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论 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及作品归属主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庆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4917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人及其创作的研究专题,其“归属意识”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不仅指中国古代文人对道德理想的归依,也包含心理学中所指人“归属”的需求;不仅对于个别文人或文学作品归属意识的指向进行研究,也涉及到古代社会以及古代哲学思想的部分;不仅把握古代文学作品中归属主题与文人归属意识的整体相关联,也上溯到归属意识的渊源。本书拟从“中国古代文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及其官场文化”,“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立人格”,“文人归属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道家思想对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表现类型”,“中国古代文人作品归属主题评析”等九个方面,切入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深层,尊重中华文化传统,依循归属意识的发展脉络,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及文学作品的归属主题,对于“归属”这样一个论题,进行较为理性的、系统的、全面的论析与探究,以期对这一逐渐成为文人类精神领域的重大问题的重视与正视。

导论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 9

一 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核心价值 10

二 中国古代文人的穷达之境 25

三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32

四 文学与政治的一体两面的关系 4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 46

一 尴尬的“妾身”地位 47

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特权阶层 57

三 宋代的精英文人 62

四 元代的落魄文人 70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及官场文化 78

一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及其发展 79

二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 82

三 古代官吏的秩禄及特权 88

四 古代官场文化 91

五 文人政治理想与社会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98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立人格 113

一 古代文人独立人格的形成 117

二 古代文人独立人格的几种表现类型 127

(一)理想浪漫型 128

(二)出世归隐型 130

(三)现实入世型 133

(四)市井情调型 137

(五)功利实用型 142

三 古代文人人格的局限性 145

第五章 文人归属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151

一 归属意识及终极关怀 153

二 古代文人的归属意识形成及其表现 155

三 古代文人的归属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 167

(一)归属之音的初响——一个永恒遗憾、难以超越的悲剧话题 170

(二)归属之音的冲动——面向“终古之所”、“至德之世”的回归 175

(三)归属之音最为深远的指向——向荒芜旷野、田园故里、奇山异水的回归 179

第六章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 185

一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86

(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起步时期 187

(二)两汉时期:儒家思想“大一统”的关键时期 192

(三)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儒学新时期 194

(四)两宋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198

(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衰微的时期 203

二 儒家思想概观 205

(一)究天人之际 205

(二)明修身之道 208

(三)述治国方略 210

(四)求天下为公 212

(五)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 214

三 儒家思想对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 217

(一)儒家伦理价值观对古代文人道德归属的影响 218

(二)儒家思想熏陶下文人文化人格的异化现象 224

(三)“修齐治平”思想烛照下文人生命价值观的趋同 228

第七章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 232

一 老庄及道家哲学 232

二 道家思想的核心 235

(一)道法自然 236

(二)无为而治 237

(三)反者道之动 238

(四)有无相生 239

三 道家文化的特征 239

(一)崇尚黄老之学说 241

(二)“天道无为,万物化育”的思想光芒 243

(三)充满着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 245

(四)追求返璞归真的独特精神气质 248

四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50

五 道家思想对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影响 253

(一)“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255

(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57

(三)“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 260

(四)“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262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人归属意识的表现类型 267

一 高居庙堂之上——得意文人的追求 269

二 寄情山水之间——失意文人的精神避难所 272

三 采菊东篱之下——恬淡的人生追求 279

四 “梅妻鹤子”——超脱物累的隐逸人生 284

五 “把酒祝东风”——化悲为乐的陶醉人生 288

六 “今夜还先醉,应须红袖扶”——风花雪月的浪漫人生 293

七 “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述的不朽人生 298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人作品归属主题评析 305

一 “万寿无疆”——《诗经》关于生命意识的表达 306

二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屈原亘古“骚怨”的归属 310

三 及时行乐与无所归依的压力感——汉代文人作品的“忧生忧世” 314

四 “归去来”——自得于融物之境的陶诗 321

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诗不见家园故里的思归乡愁 325

六 “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的张若虚 329

七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王维诗魂所归之境 333

八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迷离朦胧的爱情归属 336

九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倚红偎翠”、“醉眠花柳”的柳永 339

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千古才女李清照“心不知归路” 342

十一 “江山、历史、人物”——苏轼以自然的方式归依自然 346

十二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欲归难归辛弃疾 349

十三 一腔愁绪,万里归心——“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天涯人生 352

十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由诗意境界回到世界之中 357

参考文献 361

后记 364