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中风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定义 1
二、病症范围 1
三、中医源流 2
四、概况 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4
一、中医临床表现 4
二、西医临床表现 4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6
一、病因 6
二、病机 7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7
一、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7
二、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8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8
一、中医诊断标准 8
二、中医鉴别诊断 10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11
一、西医诊断标准 11
二、西医鉴别诊断 12
第七节 中医治疗 14
一、中药治疗 14
二、针灸治疗 22
三、其他治疗 26
四、康复治疗 27
第八节 西医治疗 31
一、脑梗死 31
二、脑出血 36
第九节 疾病预后 41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41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41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42
第二章 头痛 43
第一节 概述 43
一、定义 43
二、病症范围 43
三、中医源流 43
四、概况 44
第二节 临床表现 44
一、中医临床表现 44
二、西医临床表现 45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49
一、病因 49
二、病机 50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51
一、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2
二、紧张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三、丛集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4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55
一、中医诊断标准 55
二、中医鉴别诊断 56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56
一、西医诊断标准 56
二、西医鉴别诊断 58
第七节 中医治疗 60
一、中药治疗 60
二、针灸治疗 72
三、其他治疗(包括药枕、足浴、茶疗等) 74
第八节 西医治疗 75
一、偏头痛 75
二、紧张性头痛 77
三、丛集性头痛 77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77
第九节 疾病预后 80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81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81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81
第三章 眩晕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定义 82
二、病症范围 82
三、中医源流 82
四、概况 8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83
一、中医临床表现 83
二、西医临床表现 83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85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85
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与发病机制 85
二、梅尼埃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86
三、颈椎病眩晕病因与发病机制 87
四、良性位置性眩晕病因与发病机制 87
五、高血压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88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88
一、中医诊断标准 88
二、中医鉴别诊断 89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90
一、西医诊断标准 90
二、西医鉴别诊断 92
第七节 中医治疗 93
一、中药治疗 93
二、针灸治疗 100
三、推拿治疗 102
四、其他治法 104
第八节 西医治疗 106
第九节 疾病预后 108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109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109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109
第四章 不寐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一、定义 110
二、病症范围 110
三、中医源流 110
四、概况 11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11
一、中医临床表现 111
二、西医临床表现 112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112
一、病因 112
二、病机 113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114
一、神经系统疾病破坏了正常睡眠调节机制的完整性 114
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躯体症状和其他精神症状参与了睡眠障碍的发生 115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115
一、中医诊断标准 115
二、中医鉴别诊断 116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116
一、西医诊断标准 116
二、西医鉴别诊断 117
第七节 中医治疗 119
一、中药治疗 119
二、针灸治疗 129
三、其他治疗(包括药枕、足浴、茶疗等) 132
第八节 西医治疗 134
第九节 疾病预后 135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135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135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136
第五章 颤证 137
第一节 概述 137
一、定义 137
二、病症范围 137
三、中医源流 137
四、概况 13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39
一、中医临床表现 139
二、西医临床表现 139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141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142
一、帕金森病的病因 142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 144
三、帕金森病发病机制 145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147
一、中医诊断标准 147
二、中医鉴别诊断 148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148
一、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148
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49
三、鉴别诊断 149
第七节 中医治疗 150
一、中药治疗 150
二、针灸治疗 155
第八节 西医治疗 157
药物治疗 158
第九节 疾病预后 163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163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163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164
第六章 痴呆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定义 166
二、病症范围 166
三、中医源流 166
四、概况 16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67
一、中医临床表现 167
二、西医临床表现 168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171
一、病因 171
二、病机 172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172
一、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72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73
三、路易体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73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174
一、中医诊断标准 174
二、中医鉴别诊断 175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175
一、西医诊断标准 175
二、西医鉴别诊断 179
第七节 中医治疗 181
一、中药治疗 181
二、针灸治疗 188
第八节 西医治疗 192
一、血管性痴呆 192
二、阿尔茨海默病 193
三、路易体痴呆 194
第九节 疾病预后 195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195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195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195
第七章 痫病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一、定义 197
二、病症范围 197
三、中医源流 197
四、概况 19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98
一、中医临床表现 198
二、西医临床表现 199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207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208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212
一、中医诊断标准 212
二、中医鉴别诊断 213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214
一、西医诊断标准 214
二、西医鉴别诊断 215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17
一、中药治疗 217
二、针灸治疗 219
第八节 西医治疗 222
一、病因治疗 222
二、药物治疗 222
第九节 疾病预后 231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232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232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232
第八章 痿证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一、定义 233
二、病证范围 233
三、中医源流 233
四、概况 23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39
一、中医临床表现 239
二、西医临床表现 239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242
一、中医病因 242
二、中医病机 243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243
一、多发性硬化病因与发病机制 243
二、重症肌无力病因与发病机制 245
三、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因与发病机制 246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247
一、中医诊断标准 247
二、中医鉴别诊断 248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248
一、西医诊断标准 248
二、西医鉴别诊断 252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54
一、中药治疗 254
二、针灸治疗 265
第八节 西医治疗 270
一、多发性硬化 270
二、重症肌无力 273
三、吉兰-巴雷综合征 275
第九节 疾病预后 276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277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277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277
第九章 面瘫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一、定义 279
二、病症范围 279
三、中医源流 279
四、概况 28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81
一、中医临床表现 281
二、西医临床表现 282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282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283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283
一、中医诊断标准 283
二、中医鉴别诊断 284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284
一、西医诊断标准 284
二、西医鉴别诊断 285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86
一、中药治疗 286
二、针灸治疗 290
三、其他疗法 296
四、康复治疗 299
第八节 西医治疗 302
一、药物治疗 302
二、理疗及针刺治疗 302
三、物理治疗 302
四、手术治疗 303
第九节 疾病预后 303
一、面瘫损害部位与预后的关系 303
二、面瘫合并症状(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减少及眩晕)的多少与预后的关系 303
三、面瘫侧睑裂大小与预后的关系 304
四、面瘫辨证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304
五、多因素 304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305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305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307
第十章 面风痛 309
第一节 概述 309
一、定义 309
二、病症范围 309
三、中医源流 309
四、概况 31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311
一、中医临床表现 311
二、西医临床表现 311
第三节 中医病因病机 312
第四节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312
第五节 中医诊断要点 313
一、中医诊断标准 313
二、中医鉴别诊断 314
第六节 西医诊断要点 314
一、西医诊断标准 314
二、西医鉴别诊断 315
第七节 中医治疗 317
一、中药治疗 317
二、针灸治疗 321
三、其他疗法 326
第八节 西医治疗 327
第九节 疾病预后 328
第十节 预防与调摄 328
一、中医预防与调摄 328
二、西医预防与调摄 329
下篇 330
第一章 脑病常用方剂 330
第二章 脑病常用中成药 343
第三章 脑病常用穴位 355
参考文献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