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工程 1
1.1系统概念 1
1.2系统工程 4
第2章 系统的分类及其复杂性 7
2.1系统的分类 7
2.2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8
2.3系统的复杂性 10
第3章 系统的结构及其层次,混沌与有序 12
3.1系统的结构和层次 12
3.2决定性与非决定性 14
3.3现代混沌理论 15
3.4奇异吸引子 18
第4章 系统发展的规律性 21
4.1系统发展的基本规律 21
4.2耗散结构理论的启示 22
4.3协同学的启示 23
4.4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启示 25
4.5超循环理论的启示 27
4.6混沌与有序的辩证关系 30
4.7分形几何学的启示 32
4.8突变论的启示 34
4.9遗传算法的启示 37
4.10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启示 39
4.11小结 39
第5章 运筹学对系统学的贡献 42
5.1概述 42
5.2运筹学方法概论 45
5.3运筹学的新发展 52
第6章 微分动力体系与非线性动力学对系统学的贡献 54
6.1微分动力体系对系统学的贡献 54
6.2非线性动力学对系统学的贡献 55
第7章 信息论与信息革命对系统学的贡献 58
7.1信息论 58
7.2信息革命对系统学的贡献 60
7.3信息论的新发展 61
第8章 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63
8.1近、现代历次技术革命中系统控制的应用 63
8.2社会系统的能控性 66
8.3系统能控性的基本规律 70
8.4社会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理论 70
第9章 控制论对系统学的贡献 74
9.1引论 74
9.2系统控制与控制系统 75
9.3系统控制的基本方法 77
9.4复杂系统的控制与决策 80
9.5社会控制论 82
第10章 系统发展的预测 85
10.1各种预测方法简介 85
10.2复杂系统的预测 88
10.3从系统的过去和现在向未来过渡的理论 93
第11章 系统的目的性、有序性与结构稳定性 95
11.1现代系统科学对系统有序性的研究 95
11.2社会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理论 99
第12章 系统结构与功能态的转变 111
12.1引论 111
12.2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结构与功能态的转变 112
12.3数学模型的构建 114
12.4社会系统功能态转变动力机制的优化 115
12.5社会系统的优化控制 117
第13章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发展中混沌与有序的辩证关系 121
13.1引论 121
13.2社会系统中混沌与有序的辩证关系 121
13.3社会系统发展速度与保持稳定有序的关系 122
13.4坚决贯彻实行科学发展观 123
第14章 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125
14.1大成智慧工程 125
14.2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大成智慧工程”方法 129
14.3基于系统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工程科学方法 131
14.4从定性设想到科学推理 133
第15章 社会系统工程方法刍论 136
15.1引言 136
15.2钱学森论社会系统工程 136
15.3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38
15.4社会系统定量化分析的基础——综合评价指数(标)体系及其数学与运筹学 140
15.5社会系统工程引论 142
15.6社会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 144
1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发展建模初探 145
15.8宏观经济调控 154
15.9社会主义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 156
15.10社会系统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58
15.11社会系统的革新和改进 160
15.12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手段 161
15.13问题导向的分析方法——根据轻重缓急和主要矛盾建立优化关系场 162
15.14结语 163
第16章 系统学的科学新篇章 167
16.1社会系统的科学发展 167
16.2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处理方法 174
16.3一次新的科学革命 176
后记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