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3
报告之一 科技需求与创新型城市——需求调研总报告总报告说明 3
一、创新型城市——21世纪的北京 4
(一)全球化浪潮中的北京 4
(二)科技变革中的北京 5
(三)创新型国家的首都 6
二、支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 7
(一)发展方向 7
(二)科技需求 9
1.面向行业整合应用的SOA中间件平台 9
2.面向重点行业(消费电子、服装等)的工业设计关键技术 10
3.构建数字化创意产品制作、传播、版权保护等技术支撑体系 10
4.纳米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11
5.新一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及芯片、基站设备、终端的研究开发 11
6.大尺寸TFT-LCD显示屏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及关键材料、设备国产化 12
三、提高人口素质与生活品质 12
(一)存在问题 12
(二)科技需求 13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应急反应体系 13
2.形成“从农田到餐桌”上下游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体系 14
3.发挥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先导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15
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一)存在问题 16
(二)科技需求 18
1.有效解决可吸入颗粒物问题的区域大气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18
2.实现有效支撑循环水务体系建设的“五水联调” 19
3.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翻两番 20
4.促进废旧物资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21
5.提升承载力,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建设 21
五、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 23
(一)存在问题 23
(二)科技需求 25
1.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25
2.以信息获取处理为核心,实现面向全过程的高效联动应急管理 26
3.以提高出行效率为目标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26
4.旧城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7
5.以信息资源共享和绩效提升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28
6.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29
六、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发展 30
(一)建立长效的科技需求调研机制 30
(二)探索科技发挥作用的多种方式 31
(三)协同实施多部门参与的“大科技” 32
(四)实施需求引领的主题计划管理模式 33
(五)开放需求,引导供给,加强产学研合作 34
七、“十一五”期间北京的12个重大科技需求 34
(一)治理大气污染源,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系统解决方案 35
(二)地下管网的规划、改造、信息化建设综合科技攻关 36
(三)以提高出行效率为目标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36
(四)提高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37
(五)促进废旧物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38
(六)以废弃工矿区、垃圾填埋和堆积区为主的土地生态修复 39
(七)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9
(八)农村生产方式优化和农民生活方式改善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40
(九)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功能的技术研究与突破 41
(十)促进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与高端突破的三条产业价值链 42
(十一)推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提升发展与产业升级壮大 43
(十二)发展相关技术,做强高端产业 44
报告之二 城市建设与管理分报告 49
分报告说明 49
一、城市建设与管理基本状况 54
(一)北京城市构成及其总体框架 54
1.城市的内涵 54
2.城市政府的两大职能 54
3.北京城市发展几个阶段 55
4.城市总体框架 55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基础 57
(三)城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形势 58
(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指导原则 60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61
(一)资源能源约束不断加剧 61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推进循环水务体系建设 61
2.能源严重依赖外部,急需优化供给结构,强化节约 61
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急需强化保护和科学利用 62
(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62
1.大气污染仍较严重且防治难度大 62
2.生态系统脆弱且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62
3.城市环境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63
4.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化水平急需提高 64
(三)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水平亟待提升 64
1.公共交通总量不足,交通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要求 64
2.基础设施结构不完善,服务效率低 65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仍需加强,有效保护手段仍然缺乏 65
4.各卫星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相对薄弱,急需加强建设 66
(四)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66
1.国家首都和世界城市定位对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6
2.现有公共服务体系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66
3.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67
(五)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治理效能仍需提高 67
1.社会公共安全维护面临新技术、新手段等挑战 67
2.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仍然严峻 68
3.城市环卫设施、市容环境离发展要求的差距仍然较大 68
4.和谐社会建设和日益复杂的问题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69
三、缓解资源能源约束的科技需求 69
(一)实现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雨洪水/地下水“五水联调” 69
1.总体需求阐述 69
2.五水联调是优化供给配置,系统解决水务问题的必要手段 70
3.发达国家和城市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统筹利用 72
4.五水联调:总体架构与5项二级科技需求 73
(二)集高效监管、集约利用和生态修复于一体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77
1.总体需求阐述 77
2.解决北京土地资源约束矛盾需要构建基于科学决策和有效手段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 77
3.发达国家在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先行经验 79
4.土地资源综合保障体系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80
(三)以建筑、工业、交通和民用为重点的城市系统节能 86
1.总体需求阐述 86
2.持续推进城市系统节能是应对能源危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87
3.北京能源利用水平与国内外大都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仍有大幅节约空间 88
4.城市系统节能架构图及其科技需求 88
(四)2010年实现240万吨标准煤利用总量的可再生能源开发 92
1.总体需求阐述 92
2.“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93
3.可再生能源系统架构图及其科技需求 93
(五)促进废纸、废旧家电汽车等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95
1.总体需求阐述 95
2.北京具有丰富的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资源,但利用水平低下 96
3.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架构及其主要科技需求 96
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科技需求 101
(一)污染防控和回用处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与再利用 101
1.总体需求阐述 101
2.北京水污染问题严重 102
3.国际上对再生水的处理等级与利用水平有丰富的经验 102
4.污水处理和回用:总体架构与六个方面的科技需求 105
(二)彻底解决可吸入颗粒物问题的区域大气综合防控 107
1.总体需求阐述 107
2.发达国家在大气环境管理方面提供了先行经验 108
3.大气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基本框架 109
(三)完善与国家气候系统模式对接的首都气象科学与服务体系 113
1.总体需求阐述 113
2.我国气候系统模式的研究及国际差距 113
3.首都气象面临的问题与目前的科学基础 115
4.气象领域总体框架及重点科技需求 116
(四)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以满足1800万人宜居的绿色植被建设 118
1.总体需求阐述 118
2.现有问题与“十一五”生态建设目标 118
3.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 119
4.提高绿色植被生态功能的科技需求基本框架 121
五、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科技需求 126
(一)有效提升通勤效率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126
1.总体需求阐述 126
2.北京交通“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127
3.通过科技促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是解决北京交通领域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带动国内相关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28
4.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主要科技需求 128
(二)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132
1.总体需求阐述 132
2.遍布水电气等生命线的地下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一条“短腿” 133
3.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科技需求 134
(三)旧城整体和文物单体保护相结合的科技支撑体系塑造 138
1.总体需求阐述 138
2.北京旧城整体和文物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9
3.发达国家对文物保护的科技探索较我国更早,但由于文物本身的差异,国外的方法手段不大适用于我国 141
4.北京旧城整体和文物保护的基本体系及其科技需求 141
(四)集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于一体的建筑技术水平提升 146
1.总体需求阐述 146
2.北京建筑领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6
3.城市建筑水平提升的总体框架及其科技需求 147
(五)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近零排放的高端生态型产业园区建设 150
1.总体需求阐述 150
2.生态产业园区是促进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的必需 151
3.生态产业园区基本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152
六、扩展公共服务能力的科技需求 153
(一)应对环境变化、人口高流动性和老龄化的重大疾病防治 153
1.总体需求描述 153
2.北京居民健康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53
3.重大疾病防治的总体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157
(二)协同机制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技应急反应体系 163
1.总体需求描述 163
2.现有公共卫生体系不完善使得首都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威胁 163
3.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科技需求 164
(三)发挥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先导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166
1.总体需求阐述 166
2.北京竞技体育及全民健身发展现状与面临机遇 166
3.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与促进全民健身总体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167
(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经营和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 171
1.总体需求阐述 171
2.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服务是保障北京高端发展的必需 172
3.科技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总体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174
(五)基于信息资源共享和绩效提升的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176
1.总体需求阐述 176
2.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76
3.立足国内需求和把握技术变革机遇,推动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 178
4.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及其科技需求 180
七、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科技需求 183
(一)促进首都管理能力提升的地方标准法规体系重塑 183
1.总体需求阐述 183
2.标准、法规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已经严重制约北京的升级发展 184
3.城市地方标准与法规体系重塑及其主要科技需求 184
(二)以信息获取处理为核心,实现面向全过程的高效联动应急管理 188
1.总体需求阐述 188
2.北京应急体系的现存问题 189
3.总体架构与科技需求 191
(三)面向社会公共安全的城市防控整体应用技术体系建设 193
1.总体需求阐述 193
2.首都社会公共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93
3.城市防控整体应用技术体系架构及其主要科技需求 194
(四)适应多领域、多方协同、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 196
1.总体需求阐述 196
2.北京市安全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197
3.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手段和科技水平仍然落后 198
4.安全生产总体构架及其重点二级需求 199
(五)集成多方资源,构建自主创新发展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202
1.总体需求阐述 202
2.信息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3
3.城市信息安全的总体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204
(六)形成“从农田到餐桌”上下游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体系 207
1.总体需求阐述 207
2.北京食品安全体系及监管现状、主要影响因素 208
3.受经济、技术水平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有较大差距 211
4.保障食品安全总体架构及其科技需求 212
报告之三 区县发展分报告 221
分报告说明 221
一、北京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与科技工作新机遇 228
(一)区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228
1.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2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29
3.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30
4.城市发展呈现新局面 231
5.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迈出了新步伐 232
(二)区域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统筹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233
1.城乡之间的差别呈扩大之势 233
2.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滞后 234
(三)首都高度积聚的科技资源对郊区辐射不足,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远未充分发挥 234
1.首都主要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区,远郊区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234
2.首都科技资源流向郊区较少,辐射不足,科技资源对郊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较为薄弱 236
(四)区县科技工作步入新的战略机遇期,科技促进区县发展大有可为 238
1.北京市公共财政重心将进一步向郊区倾斜,促进城乡统筹的新机制正在初步形成 238
2.以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取向的“一二三”科技发展思路,将为区县科技工作提供一个新的重要起点 239
3.以实施主题计划为抓手,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区县流动,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县发展的全面融合 240
二、“十一五”时期北京区县重点科技需求分析 240
(一)北京区县科技需求的总体分析 241
1.区域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 241
2.城市管理与建设 242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3
4.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243
5.全民科技素质提升 244
(二)四个功能区重点科技需求分析 244
1.首都功能核心区 245
2.城市功能拓展区 248
3.城市发展新区 250
4.生态涵养区 253
5.各功能区科技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257
三、北京区县工作“十一五”时期重点科技需求凝练 259
(一)区域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方面 259
1.现代服务业领域科技需求 259
2.高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领域科技需求 266
3.都市型现代农业领域科技需求 271
(二)城市管理与建设方面 277
1.城市管理创新领域科技需求 278
2.新城建设领域科技需求 280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 282
1.新农村建设领域科技需求 282
2.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科技需求 284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 286
1.生态涵养与修复领域 287
2.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290
3.节约型城区建设领域 292
(五)全民科技素质提升方面 292
报告之四 产业发展分报告 297
分报告说明 297
一、北京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科技需求 299
(一)北京产业发展概况 299
1.北京产业发展基础状况 299
2.北京产业科技发展状况 303
3.北京产业面临的主要形势 306
4.“十一五”产业发展思路 307
(二)北京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08
1.企业创新能力缺乏,影响产业的良性发展 308
2.核心技术缺失不利于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311
3.技术转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13
4.高端人才不足 315
5.知识产权体系不完善 316
6.自然资源匮乏 317
7.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318
8.京、津、冀区域协同不足,影响产业梯度的形成 319
(三)北京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320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320
2.重点发展核心技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322
3.促进技术转移环节发展,发挥产业科技资源优势 329
4.建立高端人才吸引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331
5.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331
6.重点发展节能技术,解决资源瓶颈 332
7.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334
8.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体系,形成产业发展梯度 336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科技需求 337
(一)北京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 337
1.现代服务业界定 337
2.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338
3.现代服务业国际发展趋势及主要差距 348
4.现代服务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 354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356
1.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应用不足 356
2.服务业消费污染还比较严重 358
3.与其他产业互动不足,影响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359
4.行业标准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61
5.创意设计、版权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362
6.基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363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 363
1.提升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集成应用水平 363
2.修复改善生态环境,降低传统服务业污染 370
3.保护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372
4.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良性互动 373
5.完善现代服务业行业标准体系 374
6.提升奥运服务能力,展示首都风貌 375
7.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78
8.加快发展研发产业,提升北京科技辐射力 380
三、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科技需求 382
(一)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382
1.高新技术产业内容界定 382
2.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382
3.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388
4.高新技术产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 389
(二)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390
1.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制约产业向高端延伸 390
2.因特网、电信网及广电网面临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 395
3.环保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396
4.可再生能源应用不足,影响产业发展基础 399
5.高级管理人才及领域专业人才匮乏 400
(三)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 402
1.重点突破核心技术 402
2.推进网络体系战略转型 415
3.支持环保应用基础研究 416
4.突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 420
5.发展空间信息技术 422
6.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 425
四、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科技需求 426
(一)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概况 426
1.现代制造业内容界定 426
2.北京制造业发展基本状况 427
3.国内外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431
4.现代制造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 434
(二)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435
1.基础装备技术落后,关键设备与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435
2.汽车厂商对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 436
3.北京都市型工业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37
4.绿色制造与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437
5.科技成果的吸纳与转化能力不足 438
6.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 438
(三)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 439
1.提升基础装备的设计、制造加工技术 439
2.加快汽车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443
3.支持医药产业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447
4.采用先进技术改造都市工业 452
5.发展绿色制造技术 454
6.制定与完善产业标准 458
7.推进技术平台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460
五、北京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科技需求 461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概况 461
1.现代农业内容界定 461
2.北京农业发展基本状况 462
3.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主要趋势 465
4.现代农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 468
(二)北京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469
1.农业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469
2.农业节水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 470
3.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 470
4.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不明显 471
5.农业科技人才缺乏 472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 472
1.发展环境工程技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472
2.开发农业节水技术,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水平 472
3.开展循环农业科技研发,建立北京循环农业体系 473
4.研究农业检测技术,改善农产品安全 473
5.发展休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农业服务功能 474
6.研发育种技术,提升北京种业竞争力 475
7.构筑转化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475
8.培养科技人才,解决农业人才缺乏问题 475
报告之五 工作报告 479
一、项目概况 479
(一)立项背景 479
(二)调研目的 480
(三)目标用户 481
1.包括市科委在内的市政府各委办局、区县政府等 481
2.企业 481
3.投资机构 482
4.中介组织 482
5.行业协会 482
6.高校和院所 482
二、方法论 483
(一)概念界定 483
(二)技术路线 485
三、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486
(一)项目组织 486
(二)工作进度 488
(三)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489
四、专家咨询 489
(一)科技需求调研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490
(二)科技需求调研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 490
(三)科技需求调研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相互脱节的问题 491
(四)科技需求调研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组织开展富有创新性 492
(五)科技需求调研报告是一个优秀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494
(六)调研摸清了家底,为决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494
(七)要对调研得来的需求信息进行集成、凝练 495
五、总结与心得 496
(一)经验总结 496
1.注意了广泛动员相关机构,加强了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497
2.注意与主题计划衔接,把调研中的发现及时反馈到工作的安排中去 498
3.注意了广泛宣传 498
4.注意了学习型组织建设 499
5.积极探讨软科学研究方法和工作模式 499
(二)工作难点 500
(三)后续工作的考虑 500
附录:“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调研”子课题名单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