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创新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俊一主编;张森年,刘志强副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12069674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注重从学理层面对十八大精神的解读和研究。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的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增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培育、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等诸多内容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由于本书是多位作者合作研究的成果,各自独特的视野、独特的视角构成了本书提供给读者的独特的理解意阈。

第一章 坚定“三个自信”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

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 1

(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1

(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生基础 4

(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外在要求 7

二、坚定“三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发展脉络 1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关系 11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5

第二章 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拓展深化研究 20

一、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上的觉醒、坚定和成熟 20

二、十六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拓展深化 23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拓展深化 23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深化 25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拓展深化 27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拓展深化 29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逻辑 31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31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32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34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逻辑 35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 37

一、独具特色的历史道路与实践基础 3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逻辑 3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实践基础 38

二、独具特色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矛盾 4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矛盾 4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矛盾 41

三、发展道路和运行模式的独特性 4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 4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4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4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 48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 50

四、发展逻辑架构和目标趋向的独特性 5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架构 5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趋向 55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贡献研究 59

一、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59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基本价值指向 59

(二)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关切 60

(三)科学发展观的“有我哲学”特性 62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概括 64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关切及人学意义 64

(二)以人为本的人学内涵辨析 66

三、民生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精神的充分理论展开 69

(一)何谓民生 69

(二)民生思想及其人学意义 71

(三)民生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学 72

四、和谐理念: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社会建设层面的运用 73

(一)和谐理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渊源 73

(二)发展观层面和谐理念的人学意义 74

(三)和谐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贡献 76

第五章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 78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问题研究 78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78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 80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83

二、中国城市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86

(一)最适宜的中国城市协商民主 86

(二)中国场景下的基层协商民主平台建设——基于“百姓畅言堂”案例研究 88

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90

(一)“恳谈式民主”抑或“民主式恳谈” 91

(二)“温岭恳谈模式”议事规则中的民主意蕴 92

(三)“温岭恳谈模式”中的财政民主及其他 94

(四)借鉴、补充和共同完善的乡村民主的治理结构 95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背景下的公民意识培育 97

一、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架构及哲学意义 97

(一)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渊源与架构 97

(二)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哲学意义 99

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内涵与伦理意蕴 100

(一)公民与公民意识 101

(二)公民意识的伦理意蕴 102

(三)公民意识的培育目标 104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背景下的公民意识培育 107

(一)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8

(二)制度环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10

(三)文化环境: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111

(四)教育环境:公民道德教育 112

第七章 我国三权制约与协调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研究 119

一、三权制约与协调的理论探讨 119

(一)中国的三权制约协调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关系 119

(二)建构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模式的主要原则 122

(三)中国的三权制约与协调的两种模式 123

(四)中国三权制约与协调体制的建构与进展 124

二、三权制约与协调体制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132

(一)混合模型中的制度化问题 132

(二)制度性腐败问题 133

(三)三权中的利益均衡问题 134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基本经验与思考 137

一、党从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依法执政的不懈探索历程 138

(一)法制建设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 138

(二)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式提出 139

(三)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党执政思想上的新发展 140

(四)依法执政的理念正式提出 140

(五)党执政的三要素明确形成 141

(六)提高党执政水平的进一步要求 14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依法执政的经验总结 142

(一)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142

(二)党领导了立法 143

(三)党积极推进了依法行政、建设了法治政府 144

(四)党领导、推进了普法 144

(五)党领导、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 145

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特点和规律 146

(一)党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由政策治国转变为依法治国 146

(二)确立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146

(三)确立了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47

(四)稳步地推进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147

(五)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把法治与“五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 147

第九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4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及内涵 14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14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51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培育路径思考 15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154

(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分析 155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思考 158

三、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160

(一)当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60

(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路径 162

第十章 “消费社会”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研究 165

一、“消费社会”理论的哲学解读与分析 166

二、“消费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精神现象分析 170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简析 174

第十一章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182

一、社会管理的法治保障路径 182

(一)立法先行,奠定社会管理法治保障的前提 182

(二)司法公正,恪守社会管理法治保障的底线 184

(三)依法行政,把握社会管理法治保障的关键 185

(四)法律监督,促进社会管理法治保障的实现 187

二、化解“新二元结构”难题 188

(一)“新二元结构”的主要特征 189

(二)国内外化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的经验借鉴 191

(三)化解“新二元结构”难题的对策建议 195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中的主角和桥梁 196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内涵 196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197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199

(四)解决枢纽型社会组织困境的途径和策略 200

第十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3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 203

(一)生态文明建设 203

(二)科学发展观 204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保障 206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异化原因分析及异化克服简述 208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异化的原因分析 208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克服生态异化的方案设计 211

(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13

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18

(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 218

(二)马克思关于环境正义的思考 220

(三)对人与自然理想状态的思考 221

第十三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223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223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 223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 224

二、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网络舆情方法研究 228

(一)政府引导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228

(二)政府治理网络舆情之方法论 232

三、微博:网络舆情引导的最新平台 235

(一)微博:人际关系的超链接 235

(二)微博引导的本体思考 237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信息公开研究 242

一、中国信息公开之谜 242

(一)传统信息公开改革解释理论 243

(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中国信息公开改革 244

二、侧重信息流通的信息公开改革 245

(一)信息流通理论 246

(二)侧重信息流通型的中国信息公开改革 247

三、主动公开型信息公开法律 252

(一)世界范围内从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型信息公开法的转型 252

(二)中国主动公开型信息公开法 254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 256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256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善于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的政党 257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习制度的政党 258

(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要求党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政党 258

(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政党 259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59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可能性 259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 261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路径 263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遵循的原则 263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具体路径 265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