各主体可承载规模分析 205
7.4 哈密水资源承载力情景分析 207
7.4.1 提高节水水平 207
7.4.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09
7.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210
7.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211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