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改革 课程与教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清滨著
  • 出 版 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571129275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

壹、学校行政篇 3

第1章 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 3

第一节 教育改革方案 3

第二节 变革与改革的涵义 4

第三节 学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6

第四节 学校教育改革模式的应用 10

第五节 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 13

第2章 学校教育改革与心灵改革 15

第一节 心灵改革的背景 15

第二节 什么是人文教育? 16

第三节 心灵改革的途径 17

第四节 培养更富人性的国民 25

第3章 学校教育改革的契机:发展学校的特色 27

第一节 创造学校的风格 27

第二节 掌握学校的优势条件 28

第三节 建立更制度化的行政体制 28

第四节 设计特殊的校园景观 29

第五节 运用社区资源 30

第六节 树立优良学风 30

第七节 创新点子 31

第4章 学校行政的改革:教师评审委员会 33

第一节 教师任用制度的变革 33

第二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功能 34

第三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组织 35

第四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运作 36

第五节 教师评审委员会的利弊得失 38

第六节 改革建议 40

第5章 教师分级晋阶制度 45

第一节 教师分级晋阶的法理性 45

第二节 教师的分级与晋阶 46

第三节 分级晋阶制度的实施 46

贰、九年一贯课程篇 53

第6章 九年一贯课程:理念与实施 53

第一节 九年一贯课程准备好了吗? 53

第二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理念 54

第三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 59

第四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配套措施 72

第7章 课程统整与统整课程 79

第一节 课程发展的趋势 79

第二节 课程统整的涵义 80

第三节 课程统整的原理 81

第四节 课程统整的类型 83

第五节 课程统整策略 87

第六节 课程统整的例证 89

第8章 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 95

第一节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发源地 95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背景 96

第三节 什么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 96

第四节 怎样落实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 98

第9章 教科用书与两性平等教育 109

第一节 教科用书是否合乎两性平权? 109

第二节 什么是两性平等教育? 109

第三节 人类生而平等吗? 110

第四节 教科用书的性别检验 112

第五节 中小学实施两性平等教育的途径 113

参、小班教学精神篇 125

第10章 现代教师角色与小班教学精神 125

第一节 影响教学品质的因素 125

第二节 扮演现代教师的角色 126

第三节 发挥小班教学精神 129

第四节 怎样落实小班教学精神? 131

第11章 小班教学的理论与应用 135

第一节 小班教学的理论 135

第二节 小班教学理论的应用 146

第12章 个别化教学 161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的涵义 162

第二节 个别化教学的特性 163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的方式 165

第四节 个别化教学示例 175

第五节 配合措施 178

第13章 协同教学 185

第一节 协同教学的定义 185

第二节 协同教学的特点 186

第三节 协同教学的模式 186

第四节 协同教学的步骤 188

第五节 协同教学示例 189

第六节 配合措施 191

第14章 小组教学 195

第一节 小组教学的涵义 195

第二节 小组教学的模式 196

第三节 实施要领 198

第15章 电脑化教学 203

第一节 电脑化社会的来临 203

第二节 电脑化教学已成必然的趋势 204

第三节 电子邮件的特点 205

第四节 电子邮件在教学上的应用 206

第五节 电脑化适性测验 207

第16章 探究式教学 211

第一节 探究法的涵义 212

第二节 探究法的模式与步骤 213

第三节 探究法示例 217

第17章 思考教学:批判思考与创造思考 221

第一节 培养高层次思考的能力 221

第二节C.Q.的本质 222

第三节C.Q.的教学活动 223

第18章 情意领域教学 231

第一节 德先生、赛先生与赖先生 231

第二节 情绪的重要性 232

第三节 什么是社交及情绪学习? 233

第四节 为何需要社交及情绪学习? 234

第五节 社交及情绪学习的概念及目标 235

第六节 如何融入於课程与教学? 235

第七节 提升情绪商数 238

第19章 民主法治教育的途径 243

第一节 社会互动是学习的主要历程 243

第二节 什么是民主素养? 245

第三节 民主法治教育的途径 249

肆、教学评量篇 257

第20章 小班教学评量 257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演变 257

第二节 小班教学的理念 258

第三节 多元化评量 259

第四节 个别化评量 267

第五节 适性化评量 269

第六节 高中入学应参采在校成绩 270

第21章 学习档案纪录评量 273

第一节 评量不只是在试卷作答 273

第二节 产生的背景 274

第三节 涵义 276

第四节 内容与特性 277

第五节 优点与限制 278

第六节 方法与标准 281

第七节 应用 282

第八节 记忆与记录 283

第22章 实作评量 285

第一节 实作评量的涵义 285

第二节 实作评量的特性 286

第三节 实作评量的种类 287

第四节 实作评量的优点与限制 288

第五节 实作评量的步骤 289

第六节 导正为考试而教学的弊病 296

第23章 小班教学绩效指标 299

第一节 教学绩效有待评估 299

第二节 学校效能的研究 300

第三节 教师效能的研究 304

第四节 教学效能的研究 308

第五节 小班教学的研究 313

第六节 小班教学绩效指标的建构 315

第七节 检验小班教学的绩效 320

附录篇 329

附录1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 329

附录2教育部发展小班教学精神计画 339

附录3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评审委员会设置办法 351

附录4国民中小学学生成绩评量准则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