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历史与局限——知性思维界限内宗教批判的历程 5
一、知性思维及其哲学使命 6
(一)知识思维及其逻辑局限 7
(二)知性思维局限带给哲学自身的理论危机 9
(三)知性思维的最高哲学成就及其哲学历史使命的终结 16
二、知性思维对于基督教批判历程的逻辑演进 21
(一)知性思维与基督教神学的初次融合 22
(二)知性思维在理性领域内对宗教神学的近代批判 28
(三)实践领域的上帝“道德化” 38
三、知性思维其及宗教批判历史终结 44
(一)知性思维的哲学困境 44
(二)知性思维与宗教批判的理论界限 48
第二章:成就与困境——黑格尔辩证逻辑对宗教批判的理性终结 55
一、辩证思维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形成与确立 55
(一)费希特的主体辩证法 56
(二)谢林主客同一的辩证法 67
(三)费希特和谢林知识学中的“上帝” 79
(四)黑格尔辩证法的确立及其对知性宗教批判的批判 82
二、辩证理性中黑格尔的宗教思想 98
(一)作为“表象”的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考察:黑格尔早期的宗教批判思想 98
(二)作为“现象”的上帝的合理性考察:《精神现象学》中的宗教批判思想 103
(三)作为“存在”的上帝的合理性考察:《宗教哲学》中宗教批判思想 108
三、黑格尔宗教批判理论困境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使命 118
(一)理性的批判与现实的批判 118
(二)理性的神秘化与宗教的理性化 123
(三)宗教历史与人类历史 125
第三章:发展与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立场与原则 129
一、施特劳斯“普遍信念”视域下的宗教批判 130
(一)存在于基督教福音书之中的非历史主义因素 131
(二)福音书中非历史主义成分存在的原因 135
(三)施特劳斯对于基督教批判的最终目的 140
二、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中的宗教批判 147
(一)鲍威尔对施特劳斯“普遍信念”的批判 148
(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建构 150
(三)鲍威尔对于基督教的历史主义批判 156
三、费尔巴哈人本学中的宗教批判 164
(一)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理论建构 165
(二)人本学对于宗教的人类学考察 168
(三)人本学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173
第四章:逻辑与演变——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切入现实之路 180
一、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原则的逻辑演变 181
(一)黑格尔宗教哲学中潜藏的逻辑矛盾 181
(二)施特劳斯宗教批判原则的客体化演进 183
(三)鲍威尔宗教批判原则的主体化演进 186
(四)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原则的人本学演进 190
二、对福音书进行历史批判的逻辑演进 194
(一)施特劳斯对于福音书中非历史性成分的“否定” 195
(二)鲍威尔对于福音书真实性的全盘“否定” 198
(三)费尔巴哈对于福音书“象征”意义的恢复 201
三、基督教历史命运批判的逻辑演变 204
(一)施特劳斯“人性宗教”对于基督教的理性主义改良 205
(二)鲍威尔“无神论”对于基督教的彻底否定 209
(三)费尔巴哈“人本学”对于基督教的重建 213
四、宗教批判局限性演变的逻辑进程 215
(一)施特劳斯“普遍信念”中的客观神秘因素 216
(二)鲍威尔“自我意识”的主观神秘因素 219
(三)费尔巴哈“人本学”中的神秘因素 224
五、马克思在宗教批判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228
(一)由基督教的批判转向对一切宗教的批判 228
(二)由揭露宗教的秘密转向揭露商品的秘密 232
(三)由单纯的理性批判转向革命的实践批判 236
(四)由宗教批判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39
结束语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