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导论 1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流动性 23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3
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变化 24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6
三、全球化的风险 29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资本流动 32
第三节 国际贸易流的冲击 37
第四节 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41
一、劳动力流动的不对称性 41
二、发达国家为什么需要外国移民 44
三、外国移民效应 47
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影响 58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58
一、泰勒制和福特制 58
二、丰田制与精益生产 62
第二节 产品创新与全球生产线的转移 66
一、产品创新创造了新的需求 67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跨国生产转移 68
第三节 科技变革对生产方式和劳动者的影响 71
一、信息化对工作方式的影响 72
二、信息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 74
三、信息化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影响 76
第四节 模块化和温特制的国际分工 78
一、模块化生产方式 78
二、温特制生产方式 82
第五节 外包与全球生产网络及其趋势 83
一、外包的产生及其合理性 84
二、外包推动生产链的全球延伸 86
第六节 全球化生产方式对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影响 90
一、马克思如何看待技术进步的影响 90
二、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影响 93
三、国际分工中的劳动者 97
四、外包对劳动者的影响 102
五、社会运动和国际劳工标准 108
第三章 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革 119
第一节 从劳动力市场失灵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出台 119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机制之一:工资调控 125
一、工资节制 128
二、最低工资标准 133
三、失业津贴(失业保险)改革 143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机制之二:雇佣弹性 148
一、灵活的雇佣和灵活的工时 148
二、推迟退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153
三、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161
第四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及其启示 168
一、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168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一:灵活性 171
三、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二:安全性 179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三:积极性 183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影响 196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流行 196
一、新自由主义的出台背景 196
二、新自由主义的内容 201
三、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及评价 204
第二节 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对工会的改革 211
一、撒切尔夫人为何要削弱工会的力量 212
二、新自由主义如何削弱英国工会的力量 217
第三节 对撒切尔夫人劳资政策的评价 221
一、撒切尔夫人劳资政策的效果 222
二、对撒切尔夫人有关工会政策措施的评价 227
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 237
第一节 福利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237
一、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238
二、德国“社会国家”的建立 243
三、美国补缺型的社会福利 247
四、北欧普享型社会福利国家 249
第二节 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原因 253
一、社会福利制度弊端暴露 253
二、福利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259
三、经济原因和道德原因 262
第三节 与劳资关系有关的福利改革 269
一、从普及型福利向选择型福利发展 270
二、工作导向型福利 272
三、延长劳动时间:退休年龄改革 279
四、削减福利救济 285
五、多元化的福利来源 288
第四节 对福利改革的评析 290
一、福利改革的积极意义 292
二、从阶级结构分析福利国家的改革前途 295
三、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298
第五节 福利改革中的劳资共谋:以荷兰为例 302
一、“荷兰病”:资源诅咒加福利病 303
二、从劳资关系视角看“荷兰奇迹”的发生 304
三、荷兰案例的启示 313
第六章 发达国家劳动者的维权与抗争 330
第一节 工会的功能及其变化 330
一、工会的基本功能 331
二、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工会的变化 336
三、工会状况变化的原因 342
四、发达国家工会的问题 346
五、简短的评论 351
第二节 发达国家罢工权的演进、实效与规制 352
一、罢工权:从无到有 352
二、罢工的类型 356
三、罢工效应 362
四、对罢工权的认可与规制 367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的罢工动向 373
一、发达国家罢工频次的变化 373
二、以政府政策措施为目标的罢工 376
三、企业经营策略和雇佣制度引发的罢工 380
四、技术变革引发的罢工 385
五、服务行业和白领阶层劳动者的罢工 390
六、对发达国家罢工新动向的评论 393
第四节 案例分析:全球化时代的美国工会 397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 398
二、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就业的影响 400
三、美国工会:有社会影响力的利益集团 407
结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及其解决 423
参考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